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思考精准“反独”的若干问题
中评社╱题:深入思考精准“反独”的若干问题 作者:周天柱(上海),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摘要】随着两岸情势的变化,精准“反独”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而要力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要既瞭解“台独”的阶级成分、演变路径,更要清楚把握民进党为何坚守“台独”立场、“台独”在当今台湾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所作所为,以便稳准狠予以坚决反制。只要我们坚持贯彻新时代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贯彻新时代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其核心意涵一是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二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随着两岸情势的变化,精准“反独”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而要力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要既瞭解“台独”的阶级成分、演变路径,更要清楚把握民进党为何坚守“台独”立场、“台独”在当今台湾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所作所为,以便稳准狠予以坚决反制。
一、精准“反独”必须瞭解“台独”的阶级成分
关于人类历史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顾中国近代革命史,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从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入手,认清了各阶级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而要清楚瞭解“台独”势力在台湾的起源、特质与危害,同样有必要从分析它的阶级成分、阶级属性着手。
“台独”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代表哪些阶级的利益?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溯本追源至70多年前二次大战结束前后的特殊年代。
应该始终铭记,“台独”从其产生之日起,即深深地打上了外国势力扶植与支持的烙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军国主义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在被迫撤离台湾之前,勾结台湾汉奸秘密在台湾建立“台独”组织,并策动所谓“台湾独立自治运动”。
紧盯“台独”组织一成型就迫不及待推展“台湾独立自治运动”这一特性,就不难发现其组织具备明显的阶级成分与阶级属性,即完完全全是为封建军国主义与资产阶级军国主义利益效劳,是依附于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下的特殊产物。其自身既然寄生、依附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那其阶级成分也就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附庸与残孽。与此同时,它还是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中国汉奸。
国民党当局对刚萌芽的“台独”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和镇压,“台独”势力被迫转移到海外,在岛内生存下来的也只能采取秘密方式活动。这个事实表明,初出茅庐的“台独”组织是外国反华势力手中的工具。若没有这股势力的支撑,“台独”势力连生存的空间都不具备。
二、精准“反独”必须瞭解“台独”的演变路径
分析“台独”具体演变的路径可以发现,它兼具“土独”与“洋独”两种成分。而这“两独”并不是人为分割,各行其道,而是从一开始就彼此渗透,互相利用,乃至于合二为一,融合一体,常以极限施压的手段,疯狂地挑衅中国大陆。如果仅按时间顺序来分析,那“洋独”的渊源还早于“土独”。
1895年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当时,虽然有一批爱国人士自主成立“台湾民主国”愤起抗日,但是台北的辜显荣家族(后来成为台湾五大家族之首)却为了家族商业利益,纠结台北亲日势力,接受日本的统治,而其余四大家族(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雾峰林家和高雄陈家)也相继与日本妥协,成为台湾的各个财阀。因此可以说,最早的“台独”势力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军国主义和台湾私人财阀共同统治台湾的产物。
