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恭语中评:弃九二共识 执政党岂能对话
中评社台北4月29日电(记者 张嘉文)赖清德24日在民进党内部会议上,首度倡议“两岸执政党展开良性对话”。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赖清德此举极不实际,异想天开。
赖清德又于25日公开呼吁大陆“面对台湾人民付托的民选政府”。张荣恭认为,赖清德的连续表态,反映他已强烈感受到民意希望恢复两岸协商机制及美国希望两岸双方当局能够沟通。对只有四成选票支持的赖清德而言,如果两岸得以复谈,等于他获得大陆认可,美国亦必予赞赏,其民意支持度将可瞬间大涨。这是他的政治算盘。
然而,在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党纲”及其继续否定九二共识的形势下,所谓两岸执政党对话或大陆面对台湾民选政府,其实都是空中楼阁,两岸双方当局的僵持并不会缓解。还须注意的是,“中华民国”军队的政治立场从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反“台独”,逐渐转向成民进党执政时期的不反“台独”,而赖清德对军务部门首长的人事安排,更恐加剧此种转向,这就只会造成两岸军事对峙的态势持续升高。
张荣恭说,赖清德之所以倡议两岸执政党对话,是基于无意认同九二共识、两岸协商机制无法恢复,图换轨道寻求党对党接触。而在选前,葛莱仪等三位知名美国学者曾共同建议民进党冻结“台独党纲”。赖当选后,便由此切入,视“台独党纲”为“历史文件”,并由党的中国事务部主任在有大陆学者参加的视讯座谈会上发表此一定性,旋即有媒体扩大解读为“民共对话”。
可见赖清德有营造民共关系突破及两岸关系缓解的需求。所谓历史文件之说,固然是放低了姿态,但若期望大陆给予正面回应,并不切实际。毕竟依旧把“台独党纲”作为神主牌供奉,加上党内其他激进的主张如“正常国家决议文”等,以及他们向社会鼓动反中仇陆,其“台独”属性至为强烈,这与中国共产党反独促统的意志形成两极对立。因此,赖清德期盼两岸执政党对话,无异要求中共接受“台独”政党,根本没有一点可能性。
按照赖清德25日的说法,他把九二共识称为大陆和台湾在野党设置的前提。张荣恭表示,这根本是扭曲,事实上,九二共识的内容乃中国国民党执政时期由李登辉所拍板定案,并非国民党在野后才和中共达成共识。如果一定要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并无九二共识之词,那么李登辉在位全程始终国家统一不离口、中国人身份不弃守,赖清德若加以仿效,也是“体现一个中国原则”,但他却连求同存异、相对宽松的九二共识都拒绝认同,也就选择了两岸执政党、双方当局互斥互撞,而非选择和谐交往。
张荣恭指出,赖清德高调宣称延续蔡英文路线,以维持现状,然而,正是蔡路线造成近年台海愈趋紧张,所以赖沿用蔡定位的两岸“国与国互不隶属”,是变换说词的“台独”,只会使台海和平稳定成为不可能。纵使赖清德于就职演说软调表示台湾居民的祖先多从大陆移居而来,血缘相同,这仍不过是“台独”论者的传统理论,亦即所谓美英两国同属盎格鲁撒克逊民族,仍然分成两个国家。因此,表达同文同种或称同为华人,固然是为了缓和气氛,但是,两岸走向和解还是冲突的关键,还是在两岸关系的政治定位。九二共识即是解决此一问题的答案,迄今并无其他更好的方法,事实就是如此,不容否认。
为了台湾整体利益计,赖清德不应困于长期主张“台独”的心魔,毕竟“宪法”的规定及精神诚如上述,没有自我矮化来迎合大陆的问题,是堂堂正正的立场。主张“台独”可以是民间的言论自由,但不应是主政者的道路,才不至于两岸兵戎相见。否则,赖的就职岂不是宣誓遵守神话而使自己沦为笑话?甚至宣誓制造灾难?未来台湾的安危及两岸能否重启沟通协商,正系于赖清德对“一中宪法”的诚意如何。
中评社台北4月29日电(记者 张嘉文)赖清德24日在民进党内部会议上,首度倡议“两岸执政党展开良性对话”。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指出,赖清德此举极不实际,异想天开。
赖清德又于25日公开呼吁大陆“面对台湾人民付托的民选政府”。张荣恭认为,赖清德的连续表态,反映他已强烈感受到民意希望恢复两岸协商机制及美国希望两岸双方当局能够沟通。对只有四成选票支持的赖清德而言,如果两岸得以复谈,等于他获得大陆认可,美国亦必予赞赏,其民意支持度将可瞬间大涨。这是他的政治算盘。
然而,在民进党不放弃“台独党纲”及其继续否定九二共识的形势下,所谓两岸执政党对话或大陆面对台湾民选政府,其实都是空中楼阁,两岸双方当局的僵持并不会缓解。还须注意的是,“中华民国”军队的政治立场从国民党执政时期的反“台独”,逐渐转向成民进党执政时期的不反“台独”,而赖清德对军务部门首长的人事安排,更恐加剧此种转向,这就只会造成两岸军事对峙的态势持续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