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中美最新战略沟通之同与不同
中评社华盛顿8月28日电(记者余东晖)8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近郊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战略沟通。
从双方各自发布的会谈纪要看,双方的立场有相同之处,也达成了一些新的共识,但双方不同之处仍多,分歧犹深。
共同之处一:对此次会谈氛围的定性,双方用了相同的三个词:“坦诚、实质性、建设性”(candid,substantive,and constructive),说明此次两天长时间的会谈延续了王沙两人过去18个月“战略沟通”的风格,就两国关系的战略性议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讨论。
共同之处二:双方重视两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引领作用,强调落实元首共识的重要性。
王毅谈中美“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五条中的第一条就是:中美关系要保持正确方向,关键在于两国元首把舵引航。双方应该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落实两国元首共识,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
美方会谈纪要第一段就写道:这次会谈是维持沟通渠道和负责任地管理美中关系持续努力的一部分,就像拜登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伍德赛德峰会讨论的那样。
为此,中方透露,双方就两国元首近期开展新一轮互动进行了讨论;美方更是透露,双方欢迎保持沟通渠道畅通的持续努力,包括计划在未来几周内举行领导人级别的通话。
共同之处三:都有意继续落实中美元首旧金山峰会达成的共识,为此继续保持双方的战略沟通和各个层面对话接触。
中方表示,双方同意继续落实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保持高层交往和各层级沟通,继续开展禁毒、执法和非法移民遣返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同意适时举行两军战区领导视频通话、第二轮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间对话等机制性安排。
美方对此说得更具体:双方讨论了落实伍德赛德峰会承诺的进展和下一步措施,包括禁毒、两军沟通以及人工智能的安全和风险。他们注意到定期、持续的军事交流的重要性,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举行战区指挥官电话会议。两人讨论了减少非法合成药物流动、继续遣返无证移民和执法合作的后续步骤。双方强调采取具体步骤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性,美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塔即将访华。
美方说,两人都注意到过去18个月这一战略沟通渠道的重要性,并承诺持续不间断地保持高级别外交和工作级磋商。
共同之处四:双方都希望避免冲突,和平共存,但如何做到,双方有分歧。
王毅指出,中美两国要避免冲突对抗,关键在于遵守三个联合公报。要维护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中国人民的正当发展权利。
沙利文表示,美中之间有分歧,有竞争,也有很多需要合作的领域。同意应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对方,竞争也应当是健康、公平的。美中将长久地在这个星球上和平共存,美国的政策目标就是要找到让美中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办法。美方愿同中方继续保持战略沟通,增进相互瞭解、减少误解误判。
由此可见,双方对保持对话沟通,下一步要干什么,总体目标是避免冲突,达成了共识。但是双方在一些重大议题上的立场分歧仍是显而易见的。
不同之处一:对于两国关系的定义,中方坚持不能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两国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美方则依然以竞争来作为美中关系的决定性特点,在符合美方利益的领域寻求合作。
这从王毅谈中美“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五条看得很清楚,中方对美国对华手法有许多不满和关切。
王毅表示,中美互动要顺利开展,关键在于平等相待。从实力地位出发不是国与国交往的正确方式;中美双方要实现和平共处,关键在于树立正确认知。中国对内致力于让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对外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美方不能用自己走过的道路臆测中国,也不要用国强必霸的模板镜像中国。
不同之处二:在台湾、南海、乌克兰等安全议题上依然各说各话,但不排除双方达成一定的默契。
在台湾问题上,中方进行了重点交涉。除了警示“中美两国要避免冲突对抗,关键在于遵守三个联合公报;要维护两国建交的政治基础,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王毅强调,台湾属于中国,中国必将统一。“台独”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美方应当把不支持“台独”的承诺落到实处,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停止武装台湾,支持中国和平统一。
美方的会谈通报对台湾问题只是一笔带过:沙利文强调了维护台湾海峡两岸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但中方通报说沙利文表态,美方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不支持“两个中国”,不支持“一中一台”。结合美方会谈前的吹风,沙利文在会谈中应该提到了美方自己定义的“一个中国政策”,以及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敦促两岸进行有意义的对话等传统立场。
在近期屡屡生事的南海问题上,王毅强调,中国坚定维护对南海诸岛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美国不得以双边条约为借口损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支持纵容菲律宾采取侵权行为。
沙利文则重申了美国捍卫其印太盟友的承诺,并对“中国针对菲律宾在南海合法海上行动的不稳行为”表达关切。
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王毅表示,中国始终致力于劝和促谈,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我们会继续做正确的事情。美方不应向中方推卸责任,更不得滥施非法单边制裁。沙利文则表达了对“中国支持俄罗斯国防工业基础及其对欧洲和跨大西洋安全影响”的担忧。
不同之处三:在经贸和科技问题上,双方立场分歧明显,具体做法短期内难以改变。
王毅指出,各国安全必须是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本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上。国家安全需要有明确边界,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更要科学界定。美方应停止在经贸和科技领域打压中国,停止损害中方正当利益。以“产能过剩”为借口搞保护主义,只会损害全球绿色发展,影响世界经济增长。
沙利文虽然在会谈中重申“美国无意同中国脱钩”,但他强调,“美国将继续采取必要行动,防止美国的先进技术被用来破坏我们的国家安全,同时不过度限制贸易或投资”。他还提出了对中国“不公平贸易政策和非市场经济做法”的持续关注。
综上所述,可以预期,中美双方将会在美国新政府上台之前剩下的近5个月时间内,继续按照旧金山峰会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保持沟通对话,管控主要分歧,推进务实合作,尽量维持当前中美关系相对稳定的势头。
中评社华盛顿8月28日电(记者余东晖)8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近郊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战略沟通。
从双方各自发布的会谈纪要看,双方的立场有相同之处,也达成了一些新的共识,但双方不同之处仍多,分歧犹深。
共同之处一:对此次会谈氛围的定性,双方用了相同的三个词:“坦诚、实质性、建设性”(candid,substantive,and constructive),说明此次两天长时间的会谈延续了王沙两人过去18个月“战略沟通”的风格,就两国关系的战略性议题进行了深入有效的讨论。
共同之处二:双方重视两国领导人对中美关系的引领作用,强调落实元首共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