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权:蔡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中评社香港7月25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5日发表富权文章:蔡英文“千呼万唤始出来”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以下为文章内容。

  自民进党侧翼团体去年夏秋之间酝酿发动“罢免”中国国民党籍“立委”,到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于今年春节前高呼“大罢免,大成功”,再到今年入夏后赖清德分别以其党政最高职务直接投入“大罢免”,并动员党政资源支持“大罢免”,作为赖清德的前任,也曾是柯建铭的直接顶头上司的蔡英文,却一直是像神龙般隐藏起来,逍遥于事态之外,不但是没有出面为罢团站台造势,更没有任何支持“大罢免”的声音。因而有不少人猜度,蔡英文并不支持“大罢免”,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也是蔡英文与赖清德的裂罅痕迹之一。
  
  到了首波“罢免”投开票的“黄金七十二小时”的前夕,蔡英文终于开腔了。她于前日深夜透过社群媒体发文正式表态,表示最近在各地发起的罢免行动,是一场公民运动。七月二十六日,作为一个公民,她将会去投票,表达她对公民团体的感谢,并谢谢大家一路以来的努力。
  
  这对于有如“久盼甘霖”的“青鸟”来说,有如一道“旱天雷”。在蔡英文发文短短十分钟,就有二万人按赞;三十分钟按赞则冲破六万人。至发文后一小时,此篇贴文已破八点五万人按赞、四千则留言、近五千次分享。相对于赖清德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表的“大罢免”贴文,在七小时内只有六千人按赞,真是大有“蚊髀与牛髀”之慨。或许,蔡英文的保持低调,也是为了避免“功高震主”并会惹来不测之举?
  
  不过,“青鸟”们在一轮狂欢之后,却发现有点“势色不对”。蔡英文的贴文,只是申述“民主”的大道理,及将“罢免”行动定位为“公民运动”,并表态自己在七月二十六日将会出面投票,但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语嫣不清,含有较多的“水分”。实际上,在“宏观”上,她没有直接引用“大罢免,大成功”的口号,也没有表态支持“罢免”国民党的“立委”,更没有“点名”任何一位正在面临“罢免”的国民党“立委”;在“微观”上,她没有公开说明当日出门投票,是要对其所在选区的国民党“立委”罗智强投下“同意罢免”票。因而被名嘴们形容这篇贴文有如蔡英文的发型,是“清汤挂面”式的贴文,对催票毫无效力。
     蔡英文为何会在“千呼万唤始出来”后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名嘴们有各种各样的分析。曾是民进党籍“立委”及“美丽岛系”(后分裂改组为“新动力”)重要成员,因而对民进党内派系生态极为熟悉的名嘴郭正亮教授就指出,,蔡英文的贴文内容是为了在民进党中央选后究责时不被牵连,民进党内部和蔡英文一定都知道目前“罢免”选情不乐观,选后情形难以预料。选后党内可能会对赖清德究责,而赖清德为了自保,可能对蔡英文究责,形成互相攀咬的局面。蔡英文的心思比赖清德缜密得多,因而蔡英文需对“大罢免”做出表态,但又不想介入太深,故而选择在“罢免”前三天才发文,既对“罢免”战况完全无影响,又可免责。也就是说,蔡英文的发文是为了避免成为“战犯”,只是可能受到民进党内部压力,因为民进党各派系皆有出面表态,“英系”可能会遭质疑不表态。
  
  而政治立场倾向于国民党的媒体人罗旺哲则分析表示,仔细看蔡英文的文章,与许多绿营人士力挺“大罢免”的态度相比,在文字遣词的强度上就有落差并极为谨慎,虽表达支持公民运动,却避开“投同意票”与“大罢免大成功”等明确字眼,展现其一贯高明的政治手腕。这是蔡英文为自己留下一些空间,至少“大罢免”这词,以后不会贴在自己身上。因而无论“大罢免”的结果如何,蔡英文的表态,对自己来说“稳赚不赔”,甚至也不会被“秋后算账”。
  
