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
中国气象局指出,“七下八上”(7月16日至8月15日)是我国主汛期最为关键的阶段,北方进入主雨季,同时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进入活跃期,全国旱涝形势和初夏相比一般会发生转折,汛期防灾减灾将进入最为吃紧的时期。
会议就做好近期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出要求。
要进一步做好“七下八上”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要充分认识天气气候的极端复杂性,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不断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第一时间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强降雨监测预报预警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指挥部署防汛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要强化山洪、地质灾害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积极做好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加强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关键区域的雨情监测,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天气会商和联防。
要切实做好高温防暑气象服务。重点针对电力、港口、供水、农业等高温敏感性行业做好专项气象服务和风险提示,为相关部门部署高温应对工作提供决策依据,防范高温天气对供水供电等城市安全运行、户外作业、农业生产及公众出行产生不利影响;加强宣传提醒公众做好防暑降温准备。
要聚焦做好秋粮丰收保障气象服务。南方各地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双抢”期间天气变化,全力以赴做好水稻机收、烘干和机种各阶段气象服务工作;东北地区等粮食主产区要密切关注暴雨、渍涝、北上台风以及病虫害等不利条件,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的水平,做好农业生产全链条“伴随式”气象服务,切实保障秋粮生产。
要做好信息报告和值班值守以及疫情防控工作。强化值班值守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及值班员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遇有重大天气过程,要及时调配充足的值班力量,确保值班工作有序高效运转;持续提高重大突发事件报告的针对性和精准性;要继续落实好当地疫情防控的要求,努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全力确保汛期业务服务正常运转。
中国气象局指出,“七下八上”(7月16日至8月15日)是我国主汛期最为关键的阶段,北方进入主雨季,同时南海和西北太平洋的台风进入活跃期,全国旱涝形势和初夏相比一般会发生转折,汛期防灾减灾将进入最为吃紧的时期。
会议就做好近期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出要求。
要进一步做好“七下八上”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要充分认识天气气候的极端复杂性,坚持底线思维、极限思维,不断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第一时间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强降雨监测预报预警情况,为各级党委、政府指挥部署防汛减灾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撑。
要强化山洪、地质灾害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会商研判、信息共享和协同联动,积极做好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城市内涝等次生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加强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等关键区域的雨情监测,加强流域上下游、左右岸信息共享、天气会商和联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