两会专访:谭耀宗谈香港不会边缘化
中评社香港2月21日电(记者 张心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联前主席谭耀宗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目前来看,香港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是内地其他城市所不能代替的,国家并不会让其他城市代替香港,而是要更好地让香港发挥自身所长、内地所需。
谈及香港可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提供怎样的借鉴经验,谭耀宗指出,香港应落实好、发展好“一国两制”,让台湾人民更加清楚地看到,香港现在发展得这么好,就是因为有“一国两制”这样的制度安排。未来“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如果能够落实,中央一定会考虑其原有的情况,保留台湾的很多特点,也会让台湾有机会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
过去一年,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顺利开通,香港可谓更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谭耀宗说,现在两地融合程度很高,为促进香港经济发展起到很大推动力,未来两地将更进一步加强来往。
中评社对话谭耀宗,专访全文如下:
中评社:全国两会即将召开,您个人最关注哪些领域的问题?今年会将哪些建议带上两会?
谭耀宗:我与我的同事一起进行研究,准备提一些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关系较为密切的建议。譬如,我们希望未来大湾区发展,可以更好地动员香港、澳门、广东三个地区专业人士界别的学者和专家,以委任一批顾问的形式来为大湾区发展集思广益,提出相关意见。或者鼓励大家创办一些不同类型的智库,让学者和专家能够参与其中,给意见、提建议。因为我们希望大湾区未来能够有一些比较新的做法,来推动多方面的发展,如果有一批这样的学者和专家,作为顾问也好,作为智库的成员也好,大家就会有一种投入感,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另外,对于一些想到内地就业、创业的香港青年,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他们对内地的情况完全不熟悉,那么是否能够提供一些渠道、途径和平台,让他们获取资料、获得帮助?所以,我们建议广东省政府可以带头做一个类似的网络平台,供香港青年在该平台上查询在大湾区内的就业机会、创业途径等内容,该平台也可具有一定互动性,便于香港青年获得及时、全面、准确的相关信息。
中评社: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香港抓住国家经济转型的重大机遇,也站在推进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的前沿。可否谈谈您对改革开放的一些亲身经历和感受?
谭耀宗:其实改革开放对香港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因为当时的香港也面临着经济转型。40年前,香港的工厂主要搞轻工业、制造业,想要向金融业、服务业方面发展,此外,香港工厂规模越来越小,人手越来越缺少,人力成本也有所增加。就在此时,内地开始改革开放,香港的一些工厂就将设备、技术带到内地去,由于内地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土地,香港工厂一搬过去就蓬勃发展起来了。所以,可以说内地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发展,而香港利用这个机会,帮助自身进行经济转型。
从我个人体会来讲,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变化非常之大。改革开放之前,国家真的很穷,当时香港人回到内地,都会感觉到内地和香港的发展相去甚远。国家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发展起来?一直是我们香港人的期待。改革开放后,大家就看到了国家不断的发展、进步和巨大的转变,成效非常显着。
中评社:那么您认为在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香港应扮演何种角色?或者说作出怎样的转变?
谭耀宗:有些人讲,中国越来越开放,建立起与世界各国的直接贸易,香港的作用就会减少。我不这样认为,香港的地位和作用是不会被替代的。习近平主席会见港澳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的讲话中表示,香港仍具有特殊地位和独特优势,仍然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香港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减弱。
目前来看,香港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是内地其他城市所不能代替的,而且国家并不会找其他城市来代替香港,而是要更好地发挥出香港的作用。所以,关键在于香港要努力把自身所长、内地所需发挥出来。当然,由于经济条件和基础不同,今后与以前的做法可能有很多不同,香港所扮演的角色和重点也不一样,例如,未来香港可以在科技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强。
中评社: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的讲话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如果要设立“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请问您认为实践了20年“一国两制”的香港,有何经验与教训可为其提供?
谭耀宗:我认为,“一国两制”其实是解决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最好办法,允许一个国家中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当然台湾如果实行“一国两制”,在高度自治方面可能与香港有所不同。“一国两制”对台湾人民,对大陆人民都有好处,我们不愿意看到武力解决问题,最好是通过和平协商的方式,为两地人民的福祉创造出一个比较和谐的环境。现在蔡英文当局否决“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但他们应当想清楚,这才是最好的出路。
我们在香港应落实好、发展好“一国两制”,让台湾人民更加清楚地看到,香港现在发展得这么好,就是因为有“一国两制”这样的制度安排,所以“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对台湾来讲,也将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我相信,未来“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如果能够落实,中央一定会考虑其原有的情况,保留台湾的很多特点,也会让台湾有机会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
谭耀宗:我是在1985年的时候参与《基本法》的起草工作,当时我35岁,是整个基本法起草委员会里面最年轻的,我代表的是工会,是基层。当时我觉得自己能够有机会作为起草委员的一员,非常光荣,但这项工作也并不简单,因为过去没有经验可循,过去并没有“一国两制”。我们要做出一个宪制性的文件,为香港未来方方面面的顶层设计做制度安排,并且要解决香港的很多忧虑,这是一件很不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也能够参与其中,不仅仅是荣誉,也是一份责任。在《基本法》的起草过程中,我也学到很多东西。基本法起草委员会用五年的时间,经过来来回回的多次讨论,到最后作出决定,整个过程都让广大港人有机会参与其中,到1990年《基本法》颁布出来,大家普遍都能够接受。所以,我们的这个经历也是很不平凡的。
中评社: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您认为在香港加强宣传“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必要性和方式有哪些?
