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很多蔬菜,原来都来自这里!
香港文汇报报导,岁末年初,在维园举办的工展会上,香港培丰未来的展台前人头涌动,品尝来自广西贺州的绿色农产品。负责工展会的香港培丰未来科贸有限公司摊位高级销售经理Sammi Li笑着说,整个摊位广西贺州蔬菜销量最好,包括广西贺州芋头、马蹄、豆胚(豌豆苗)等,已经补货多次。
距香港2.5小时高铁车程的贺州,此时正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蔬菜采摘季。每年9月水稻收割后,贺州的蔬菜季才开始,到第二年3月,是蔬菜种植的季节,也是贺州独有的稻菜轮种模式。以菜心为例,贺州的供港菜心可以种六茬,眼下正是第四茬的播种期。进入冬季,气温适宜的贺州接力担纲供港菜主要供应来源。除了传统的豆胚、菜心等品种外,马蹄、香芋等新菜品也开始出现在香港市民餐桌上。
早上7点,贺州锺山大田村摘菜女工开始一天的辛勤劳作。延绵的群山环绕下,贺州农投集团旗下正地锺山供港蔬菜基地,数千亩绿色蔬菜长势喜人,脚下青绿色的豆胚长出的新芽上,正泛着晶莹剔透的露珠。
摘豆胚只取两叶一芽,每采一株都要双手剔除绿色老叶,只保留嫩叶和菜芯部分。采摘手法不亚于采茶叶,熟练的女工每天可摘50斤。当天的采摘人工费500克5元人民币,去年春节期间,豆胚的采摘人工费一度高达20元人民币500克。
紧挨着豆胚菜地,一大片刚刚采摘完的菜心地,还带着青绿色的菜叶正被打碎翻耕,进入下一轮播种。
来自云南紫云县的蔬菜种植专业人士罗先生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一茬菜心从播种到采摘的生长期为40天左右,菜心出菜苔到50厘米后采摘,剩下的菜叶菜根要全部打碎翻耕,进入下一轮播种。
罗先生的蔬菜种植专业团队,有近200人来自云南等地,此前,他们结束在宁夏、云南等地同样的工作。有着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罗先生说,贺州水稻和旱地蔬菜轮种模式,种完水稻翻耕后土地肥沃,还可以有效杜绝蔬菜病虫害。另外,贺州的冬天几乎没有零度以下的气温,少有霜冻天气,贺州蔬菜无惧冬天。
豆胚占香港市场九成以上
仅豆胚这一单一品种,贺州占到香港市场九成以上,目前每天的出货量800件,每件15千克。预计春节期间每天的出货量可达1,200件。贺州农投集团正益销售部经理赵万勇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目前仅供港菜心每天就有12吨直供香港,全年可达5,000吨。豆胚在节日期间供应量将比目前增加一倍。
港澳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有26个
贺州农业农村局的林荣善告诉香港文汇报记者,类似这样的供港菜基地,2024年就新增5个,累计供港澳蔬菜备案基地23个,认证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共有52个。其中,港澳食品原料种植基地26个,还有2家有资质的供港澳蔬菜加工企业。贺州仅供港蔬菜种植面积已有约3.8万亩,同比2023年增加10%。2024年,广西首个以供港蔬菜产业为主导的供港蔬菜八步区东融产业示范区也成形。
据贺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胥宇建介绍,贺州将供港澳蔬菜发展纳入建设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重要战略腹地先导区的重要内容,还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供粤港澳蔬菜工作专班。
“芳林马蹄”年创汇超8000万美元
在工展会期间,最新列入供港目录的贺州马蹄和芋圆甜品也颇受市民欢迎。在贺州平桂区鹅塘村,眼下正是马蹄收获期,大片的农田翻成一陇陇,褐色马蹄在阳光照耀下,像金坨坨一样暴露在泥土中。贺州被誉为“马蹄之乡”,是内地最大的马蹄生产基地之一,“芳林马蹄”以其体形扁圆、色泽紫红、皮薄蒂平、肉嫩无渣、松脆爽口、多汁香甜而闻名。“芳林马蹄”成为广西首个年出口创汇超8,000万美元的区域公用品牌代表,品牌价值达到50.19亿元人民币。2024年,平桂区“芳林马蹄”种植面积达3万余亩,总产量预计达8万吨。
香芋产量超35万吨
和马蹄一样,贺州香芋也进入收获季节,全市香芋种植面积稳定在17万亩,产量超35万吨,综合产值有望突破21.7亿元人民币。据介绍,贺州市与区内外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香芋从种苗繁育、种植到采收广泛使用标准化、专业化技术,建设香芋标准化厂房、现代化仓储、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延伸产业链条。当地引进培育香芋加工企业28家,年加工能力超30万吨,初步形成了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香芋加工集聚区。香芋加工产品种类非常丰富,包含芋条、芋粉、芋块、芋圆、芋泥以及香芋沙琪玛、香芋脆片、香芋糕点等数十种产品,覆盖中餐、茶饮、烘焙、副食等行业。