二战结束后,台湾回归中国。国民党对台湾实行威权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专制统治,歧视台湾同胞。这无疑给刚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民众泼了一盆又一盆冷水。
紧接着中国内战爆发。国民党金融失控,导致经济崩溃。民众生活困顿,怨言尤甚。1947年,台湾爆发了台湾省人民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即震惊两岸的“二二八事件”。虽然运动最后失败了,但是独立于国民党之外的“党外运动”却趁机得到发展。它极力鼓吹“台湾独立”,但当时并未得到台湾民众的支持,国民党也对“台独”势力强力抵制。
1979年“美丽岛事件”爆发,台湾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民主化”进程快速推进。1986年民进党成立后,该党逐渐成为“台独”势力的大本营。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长期推行“反共拒和”政策,人为地断绝两岸的各种交流交往;长期实行反共、反大陆的歪曲宣传,造成台湾同胞“恐共”、“拒共”心理,使部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产生许多偏见和误解。他们在特殊历史遭遇下形成的复杂心态,也被“台独”分裂势力利用,成为歪曲、误导和宣扬“台独”主张的口实。
1988年李登辉主政后,采取了一系列实质的分裂步骤,在思想和文化领域抹杀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年轻一代的中国人意识和对祖国的认同,割断两岸同胞的思想和文化纽带;同时以“民主政治”为名纵容、扶植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岛内“台独”势力的发展,使“台独”思潮在岛内泛滥。
同时还必须看到,“土独”的泛滥成灾离不开“洋独”的指使、力挺。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反华势力就策划并鼓动留美的廖文毅兄弟鼓吹“台湾托管”。1950年美国利用朝鲜战争爆发,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这就为“台独”思潮的滋生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成为“台独”活动的大本营。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又以《与台湾关系法》维持与台湾的“实质关系”,延续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状态。日本右翼势力也一直暗中协助支持“台独”在日活动。
众所周知,特朗普执政频打“台湾牌”,将台湾视为与中国战略博弈的重要筹码。一是大幅提升美方官员访台层级。二是加大加快对台军售的力度。三是取消美台官员交往的所有自我限制。经过这种无底线的一再破坏,中美关系处于全面冲突的边缘,双方在台海屡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拜登政府上任后,多次重申《与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强调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若磐石”,也一再以实际行动展现坚定支持台湾的明确立场。美国强推“以台制华”的“新台独”,拉拢同盟国反华挺台,军事领域全面武装台湾。拜登嘴上一再申明: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拜登政府确立“以台制华”作为美台关系的战略目标重点,怂恿、教唆民进党当局大搞“新台独”,同时为军事干预台海做实战准备。
由此可见,美国、日本反华势力支持“台独”、推行“一中一台”的分裂中国政策是“台独”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台独”思潮出现和“台独”势力产生、发展的幕后黑手是美、日等国际反华势力。
为此研究“台独”演变路径可以归纳为: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独”的产生是为了全力配合日本进一步侵占台湾。台湾回归以后,“台独”势力在美国一手扶持下泛滥成灾。上世纪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美国大打“台湾牌”,其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阻碍、破坏中国的民族复兴与统一伟业,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
民进党与“台独”到底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说民进党就是“台独党”?要说清楚这些问题,只需抖出1991年民进党通过的“台独党纲”就一目瞭然。
对于任何政党来说,党纲是该政党的灵魂,是表明该政党的指导思想、政治主张和奋斗目标的最高文献。30多年来,根据岛内政治情势的演变与自身发展的需要,民进党曾对党纲进行了多次策略性调整,但无论怎样调整,万变不离其宗,“台独”的本质从没有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民进党始终把“台独党纲”奉为“神主牌”,把“台独”作为本党党纲和精神支柱,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充分显示其政治主张与国民党不同。经过30多年的发展,民进党藉助“台独”这张“神主牌”,不断蒙骗、聚拢具有“本土意识”的选民,在岛内形成一股抗衡国民党的政治力量,并多次尝到了政治甜头,在2000年、2016年两次夺得政权。
