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教大限在4年后 林爵士:私校生死存亡
中评社屏东9月12日电(记者 蒋继平)台湾少子化现象对高等教育冲击愈来愈强烈,日前又传出中北部4所私校短报招生缺额,引发关注。大仁科大前副校长、文创硕士在职专班教授林爵士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4年后将是有史以来最少的生源,仅15.7万人,且8成可读公立学校,2028年不仅是高教大限,对私校更是一场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届时南部生源也会更稀缺,恐怕校务基金高、收支能平衡的学校才能挺过海啸。
林爵士,1966年生,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香港珠海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台湾对外关系研究暨发展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微电影创新产业发展协会监事。
根据台“教育部”统计,预估2028学年大专校院新生数将降至15.7万人,因公立大专校院每年招生12万多人,届时约8成学生可进公立学校。另外,1994年大专校院有130所,2011年增至163所,之后因为部分学校整并加上私立学校退场,2023年降为145所。
此外,今年大学分发,首次发生有4所大学短报招生缺额,包括双北的文化、真理大学,宜兰的佛光大学、彰化的大叶大学共4所私立大学,引起外界关注私校招生情形。
林爵士表示,日前4所高教私立大学因为短报招生缺额所引发的风波,表面上固然是少数学校为了美化招生率所采取的不当与违法作为,但本质上其实凸显了在少子化浪潮下的席卷下,多数私校所面临的将是一场攸关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且若部分北部私立高教大学经营尚且困难,就不难窥知南部私立学校的状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因为“先公立后私立,先高教后技职,先城市后乡村”是高教招生的铁律。
台湾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5所大专院校走入历史。林爵士表示,“各校都要面临2028年大限,也就是高教大限!”他说,4年后将遭遇有史以来最少的生源,15.7万人要摊提到145所大专院校,才会说“8成的人可以读公立”,把全台招生缺额摊开让这10几万人有升学的人去做学校系科的选择,可以满足让8成都读公立学校,代表私校未来就只剩下“人力管制”或是“资通电”的科系有竞争力。
林爵士表示,譬如说医学系、护理系、药学系、语言治疗等,因为需有政策核定,不能随便放出名额,所以叫人力管制。而因应台湾未来发展AI半导体产业,所以要培养资通电人才,代表生源又被拉走了。此外又为了补足医护人力短缺,护理系招生都多10%,这也会让南部护理系更难招生。只要有谁增加生源,就代表其他人被拉走、更吃紧,那南部生源就更加的稀缺。
对私校来说将更难经营,林爵士比喻“北极熊要过冬得靠海豹,只靠小虾米是不行的”,他说,未来可能只剩传统私校,像辅大、东吴之类,其他私校如果没有地域优势、系科的优势,也没有更多的校务基金加持,恐怕难撑,譬如像长庚有台塑集团加持。因为私立学校都靠学生学杂费为主要收入来源,要发放教师薪水、维持学校营缮等等。
私校压力有多大?林爵士表示,因为私校退场条例是立法通过,只要财务有欠薪3个月、财务连续几年亏本,就会列入专案辅导学校,两年没有改善就会被停招停办,政府的逻辑是看到强况不好就会示警,有资金挹注就会消除警示,但是如果被列入专辅,基本上就完了,很难起死回生。另外,注册招生没有达7成,会被“教育部”公告,所以无处可逃,真的“压力山大”。
是否期待陆生?林爵士表示,陆生来台就学本为两岸关系的一环,过去来台短期交流或攻读学士学位的今已不复见,但对于明年陆生来台的可能性,他持较为保守的看法。目前一股脑往新南向招生,但这一块要补起来不容易,毕竟大陆也在抢东南亚学生,也给很多优惠,而东南亚国家也面临高教人力过剩,有没有办法顺利就业的问题。
中评社屏东9月12日电(记者 蒋继平)台湾少子化现象对高等教育冲击愈来愈强烈,日前又传出中北部4所私校短报招生缺额,引发关注。大仁科大前副校长、文创硕士在职专班教授林爵士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4年后将是有史以来最少的生源,仅15.7万人,且8成可读公立学校,2028年不仅是高教大限,对私校更是一场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届时南部生源也会更稀缺,恐怕校务基金高、收支能平衡的学校才能挺过海啸。
林爵士,1966年生,中正大学法律研究所硕士、香港珠海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台湾对外关系研究暨发展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微电影创新产业发展协会监事。
根据台“教育部”统计,预估2028学年大专校院新生数将降至15.7万人,因公立大专校院每年招生12万多人,届时约8成学生可进公立学校。另外,1994年大专校院有130所,2011年增至163所,之后因为部分学校整并加上私立学校退场,2023年降为145所。
此外,今年大学分发,首次发生有4所大学短报招生缺额,包括双北的文化、真理大学,宜兰的佛光大学、彰化的大叶大学共4所私立大学,引起外界关注私校招生情形。
林爵士表示,日前4所高教私立大学因为短报招生缺额所引发的风波,表面上固然是少数学校为了美化招生率所采取的不当与违法作为,但本质上其实凸显了在少子化浪潮下的席卷下,多数私校所面临的将是一场攸关生死存亡的严峻挑战。且若部分北部私立高教大学经营尚且困难,就不难窥知南部私立学校的状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因为“先公立后私立,先高教后技职,先城市后乡村”是高教招生的铁律。
台湾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5所大专院校走入历史。林爵士表示,“各校都要面临2028年大限,也就是高教大限!”他说,4年后将遭遇有史以来最少的生源,15.7万人要摊提到145所大专院校,才会说“8成的人可以读公立”,把全台招生缺额摊开让这10几万人有升学的人去做学校系科的选择,可以满足让8成都读公立学校,代表私校未来就只剩下“人力管制”或是“资通电”的科系有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