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美斗争台湾问题 管控台海形势
中评社香港1月30日电(评论员冬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后,中美双方显示了明显的共同管控台海形势的迹象。尤其是赖清德胜选,台海形势出现新的危险因素和不确定性,更需要中美双方共同管控。王毅与沙利文在曼谷最新就此进行了沟通。
在此次曼谷两天12小时的会谈中,台湾问题依然是重点议题之一。王毅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地区选举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是“台独”,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也是“台独”。美方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承诺落实到行动上,支持中国和平统一。沙利文则强调了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但公约数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分歧在于如何维护,台海不稳的症结何在,当前的优先是什么?这也是中美目前在台湾问题上博弈斗争的焦点。
从特朗普政府晚期开始,尤其是拜登政府上台以后,在美国反华势力和国会亲台势力的鼓动之下,美方“以台制华”的冲动强烈。美方采取“切香肠”策略,一点一点地蚕食和侵蚀“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本来就被加入“与台湾关系法”的“美国的一中政策”进一步被掏空。从而在2022年8月份以佩洛西访台为高潮,酿成了又一次台海危机。
美方企图“以台制华”招致中方的强烈有力的反应,形成解放军常年在台海以加强行动来震慑“台独”,并制衡美军在台海行动的“新常态”。中方在台湾问题上表现出的寸土不让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令拜登政府意识到,美中战略竞争延伸至台湾问题,最有可能引发美中两个大国之间的冲突,并不符合拜登政府“避免竞争滑向冲突”的战略目标。
从佩洛西访台引发台海危机之后,尤其是美中去年6月恢复高层对话以来,美方“以台制华”的冲动有所放缓。美国战略学界呼吁美方在台湾问题上保持克制,希望美方在“一中政策”上给予中方“再保证”的呼声升高。为了举行元首峰会和恢复两军关系,美国官方对于台湾问题,至少在言辞上有所收敛,更多地开始回归美国官方已经持续四十多年的传统立场表态。
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胜选前后的敏感时刻,中美双方的高层沟通和交流频密,每次台湾问题都是议题的重中之重。
美国知名学者在权威《外交事务》上建议赖清德考虑冻结“台独”党纲;白宫国安会前所未有地在台湾选举投票前举行电话简报会,比较完整地阐述“美国的一中政策”的传统内涵,特别是近年来首次重申美方“对两岸和平达成的分歧解决方案不持立场”,等于是回应中方要求美方“支持中国和平统一”;拜登被问到对台湾选举的评价时脱口而出“不支持(台湾)独立”,这与前两年他几次确认美国“防卫台湾”形成鲜明对照;台湾选后美方马上派出前高官代表团,向台湾发出维持台海现状的讯息;布林肯表示,美中建交以来美中关系的成功标志之一在于管控台湾问题,这符合美国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大陆在赖胜选后的反应也相当克制。凡此种种,令战略学界普遍认同,中美两个大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管控台海形势”的默契,即便美中官方都不承认,双方会在台湾问题上协调行动。
中方一向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不容外人干涉;美方的“六项保证”也提到不与北京就台湾问题进行“调停”,对台军售前不与北京咨商等。基于此,中美在管控台海形势方面达成的某种默契,主要是为了维持台海形势相对稳定,不要成为美中冲突的导火索,但两国并没有在台湾问题上形成共识,也不可能形成共识。双方就台湾问题的博弈和斗争将长期存在,而且很大程度上由中美关系的状况所决定。
美方在台湾问题上的言辞收敛固然值得中方欢迎,但中方已经看透美方的“言行不一”,更想看到美方以实际行动来落实“不支持台独”的承诺。在美国以战略竞争来定义美中关系,将对华竞争定为国家战略和国防战略头等优先的背景下,中方对美方真正放弃“以台制华”的策略并不抱有幻想。在中美保持交流、关系相对稳定的当下,美方可能在对台言行上有所收敛,但一旦两国关系恶化,美方遏制中国的冲动升级,美国必定会在台湾问题上挑事。
随着美国进入大选年,敲打中国成为美国两党候选人表现对华强硬的必做之事。如果特朗普卷土重来,台湾问题将变得更加危险。虽然特朗普本人对台湾不感冒,将台湾比作大桌子上的小笔尖,近日又拒答会否防卫台湾,但势利的特朗普会将台湾当作与北京“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在周遭极端反华分子的唆使鼓动之下,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做出刺激北京,或者美方鼓动施压赖清德做出越过北京红线的举动,并非绝无可能。特朗普第一任政府对华“极限打压”做出的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不少!
打“台湾牌”是美国从尝试与中国大陆实现关系正常化起就没有放弃的策略,这个策略不会因为美国政府的更迭而变化。随着美国对日益强大的中国的忧虑感加深,美方正在加紧在西太平洋建设军事威慑力,害怕失去台湾这枚制衡中国大陆棋子的紧迫感非常强烈。
对此,北京方面首先要有思想准备,对华盛顿在台湾问题上突然生事要有心里准备。更重要的是,在行动上做好应对准备,尤其是在整军战备上做好随时可以彻底解决台湾问题的准备。当然,其前提是保持外交沟通渠道的畅通,并建立化险避战机制。最重要的是,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壮大综合国力,这是中国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进行长期斗争的根本基础。
中评社香港1月30日电(评论员冬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后,中美双方显示了明显的共同管控台海形势的迹象。尤其是赖清德胜选,台海形势出现新的危险因素和不确定性,更需要中美双方共同管控。王毅与沙利文在曼谷最新就此进行了沟通。
在此次曼谷两天12小时的会谈中,台湾问题依然是重点议题之一。王毅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台湾地区选举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基本事实。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是“台独”,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也是“台独”。美方必须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将不支持“台独”承诺落实到行动上,支持中国和平统一。沙利文则强调了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双方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是显而易见的,但公约数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分歧在于如何维护,台海不稳的症结何在,当前的优先是什么?这也是中美目前在台湾问题上博弈斗争的焦点。
从特朗普政府晚期开始,尤其是拜登政府上台以后,在美国反华势力和国会亲台势力的鼓动之下,美方“以台制华”的冲动强烈。美方采取“切香肠”策略,一点一点地蚕食和侵蚀“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本来就被加入“与台湾关系法”的“美国的一中政策”进一步被掏空。从而在2022年8月份以佩洛西访台为高潮,酿成了又一次台海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