谭耀宗:过去香港社会对“一国”方面的理解比较少,更为强调“两制”,香港如果老是想排除“一国”是不行的。譬如说现在对《基本法》的态度,对宪法的态度,我们是要去遵守的。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有解释权,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基本法》来办事,因为它有宪制性地位。在国家安全发展等方面,香港社会也要有所重视和注意,不能允许外国势力通过香港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
我们要领导香港的青少年对国家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应该明白国家跟香港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如果香港青少年在这些方面有更多理解,有些事情就好办了。此外,还要提供更多的机会给他们参与相关实践。
谭耀宗:我在担任立法会议员期间,反对派真的很过分,一天到晚都是拉布、点人数,政府提出来什么都反对,令到议会浪费了很多时间,一些需要做的事情被拖延得很久,市民们都对立法会感到失望。
之前四位否定“一国两制”和《基本法》的议员被DQ,再加之《议事规则》修改成功,反对派无法利用议事规则的漏洞来搞破坏,立法会的情况慢慢开始有所好转。而且,整个香港社会开始讨厌反对派盲目拉布等行为的出现。最近两次立法会补选,反对派自己也承认,香港市民对他们不再支持,充满失望,亦不会再出来为他们投票。所以我认为,整个社会氛围都有所转变,市民更希望看到理性、务实的议会环境,而不是一天到晚都是“为反对而反对”,让政府难以运作。
中评社:过去一年,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顺利开通,香港可谓更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这将为香港的经济、民生带来怎样的影响?
谭耀宗:我觉得现在两地融合的程度很高,从各方各面来讲都非常方便,为促进香港经济发展起到很大推动力,未来两地将更进一步加强来往。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顺利开通,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距离拉近很多。大家在乘坐高铁之后,都会觉得高铁非常快捷方便、安全舒适,所以会越来越受民众欢迎。大家乘坐高铁二十分钟就能到深圳,一个小时内便可到达广州,不论是学习、就业、旅游、做生意,由于高铁的开通,方方面面都方便了很多。我认为,今后民众对高铁香港段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甚至平常都可能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港珠澳大桥也是如此,过去要去广东西部,因交通不便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现在私家车很快就能通过港珠澳大桥抵达珠海、澳门等地,非常方便快捷。
谭耀宗:我认为不会。香港拥有很多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不同的特点,首先,香港最大的优势是在金融方面。人民币还未国际化,深圳的金融行业,不可能像香港的金融市场一样自由与开放。其次,香港作为普通法地区,其法律制度运作了很长时间,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交流很多,大家都对香港对法律制度很有信心。还有,香港的交通也非常发达便捷,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十分方便。虽然深圳在创新科技方面的成绩很好,但在我刚刚提到的这些方面,香港自身的独有优势还是存在的,所以香港并不会在大湾区建设中被边缘化。
中评社:内地于去年9月起接受申请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您对此项惠港政策如何评价?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国家未来还可从哪些方面为港人释放政策红利?
谭耀宗:国家提供居住证给香港人,虽然不是完全和内地居民身份证相同,但是起码已经有了很多方便之处,是国家对香港同胞的关怀。居住证虽然不是强制性申请,但我估计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申请。
在为港人释放更多政策红利方面,我想讲两点。第一点,为帮助香港人减轻税务负担,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税法可以有特别的安排。例如现在香港人如果在前海就业,香港与内地的税务差额会进行补贴。所以,我们考虑是否整个粤港澳大湾区都可以使用这样的办法?目前个人所得税法针已经有所改变,有了一定弹性,未来希望在税法方面有更多的考虑和改进。
第二点,最近我们谈到《外商投资法》要明确香港是不是外商。一直以来,香港是作为外商,所以我们在《外商投资法》里面可以清楚说出来,因为我们看到草稿是没有明确的,所以希望能对此有个说明。希望可以对外商的投资多一些保护,令港人到内地投资更加放心。
谭耀宗:对于香港这个小地方,如果由于没有土地,自己局限自己的发展,填海无疑是一个出路。我对此并不反对,因为填海可以获得比较庞大的土地面积。当然我们如何选择填海的地点?填海面积多大?在整个过程里如何对环境不做出很大的影响?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是否一定要建造1700公顷,我觉得还可以进一步作研究。主要在于要将这一问题与市民讲清楚,填海并不是在浪费香港的储备,因为花钱填海后,土地将会有更高的价值,并不是一种浪费。
中评社香港2月21日电(记者 张心怡)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联前主席谭耀宗日前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目前来看,香港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是内地其他城市所不能代替的,国家并不会让其他城市代替香港,而是要更好地让香港发挥自身所长、内地所需。
谈及香港可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提供怎样的借鉴经验,谭耀宗指出,香港应落实好、发展好“一国两制”,让台湾人民更加清楚地看到,香港现在发展得这么好,就是因为有“一国两制”这样的制度安排。未来“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如果能够落实,中央一定会考虑其原有的情况,保留台湾的很多特点,也会让台湾有机会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来。
过去一年,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顺利开通,香港可谓更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谭耀宗说,现在两地融合程度很高,为促进香港经济发展起到很大推动力,未来两地将更进一步加强来往。
中评社对话谭耀宗,专访全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