  其实,民进党内的一些元老级人物,如陈水扁、谢长廷等,最初是不赞同“大罢免”的,如陈水扁就曾公开说过,“罢免不是一时爽,要注意接下来的政治后座力、后遗症”,“冤冤相罢何时了”。但后来陈水扁、谢长廷都改口转为支持“大罢免”,被外界视为遇到了政治压力。实际上,对于陈水扁来说,他头上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就是赖清德随时可以撤销其“保外就医”的待遇,将其关回台中监狱,更不消提什么“特赦陈水扁”。而谢长廷虽然本人已经没有所求,但却可能担心将会影响曾经与“谢系”走得很近的陈亭妃参加台南市长民进党内初选的前景。
  
  而民进党内“非赖系”对“大罢免”并非全力投入的真正原因,应当是担心倘若“大罢免”获得“大成功”,赖清德在民进党内就将建立起“定于一尊”的绝对权威地位,必定要“打掉”民进党内的“杂质”,“非赖系”就首当其冲,尤其是“英系”。但站在民进党的立场,“非赖系”却又不得不支持“大罢免”,因而是采取一种虚应故事的态度。而蔡英文的表现,就是这种态度的集中体现。
  
  其实,蔡英文如果直接支持“大罢免”。可能也会造成“自我打脸”的反效果。实际上,当年在国民党发动对民进党“立委”林昶佐的“罢免案”时,蔡英文在为林昶佐站台时就表示,“罢免”是人民的权利,但不能是政治斗争的工具,有人想要利用比较低的“罢免”门槛,来拉下在大选中以过半选票当选的“立委”,如果我们不在意,他们可能会得手,所以明天我们一定要用手中的这一票,遏止没有正当性,只为政治计算的“罢免”。如今蔡英文如要直接支持“大罢免”,就等于是默认这是没有正当性的“政治斗争”工具了。
  
  当然,当年赖清德在为林昶佐站台时,也曾呼吁“终结恶质罢免文化”。但赖清德还会记得自己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吗?   中评社香港7月25日电/澳门新华澳报25日发表富权文章:蔡英文“千呼万唤始出来”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以下为文章内容。

  自民进党侧翼团体去年夏秋之间酝酿发动“罢免”中国国民党籍“立委”,到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于今年春节前高呼“大罢免,大成功”,再到今年入夏后赖清德分别以其党政最高职务直接投入“大罢免”,并动员党政资源支持“大罢免”,作为赖清德的前任,也曾是柯建铭的直接顶头上司的蔡英文,却一直是像神龙般隐藏起来,逍遥于事态之外,不但是没有出面为罢团站台造势,更没有任何支持“大罢免”的声音。因而有不少人猜度,蔡英文并不支持“大罢免”,甚至还有人认为,这也是蔡英文与赖清德的裂罅痕迹之一。
  
  到了首波“罢免”投开票的“黄金七十二小时”的前夕,蔡英文终于开腔了。她于前日深夜透过社群媒体发文正式表态,表示最近在各地发起的罢免行动,是一场公民运动。七月二十六日,作为一个公民,她将会去投票,表达她对公民团体的感谢,并谢谢大家一路以来的努力。
  
  这对于有如“久盼甘霖”的“青鸟”来说,有如一道“旱天雷”。在蔡英文发文短短十分钟,就有二万人按赞;三十分钟按赞则冲破六万人。至发文后一小时,此篇贴文已破八点五万人按赞、四千则留言、近五千次分享。相对于赖清德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发表的“大罢免”贴文,在七小时内只有六千人按赞,真是大有“蚊髀与牛髀”之慨。或许,蔡英文的保持低调,也是为了避免“功高震主”并会惹来不测之举?
  
  不过,“青鸟”们在一轮狂欢之后,却发现有点“势色不对”。蔡英文的贴文,只是申述“民主”的大道理,及将“罢免”行动定位为“公民运动”,并表态自己在七月二十六日将会出面投票,但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地语嫣不清,含有较多的“水分”。实际上,在“宏观”上,她没有直接引用“大罢免,大成功”的口号,也没有表态支持“罢免”国民党的“立委”,更没有“点名”任何一位正在面临“罢免”的国民党“立委”;在“微观”上,她没有公开说明当日出门投票,是要对其所在选区的国民党“立委”罗智强投下“同意罢免”票。因而被名嘴们形容这篇贴文有如蔡英文的发型,是“清汤挂面”式的贴文,对催票毫无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