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长根语中评:习马二会为两岸关系架桥开路

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海涵)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0日下午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习马二会释放两个信号:一是“习马二会”为两岸关系“架桥开路”,具有深刻的政治意涵;二是“习马二会”充分展现中共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自信与耐心。

  仇长根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时会晤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习马二会”对当前两岸情势螺旋恶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两岸关系紧张已持续8年,原沟通管道中断,连台军方负责人也坦承,晚上睡觉“提心吊胆”。“214”撞船恶性事件阴霾未除,距520赖清德上台仅剩一个月,美台军事合作变本加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举行“习马会”本身对民进党有震撼提醒——坚决反“台独”反外部干涉,希望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统一的美好未来”。马的一言一行也证明,希望此行能有助于缓和两岸紧张局势,这也是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期待。

  二是“习马二会”至少取得五大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希望“两岸和平、扩大(青年)交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共同传承中华文化,致力振兴中华”。这些共识有利于打开两岸和平稳定之窗,有利于改善两岸关系的空间增大,有利于两岸关系朝正确方向往前走,端看民进党当局如何回应。  
  仇长根认为,“习马二会”释放两个信号:一是“习马二会”为两岸关系“架桥开路”,具有深刻的政治意涵。习总书记强调,“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没有什么问题不能商量,没有什么势力能把我们分开”。这三句话是告诫台湾,只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无论什么政党、政团及各界代表人士,都可以“过桥”来大陆商谈,共谋双赢。也是昭告世界,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绝不允许外部势力干涉。
  
  二是“习马二会”充分展现中共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自信与耐心。中共二十大关于“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没有改变,目前解决台湾问题“第一选择”仍然是和平统一。对台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耐力”“战略主动”,无论“和平统一”或“非和平统一”,“主动权、主导权”在大陆手中,完全有能力、有手段“管控”台海风险。当然,对台海变局和外部干扰因应方案如何决策不会一成不变,这一点民进党当局不要误判。
  
  仇长根认为,习总书记在会见马英九的讲话中全篇论述中华民族,从两岸关系大局,从民族发展高度,强调“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就是希望两岸“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喜的是,马英九先生对此有共呜。其实,台湾主流民意高达80%以上认同中华民族。   “从另一个角度看,习总书记深入、全面地论述中华民族,与当前严峻复杂的两岸关系有关。”仇长根说,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民族复兴正处于世界百年之大变局,无论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受到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乃至“围堵、打压、制裁”。而且,至今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75年未解决,两岸关系时阴云笼罩,动荡不安;时而风高浪急,兵凶战危。习总书记讲话告诫两岸同胞,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来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仇长根指出,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坚定”,高屋建瓴,意有所指。简而言之,“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意在两岸共同家园,需要两岸共同“守护”。讲明了就是坚持“反台独、反干涉”,这是两岸共同的职责与共同的责任。“坚定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意在要想让长久两岸关系和平稳定,要谋取两岸同胞福祉,就需要两岸共同努力,共同创造。“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在强调两岸有共同的中华文化、共同的历史连结,两岸是“命运共同体”,要“坚定铸牢”共同体意识,防止别有用心的人破坏。“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在希望两岸同胞消除歧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共同奋斗,共谋双赢。总体上讲,这四个“坚定”,是习总书记针对当前国际、国内和两岸关系形势作出的重要论述,希望民进党当局读懂、弄懂,不要过大陆“底线、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家”这个字眼,仇长根分析说,其一,此行是大陆主动邀请马英九二次“回家”,充分显示大陆仍以最大诚意、最大善意、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习总书记选择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亲切会见参访团全体成员,高规格的接待,温馨的氛围,像一家人一样。习讲话多次提及“家”这个字眼,意在大陆坚持和平统一对台“总体方略”没有改变;意在强调“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都是中国人;意在欢迎更多的台湾民众“回家”走亲。   
  其二,“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是习总书记对台重要论述。人民至上,势不可挡。马二次“回家”是两岸30多年交流交往积累起厚实基础的必然结果,受到两岸主流民意的支持与欢迎。“习马二会”是以维护台海大局稳定为主轴,符合两岸“希望交流,期盼和平”的主流民意,将对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其三,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是正道。当前国际形势风云诡谲,祖国大陆是台湾坚实“靠山”。习总书记讲话表明,希望两岸有更多的交流,通过各领域融合发展,增进两岸同胞亲情福祉,唤醒台湾民众对“两岸同属一个国家”及中华先祖的认同,同心共创民族复兴伟业。“两岸之道,唯和于合”。两岸关系得以缓和,外部势力“见缝插针”的机会势必减少。

  习近平总书记稍早前与拜登总统通电话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对于“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和外部纵容支持,我们不会听之任之。这次与马英九会面,他也说道,“两岸同胞要坚决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共同追求和平统一的美好未来。”对此,仇长根说,毫无疑问,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是美国。美国骨子里是不希望两岸统一中国强大,所谓反对两岸“改变现状”、希望两岸“和平稳定”,其实都是谎言。深层次的原因是,中美战略博弈,美国企图藉“台湾牌”遏制中国即“以台制华”,真实目的是反对“两岸统一”,维持“不统不独”现状,两岸“永久分裂”,甚至“唯恐两岸不乱”。如此,美国既可加大对台军售、收割“红利”,同时消耗中国实力,拖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这一点两岸民众都要认清。习总书记讲话是明确告诉台湾,大陆坚持“两反斗争”不是针对台湾民众,希望两岸人民共守“家园”,共追“统一”。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青年。仇长根表示,无庸置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国家统一进程中,离不开青年人的参与和投入。习总书记此番讲话语重心长,既是对马用心推动两岸青年交流的称赞和肯定,也是希望两岸青年携手共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习总书记指出,要“把中华民族的命运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这是对两岸青年寄予厚望。马两次率台湾青年学子赴大陆和邀请大陆北大、清大、复旦等师生访台总计百人,满满的正能量,取得积极效果。正如马所言,两岸青年语言相通、年龄相仿,交流起来是“浑然天成、欲罢不能”。马同台青一同参观法门寺,“祈祷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七七事变亲历者互动,希望“记取教训,振兴中华”。应该说,随马“登陆”的台青访问此行感悟颇深,也非常震撼,青年访团团长刘秉叡表示,“台湾青年应该用心去体会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台湾学者认为,马此行某种程度上是在弥补台湾青年这一代与大陆的“断层”。

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中评社图片)

  中评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 海涵)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0日下午在京会见马英九一行。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习马二会释放两个信号:一是“习马二会”为两岸关系“架桥开路”,具有深刻的政治意涵;二是“习马二会”充分展现中共对解决台湾问题的高度自信与耐心。

  仇长根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时会晤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习马二会”对当前两岸情势螺旋恶化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两岸关系紧张已持续8年,原沟通管道中断,连台军方负责人也坦承,晚上睡觉“提心吊胆”。“214”撞船恶性事件阴霾未除,距520赖清德上台仅剩一个月,美台军事合作变本加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举行“习马会”本身对民进党有震撼提醒——坚决反“台独”反外部干涉,希望两岸同胞“共同追求和平统一的美好未来”。马的一言一行也证明,希望此行能有助于缓和两岸紧张局势,这也是绝大多数台湾民众的期待。

  二是“习马二会”至少取得五大共识,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希望“两岸和平、扩大(青年)交流、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共同传承中华文化,致力振兴中华”。这些共识有利于打开两岸和平稳定之窗,有利于改善两岸关系的空间增大,有利于两岸关系朝正确方向往前走,端看民进党当局如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