其二,强打“台独牌”“反中牌”,可转移岛内民众的视线,巩固其执政地位。陈水扁时期,经济低迷不振,贪腐丑闻不断,民生问题凸显。民进党与阿扁大肆操弄“去中国化”,扬言“制宪公投”,最终凭两颗子弹险胜连任。蔡英文上台后施政问题同样层出不穷,导致2018年、2022年两次“九合一”选举惨败,2020年“大选”选情一度吃紧。后靠民进党及蔡英文将自身塑造为“抗中保台”的急先锋,制造两岸紧张局势及“聚旗效应”,才造成选情逆转。
其三,抱有“倚美谋独”的幻想,误判国际、台海形势,自认为千载难逢的“台独”时机来临,甘愿充当美国的棋子,藉助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以及“以台制华”的战术,夹带“台独”私货,趁机实现“台独”。
四、精准“反独”必须瞭解“台独”在岛内意识形态领域所作所为
蔡英文上台后的这7年,尤其是高票连任后的这3年多,“以变谋独”的手段、手法千变万化,将“台独”理念全面移植到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其新的经典论述是炮制“新两国论”与“中华民国台湾”。
(一)“新两国论”超越李登辉的“特殊两国论”
2021年10月10日,蔡英文在“双十演说”中提出了新的“两国论”,她宣称“两岸互不隶属”,企图以此彻底否定“九二共识”。而在这之前的同年8月31日,蔡英文以视频录播形式,出席“2021亚太安全对话”时,竟抛出“盼与‘邻国’在和平、稳定,且互惠的原则下共存”的“邻国论”。
蔡英文版本的“新两国论”,直接点出“两个中国互不隶属”,完全踩入了两岸关系的禁区。而与李登辉的最大区别是,李为迷惑舆论,在“两国论”前还特意加上两个字“特殊”。蔡英文则公开亮出“两中互不隶属”的政治底牌,并在重要场合一再公开扬言,发誓要与大陆赌一把。
(二)“中华民国台湾”是“法理台独”新变数
“中华民国台湾”,全世界绝无仅有的一个不伦不类的政治专有名词。究竟是“中华民国”嫁接于“台湾”?还是“台湾”隶属于“中华民国”?谁也搞不明白。但有一点倒是十分明确的,民进党当局刻意将“中华民国”与“台湾”并称,不是要追求两岸连接,而是要使台湾现行体制进一步靠拢“台独”,是要把李登辉所谓的“中华民国在台湾”分离论述进一步推向新阶段,是以旧法统的烟幕为幌子,暗度陈仓地推进“台独”进程。
民进党当局之所以炮制出“中华民国台湾”,是自以为一般民众难以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模糊“统独”的“国家认同”差异,凝聚岛内对台湾定位的“最大公约数”,以期合力维护台湾“主权”、对抗大陆,巩固政权、推动“台独”。其如意算盘是,通过“中华民国台湾”,糅合“台独”、“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维持现状”等各种“老独”“新独”主张,企图以此消弭“中华民国派”和“台湾派”间的纷争与分裂,最大程度上聚合与大陆抗衡的政治能量,从而强化对“台湾主权地位”的共识,挤压主张“一中”和“统一”的空间,民进党和绿营可以更加肆无忌惮推动各种形式的“台独”。正是基于对“中华民国台湾”论迷惑性的“自信”和裹挟民意的“鼓舞”,民进党当局甚至在“修法”“宪改”等触碰“法理台独”红线的敏感议题上也跃跃欲试。
除了以上两个经典“台独”论述,还铺设、安插、推行更多新出门类的“台独”论述与行径。
(一)新出门类的“台独”论述
这7年多来,蔡英文主导的“台独”论述,随情势的变化而变,可谓名堂繁多。因篇幅关系,在此仅举四例。
1.“‘台独’历史与起源建构论”。此论述的核心意涵重在蔡英文执政后,连篇累牍地四处宣扬汉人不是台湾岛的主人,真正的主人是原住民。一是蔡英文以领导人身份,正式向台岛原住民道歉并着力推动“原住民转型正义”。通过台湾真正主人身份的改变,从历史源头上否认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属于中国的论述。二是塑造台湾原住民属南岛语系,与南岛民族同祖同源,与华夏民族毫无关联,企图以此破解两岸血脉相连的历史。三是大力兜售日本占领与殖民台湾的合理性、合法性的谬论。
2.“新文化台独论”。蔡英文上台后,虽一再对外标榜“维持现状”,却时时推动全面“去中国化”,采取“三去两污”手法,包括“去祖化”(不再遥祭黄帝陵)“去孔化”“去中山化”(取消遥祭中山陵);“污名妈祖化”“污郑化”(将开台圣祖郑成功视为屠杀原住民的凶手),试图从历史、文化等方面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
3.“两岸区域化、大陆外国化”。民进党当局的“台独建国”的一个重要策略是将两岸区域化,不再将两岸议题视为单纯的两岸之间的关系,而是区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在历史建构上,逐渐将大陆“东亚化”。2019年8月30日——台湾中学秋季开学之日,被称为“史上最独”教科书公然进入高中课堂。岛内高一新生所拿到的《台湾史》,将中国史内容纳入东亚史范畴。
4.“邻国论”。2021年8月31日蔡英文在“凯达格兰论坛”抛出“邻国论”,声称,“台湾不走向军事对抗,盼与‘邻国’在和平、稳定、且互惠的原则下共存。”蔡英文步步为营继承李登辉“台独三段论”,即“本土化”、“去中国化”、“台独化”,这明显是用意识形态不断刺激挑动两岸最敏感的神经。
(二)新出门类的“台独”行径
“去祖化”:民进党当局取消遥祭黄帝陵。与马英九当局不同的是,民进党当局不再讲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同是炎黄子孙,而是强烈宣扬台湾族群、台湾民族。
