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分析:香港应从两会中读懂的三个信息
中评社香港4月4日电(记者卢哲)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与全国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3月顺利在京举行,香港社会对此一直予以高度关注。从两会结束至今,香港各界学习两会精神宣讲会可谓“遍地开花”,特区政府、中联办、政党、社团皆有参与,宣讲会进入基层、社区和青少年团体,覆盖面广泛。笔者认为,今年两会因其时机和历史节点的特殊性,有三个深层次信息需要香港社会读懂、吃透。
今年两会是换届之年,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首次亮相。更重要的是,宏观上来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同时,今年初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中国经济活力正逐步得到释放,政策与特殊时期现状的微妙碰撞会产生何种化学效果,接下来中国经济前路几何,都是国内外的聚焦点。
而从香港的角度来说,今年是香港摆脱2019年“修例风波”及随后三年疫情阻碍的“复常元年”,更是香港由乱到治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的“关键之年”。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笔者认为,今年全国两会透露出三方面信息,体现肩负“一国两制”优势和重任的香港,与国家的走向发展更加紧密相关。
首先,香港社会必须要全面理解、尊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明确“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关键。
两会期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方案明确,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笔者认为,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为基础,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作为党中央办事机构,是进一步强化党对港澳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助在国家新的发展阶段更好统筹港澳积极力量,服务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也凸显中央对港澳工作的重视。
实际上,香港人过去几十年讨论九七回归、“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时的盲点是对中国共产党“视而不见”。十九大之后,尤其是香港经过“修例风波”一役,“一国两制”如何才能正本清源、行稳致远,国家安全如何能得到保障,香港就必须要读懂中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此次中央港澳办的组建是明确执政党领导港澳事务,理顺和加强港澳工作领导体制。这也提醒香港各界,要加强对中共的认识与瞭解,从而从国家高度读懂整个中国的发展思路,瞭解香港所能发挥的作用、所能获得的优势。
第二,随着香港的代表、委员更新换代,香港一批政治力量承上启下。与“由治及兴”开端同步的,是香港政治力量布局、组成与气象进入新阶段。
对比今年的新一届香港代表委员名单,更换比例较略微比往年大。尤其是备受港人关注的全国人大常委及全国政协常委换届,全国人大常委换人,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都有较大的名单调整。被认为是香港政治中青力量的民建联主席李慧琼接棒全国人大常委,多位已届退休年龄的全国政协常委退任,由较年轻一代当选。
代表委员方面,相比往届,更多的立法会议员加入政协;较多有基层、社团经验的中青年成为代表或委员。这实际上与早几届委员代表“偏精英化”的特点有一些区别。据笔者接触,这类议员或地区工作者,实际上拥有较多的是地区基层工作经验,或是青年工作者,他们的优势是可以把自己与国家的接触、感受和认识,直接地、用对方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介绍给香港的地区基层及青少年。当然,这些中青年代表委员需要更高的平台增加对国家和内地各方面的瞭解,而全国人大和政协增加了他们参政议政的经历,无疑是提升其政治水平的良好学习平台。
完善选举制度后,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作为“国家队”,在香港管治架构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指引性。本届人物代际更新,可以看到新人将不同的气象代入工作,接下来,在逐步完成承上启下的交棒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提升管治能力水平,提升社会的认同度。
第三,香港目前的首要任务是聚焦经济民生发展,这已是上至中央,下至香港社会的共识。但同时还应关注,香港也肩负推动“一国两制”实践,促进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责任。
两会期间,在国家主席的重要讲话中,在政府报告中,在新任总理的发言中,都多次提到港澳,强调全力准确、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强调高度重视发挥香港澳门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强调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突显香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这是中央在给香港发展派“定心丸”,同时也强调了香港的另一个历史使命——即为国家的统一大业做贡献。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推进强国建设,离不开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明确揭示了强国建设与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的内在逻辑关系,进一步表明了中央坚定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对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具有深远意义。而组建中央港澳办,既是要更有效保障香港在强国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也显示港澳台工作中的高度相关性。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先行者,在参与强国建设中,如何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发挥特殊作用,也是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笔者相信,随着“一国两制”的发展及香港的角色定位愈见清晰,香港各界对于国家的认知及认同会有质的飞越。肩负优势和使命的香港,在“由治及兴”的道路上定能大有所为。
中评社香港4月4日电(记者卢哲)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与全国政协第十四届一次会议3月顺利在京举行,香港社会对此一直予以高度关注。从两会结束至今,香港各界学习两会精神宣讲会可谓“遍地开花”,特区政府、中联办、政党、社团皆有参与,宣讲会进入基层、社区和青少年团体,覆盖面广泛。笔者认为,今年两会因其时机和历史节点的特殊性,有三个深层次信息需要香港社会读懂、吃透。
今年两会是换届之年,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也首次亮相。更重要的是,宏观上来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之年。同时,今年初随着中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生产生活全面恢复正常,中国经济活力正逐步得到释放,政策与特殊时期现状的微妙碰撞会产生何种化学效果,接下来中国经济前路几何,都是国内外的聚焦点。
而从香港的角度来说,今年是香港摆脱2019年“修例风波”及随后三年疫情阻碍的“复常元年”,更是香港由乱到治进入由治及兴新阶段的“关键之年”。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笔者认为,今年全国两会透露出三方面信息,体现肩负“一国两制”优势和重任的香港,与国家的走向发展更加紧密相关。
首先,香港社会必须要全面理解、尊重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地位,明确“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关键。
两会期间,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布。方案明确,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笔者认为,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为基础,组建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作为党中央办事机构,是进一步强化党对港澳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有助在国家新的发展阶段更好统筹港澳积极力量,服务国家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也凸显中央对港澳工作的重视。
实际上,香港人过去几十年讨论九七回归、“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时的盲点是对中国共产党“视而不见”。十九大之后,尤其是香港经过“修例风波”一役,“一国两制”如何才能正本清源、行稳致远,国家安全如何能得到保障,香港就必须要读懂中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同时摆正自己的位置。此次中央港澳办的组建是明确执政党领导港澳事务,理顺和加强港澳工作领导体制。这也提醒香港各界,要加强对中共的认识与瞭解,从而从国家高度读懂整个中国的发展思路,瞭解香港所能发挥的作用、所能获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