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荣恭语中评:赖清德的两岸出路何在?

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13日电(记者 张嘉文)各方均视赖清德的520就职演说牵动着未来台海局势的走向。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表示,期待赖清德瞬间立场回转以恢复两岸协商机制,实无可能,但是,赖仍有空间缓解台海紧张,而且此一空间唾手可得,亦即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定位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就看他有无为生民立命的智慧与抱负了。

  在党主席李登辉、连战、马英九、吴伯雄任内都主管国民党大陆工作的张荣恭说,李登辉当选首位民选领导人后,力谋恢复当时停摆的海基、海协两会管道,促成空前的辜汪上海会晤、辜江北京对话;马英九当选后,立即恢复停摆中的两会机制,于八年任内签署了23项两岸协议,最终实现历史性的新加坡“马习会”。李、马的两岸关系成就显然都不会是赖清德能够办得到的。

  因为李在1996年就职演说中充分展现统派立场,直接诉求两岸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二十一世纪实现和平统一等等。马则在2008年就职演说表明认同九二共识。李、马的这些主张,不是一直走在“台独”道路上的赖清德勇于采纳的,所以人们尚不至于企盼赖足以促成两会复谈,更不用说两岸领导人会面了。   张荣恭认为,赖清德仍可退而求其次,至少应缓解各方所评估的两岸兵凶战危,以回应台湾多数民意及国际关切,做到如同陈水扁与蔡英文上任之初,分别曾经争取降低两岸紧张的地步。

  公元两千年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两次正面提及中国人,尤其承诺不宣布“台独”等“四不一没有”,大陆的回应是“听其言观其行”,于是双方出现回旋余地。后因陈违反承诺,鼓吹“一边一国”,大陆便停止听言观行,两岸关系愈趋紧张。终其八年任期,两会管道始终中断。

  2016年蔡英文在就职演说中宣布依据“宪法”及两岸条例处理两岸事务,大陆的回应是“未完成的答卷”,再度显示存在回旋余地。但是其后,蔡与民进党遂行“去中国化”,倚美抗中,定位两岸为“国与国互不隶属”,其答卷填上的便是“台独”,以致不仅两会管道又中断八年,更造成国际关注的台海动荡。

  张荣恭说,赖清德若能获得大陆回应以听言观行,或者获得评为答卷未完成,即意味台海重获机会之窗,接着可以共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当然赖也有可能步陈、蔡覆辙,自毁一度出现的和平之窗,甚至从掌权之初就连一点余地也不给自己留。但就台湾多数民意而言,还是希望赖清德勿使台湾一路走入深渊,至少先求止住两岸关系恶化。而其方法,其实唾手可得。

  方法何在?张荣恭告诉中评社,赖清德发表就职演说之前,须先宣誓就职,其誓词首句为“余必遵守‘宪法’”,这是他非念出来不可的,否则无从上任。既然宣誓遵守“宪法”,那么排在稍后程序的就职演说,便可有所发挥。此即他的空间,实在不应自丧。

  须知,“宪法”立意就是一个中国,无可置疑;“宪法”修正条文前言和两岸条例前言都载明“国家统一前”(不是“台湾独立”前);“宪法”本文规定国民教育应发扬民族精神。按此,两岸和平之门即可豁然敞开,就看赖清德有无意愿运用誓词给他提供的避战谋和之便捷通道。   张荣恭说,预料赖清德会重申他在当选之夜提出的“依‘中华民国’宪政体制,维持现状”。然而,宪政体制是指根据“宪法”所实施的政府体制,这与根据“宪法”定位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相差十万八千里,完全无法透过此一表述来稳定台海。是否赖清德有意藉宪政体制所设置的陆委会来表达两岸事务非国际事务?外界不得而知,若有此意,他就不应继续沿用蔡英文定下的“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同时改中国之称为大陆,那么他对两岸关系的善意必会获得各方重视。

  必须指出的是,无论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蔡英文的“互不隶属”、赖清德自诩“‘台独’工作者”,或者“台独党纲”,都是违背“宪法”的。既然宣誓遵守“宪法”,与其自损信誉及人格续谋“台独”,不如展现胸襟胆识根据“宪法”重建两岸关系。纵使因多年来民进党“去中国化”与“去中华民国化”而造成太多民众不易理解“宪法”所赋予的两岸关系定位,然而,偏偏就是这部“宪法”才能够维护两岸和平及台湾安全。这就需要位居最高位者具备思想高度与道德品质。

  张荣恭说,习近平四月间会晤马英九时,除了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之外,还丰富论述了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两岸一家、都是中国人、交流合作、关怀台湾同胞福祉等等,令人读得出来在给两岸融合发展以空间、给两岸和平统一以时间,跃居了两岸关系的政治高地。虽然客观上赖清德处于被动,但他只要真心诚意宣读誓词,并付诸正面论述,仍属堂堂面对两岸关系,不失尊严,更是在为生民立命。   反之,如果赖清德打算走的是不宣布“台独”的“台独”路线,大陆的应对就难免会是不致于军事解决的军事手段,则台海局势危殆!各方不宜低估大陆以刚性方式反独遏独及反对外力干涉的意志和决心。在台海可能持续动荡的形势下,台湾各界与在野阵营必然疾呼两岸交流合作。少数执政又充当西方反华势力的赖与民进党,若仍图抹红打压两岸交流合作,就毫无被民意认为有助于安全及福祉的价值了。

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中评社 资料照)

  中评社台北5月13日电(记者 张嘉文)各方均视赖清德的520就职演说牵动着未来台海局势的走向。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接受中评社采访表示,期待赖清德瞬间立场回转以恢复两岸协商机制,实无可能,但是,赖仍有空间缓解台海紧张,而且此一空间唾手可得,亦即根据“中华民国宪法”定位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就看他有无为生民立命的智慧与抱负了。

  在党主席李登辉、连战、马英九、吴伯雄任内都主管国民党大陆工作的张荣恭说,李登辉当选首位民选领导人后,力谋恢复当时停摆的海基、海协两会管道,促成空前的辜汪上海会晤、辜江北京对话;马英九当选后,立即恢复停摆中的两会机制,于八年任内签署了23项两岸协议,最终实现历史性的新加坡“马习会”。李、马的两岸关系成就显然都不会是赖清德能够办得到的。

  因为李在1996年就职演说中充分展现统派立场,直接诉求两岸中国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二十一世纪实现和平统一等等。马则在2008年就职演说表明认同九二共识。李、马的这些主张,不是一直走在“台独”道路上的赖清德勇于采纳的,所以人们尚不至于企盼赖足以促成两会复谈,更不用说两岸领导人会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