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仁方语中评:两岸同属中华民族 习马呼应
中评社台中4月11日电(记者方敬为)对于10日在北京登场的习马二会,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丁仁方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两者在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以及青年传承振兴中华的理念相呼应,并且各自保留友善空间,彼此释放善意。
丁仁方认为,马习二会在两岸情势紧张的当下,展现双边对维系和平稳定的坚持与努力,别具意义,国际上也会给予正面评价,无论是美国或西方阵营,因为无人乐见台海掀起波澜。两岸有任何缓和的机会,都值得肯定。
丁仁方,南台湾两岸关系研究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学士、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政策与分析博士。历任成功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政治系主任、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主任。
马英九4月1日率“大九学堂”青年学子赴大陆展开为期11天的交流之旅,4月10日在北京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这是两人继2015年新加坡会谈后睽违9年再次会面。
分析习马二会双方谈话,丁仁方表示,双方在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以及青年传承振兴中华的理念相呼应,并且各自保留友善空间,与原来形成设定的“和平之旅”目标相符,有良善的正面意义。
丁仁方指出,习近平的谈话也释出善意,提到“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基本上就是一个友好的对话。
丁仁方指出,习近平另外提到反对“台独”、反对外力干涉,这是从二十大以后一贯的说法,反独、反干涉,主要的重点仍强调“中华民族复兴”。这点马英九也呼应,提及“百年屈辱”,就是强调民族的概念,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在这个层次上几个核心概念双方是一致的,也保留各自的弹性。
丁仁方进一步说明,在青年传承振兴中华的理念,两人也有共识,这次马英九赴大陆交流的主要重点在扩大两岸青年交流,马英九说,青年是中华民族未来希望,正对应到习近平强调的民族复兴,两者是一致的,也就是青年是两岸发展的未来希望。
丁仁方认为,从两人的谈话内容可以充分显现,这次马习二会其实是以青年交流为主体,习的讲话里面有特别向台湾青年问好,那意思很明显,因为毛泽东曾讲过一句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所以马、习都认同青年就是未来的希望,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传承,这个意义也非常重大。
此外,丁仁方提到,马的讲话也做了一个小文章,引用了鲁迅“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那是1982年7月24日时任人大副委员长廖承志写信给蒋经国所引述的话,廖在信里面提到,“希望两岸能蠲弃前嫌,展开通话,再图合作”,但当年蒋经国基于“三不政策”,没有回信。
他说,毕竟马英九的讲话维持国民党的基本立场,并掌握一定的高度,强调两岸和平、青年交流,这些方向都拿捏稳妥,应该不会有质疑声浪,整体表现可圈可点。
中评社台中4月11日电(记者方敬为)对于10日在北京登场的习马二会,成功大学政治学系教授丁仁方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两者在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以及青年传承振兴中华的理念相呼应,并且各自保留友善空间,彼此释放善意。
丁仁方认为,马习二会在两岸情势紧张的当下,展现双边对维系和平稳定的坚持与努力,别具意义,国际上也会给予正面评价,无论是美国或西方阵营,因为无人乐见台海掀起波澜。两岸有任何缓和的机会,都值得肯定。
丁仁方,南台湾两岸关系研究学会理事长,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学士、硕士,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政策与分析博士。历任成功大学政治经济研究所所长、政治系主任、公共事务研究中心主任。
马英九4月1日率“大九学堂”青年学子赴大陆展开为期11天的交流之旅,4月10日在北京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这是两人继2015年新加坡会谈后睽违9年再次会面。
分析习马二会双方谈话,丁仁方表示,双方在两岸同属中华民族,以及青年传承振兴中华的理念相呼应,并且各自保留友善空间,与原来形成设定的“和平之旅”目标相符,有良善的正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