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市无生意 香港54%社企料撑不到半年
中评社香港3月25日电/大公报报道,本港第5波新冠疫情严重打击各行各业,一众致力协助弱势社群的社企亦未能幸免。香港社会企业总会一项调查发现,逾95%社企的生意额较去年同期下跌,逾半数(54%)社企更指现金流仅足够维持半年或以下,前景不容乐观。总会表示,大部分社企以聘用弱势社群和残疾人士为主,经营成本高过一般中小企,希望政府能推出更多措施,协助社企在疫情下渡过难关。
香港社会企业总会于2009年成立,一直积极推动社会企业运动。总会在今年3月上旬收回153份有效问卷,以了解社企业界在1月至2月期间的营运状况。
受访社企占全港社企数目的四分之一,聘用的雇员总数超过1300名。受访社企的业务广泛,零售业占40%,餐饮及服务业各占20%,其他行业包括教育及培训、健康护理服务等。
10%企业近6个月零收入
与2021年1月份的同类型调查相比,今年的调查结果发现,95%社企的生意额较去年同期下跌,近45%社企的跌幅超过50%或以上,餐饮业(63%)及健康护理业(54%)的跌幅较大。
另外,有10%社企在过去半年完全没有收入,主要为健康护理业(31%),以及教育和培训业(17%)。生意额下跌,主要受政府实施新一轮防疫措施影响。
建议消费券5%指定用于社企
根据调查结果,社企营运者对前景“感到非常担忧”。截至今年2月,有5%受访社企已经结束营运,较去年同期(3%)恶化;暂停营业的则有17%,而去年同期则为9%。社企也面对现金流严重紧绌,难以周转的问题,22%受访社企认为现金流在疫情持续下,只能够营运少于3个月,32%预计可持续3至6个月,两者合计达到54%。逾10%社企表示,若抗疫措施持续至今年6月,将有50%以上机会结业。
总会建议政府推出措施协助社企渡过难关,具体建议有以下5项,包括:延长新一轮保就业计划,最少为期半年;推出短期职位,安排参加者到政府拨款资助的社企工作;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带头采购社企产品及服务,例如在即将推出的消费券计划中,5%为必须在指定社企消费;政府对租用私人物业作零售、餐饮或生意营运用途的社企,提供50%租金资助,为期半年;此外,建议政府资助合资格社企购买防疫物资及清洁消毒服务,按社企项目大小发放。
根据最新一轮调查结果,受访社企认为对销售或营运方面有影响的3个主要因素,分别是顾客数目减少(75%)、防疫措施引致营运成本上涨(70%),以及员工未能上班(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