农产品检测结果与湾区互认
在香港培丰未来CMA检定中心广西贺州分中心,贺州市检验检测中心副主任韦福广去年12月下旬检测完成供香港工展会的贺州蔬菜检测。韦福广说,检测结果显示,这次参加香港工展会的6个蔬菜品种全部合格。
香港培丰未来CMA检测机构是继香港“正”印检测落户广西之后,另一家香港落户广西贺州的检测机构,贺州本地正依托港检测机构,加强供港菜全产业链检测,贺州市以供粤港澳农产品标准作为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建立了健全的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2024年6月,香港培丰未来CMA检定中心广西贺州分中心在贺州市检验检测中心挂牌开展业务,实现供港澳农产品检测结果互认。7月,广西首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承检机构落户贺州,实现贺州产地农产品检测结果与大湾区互认。
贺州率先在全国实现国家级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覆盖,全市拥有香港优质“正”印认证证书72张,共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0个,其中蔬菜产品3个,绿色、有机农产品147个(其中蔬菜产品55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14个(其中蔬菜产品6个)。
同时,贺州还编制了豆胚、菜心等10项供港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标准,8项产品质量广西团体标准,2项供港澳蔬菜包装和冷链运输标准
拓展云贵湘供港蔬菜检测
韦福广说,依托香港CMA检定中心落户贺州,检验检测中心除完成本地供港产品检测外,还拓展云南、贵州、湖南等地的供港蔬菜检测。
农业产业园成湾区菜篮子示范基地
2024年12月30日中午11点,港人麦百祥的两地牌车,准时出现在位于贺州锺山县榕马村富强现代化设施农业产业园,开启每周一至周五在贺州、周六周日在香港的日常。1月5日起,香港西九龙已开通经停贺州的高铁班次,麦百祥的每周香港、贺州双城生活将更加便捷。
这个园区是当地重点打造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项目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示范基地,规划面积1,000亩,计划建设设施大棚350亩,配套建设水肥一体化喷灌、仓储冷藏中心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由香港富强集团、澳门澳鲜公司投资5,000多万元人民币建设运营。主要以美国芦笋、意大利黄瓜、特色辣椒等粤港澳热销高品质蔬菜为主导产业。产品将通过贺州已经开通仅1年的供港直通车模式直供港澳。
蔬菜大棚内,从美国引进的芦笋新品种长势喜人。蔬菜基地负责人胡锡强说,这批芦笋很快将采摘出货,香港市民喜欢吃的芦笋炒腊肉和清炒芦笋等佳肴,贺州芦笋不会缺席。
麦百祥的锺山富强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就在农业产业园,他向香港文汇报记者展示其刚刚投资200多万元人民币采购的冷链车,用于直供港澳。贺州去年底开通供港澳蔬菜直通车模式,无需再经深圳或东莞转运,实现从贺州农田才下枝头,四小时后直上香港市民餐桌。
据瞭解,贺州申请的12辆蔬菜直通车,正待有关部门审批完成后投入使用。
香港文汇报报导,岁末年初,在维园举办的工展会上,香港培丰未来的展台前人头涌动,品尝来自广西贺州的绿色农产品。负责工展会的香港培丰未来科贸有限公司摊位高级销售经理Sammi Li笑着说,整个摊位广西贺州蔬菜销量最好,包括广西贺州芋头、马蹄、豆胚(豌豆苗)等,已经补货多次。
距香港2.5小时高铁车程的贺州,此时正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蔬菜采摘季。每年9月水稻收割后,贺州的蔬菜季才开始,到第二年3月,是蔬菜种植的季节,也是贺州独有的稻菜轮种模式。以菜心为例,贺州的供港菜心可以种六茬,眼下正是第四茬的播种期。进入冬季,气温适宜的贺州接力担纲供港菜主要供应来源。除了传统的豆胚、菜心等品种外,马蹄、香芋等新菜品也开始出现在香港市民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