“去孔化”:2017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推出“万世师表——书画中的孔子”特展活动。时任该院院长林正义以部分民众质疑“孔子与台湾关系”为由,藉口为避免产生社会对立,曾试图拿掉特展名称中“万世师表”四个字,从而引起场内外的风波。
“去中山化”:2016年5月,民进党当局以“去封建”为名,取消过往台湾领导人遥祭中山陵的仪式,不再纪念“中华民国”创始人孙中山。
“污名妈祖化”:2017年8月18日,台湾教改论坛召开记者会,台湾大学名誉教授黄光国批驳蔡英文在同年3月接任“中华文化总会会长”后,即以“妈祖林默娘”为主题,举办展览,还在当年台北灯节将妈祖设计成日本动漫人物,“根本是在开妈祖玩笑”,破坏妈祖形象。让人无法认同,失去信仰的庄严与神圣性。
“污郑化”:2016年蔡英文上台不久,向原住民道歉时,公开将郑成功与荷兰殖民统治者相提并论为“掠夺者”,是屠杀原住民的“凶手”。
结语
精准“反独”是攸关中国共产党肩负实现民族复兴、完成统一伟业的极其重要、矢志不渝的历史使命。要反制乃至打败统一的大敌——“台独”,就必须先花大力气摸清、瞭解、掌握“台独”的来龙去脉、险恶行径。只要我们坚持贯彻新时代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7月号,总第307期)
中评社╱题:深入思考精准“反独”的若干问题 作者:周天柱(上海),上海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摘要】随着两岸情势的变化,精准“反独”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而要力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要既瞭解“台独”的阶级成分、演变路径,更要清楚把握民进党为何坚守“台独”立场、“台独”在当今台湾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所作所为,以便稳准狠予以坚决反制。只要我们坚持贯彻新时代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贯彻新时代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其核心意涵一是坚决反对“台独”势力的分裂行径,二是坚决反对外部势力的干涉。
随着两岸情势的变化,精准“反独”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而要力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要既瞭解“台独”的阶级成分、演变路径,更要清楚把握民进党为何坚守“台独”立场、“台独”在当今台湾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所作所为,以便稳准狠予以坚决反制。
一、精准“反独”必须瞭解“台独”的阶级成分
关于人类历史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回顾中国近代革命史,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著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从分析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入手,认清了各阶级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而要清楚瞭解“台独”势力在台湾的起源、特质与危害,同样有必要从分析它的阶级成分、阶级属性着手。
“台独”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代表哪些阶级的利益?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溯本追源至70多年前二次大战结束前后的特殊年代。
应该始终铭记,“台独”从其产生之日起,即深深地打上了外国势力扶植与支持的烙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本军国主义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在被迫撤离台湾之前,勾结台湾汉奸秘密在台湾建立“台独”组织,并策动所谓“台湾独立自治运动”。
紧盯“台独”组织一成型就迫不及待推展“台湾独立自治运动”这一特性,就不难发现其组织具备明显的阶级成分与阶级属性,即完完全全是为封建军国主义与资产阶级军国主义利益效劳,是依附于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下的特殊产物。其自身既然寄生、依附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那其阶级成分也就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附庸与残孽。与此同时,它还是被钉上历史耻辱柱的中国汉奸。
国民党当局对刚萌芽的“台独”活动进行了严厉打击和镇压,“台独”势力被迫转移到海外,在岛内生存下来的也只能采取秘密方式活动。这个事实表明,初出茅庐的“台独”组织是外国反华势力手中的工具。若没有这股势力的支撑,“台独”势力连生存的空间都不具备。
二、精准“反独”必须瞭解“台独”的演变路径
分析“台独”具体演变的路径可以发现,它兼具“土独”与“洋独”两种成分。而这“两独”并不是人为分割,各行其道,而是从一开始就彼此渗透,互相利用,乃至于合二为一,融合一体,常以极限施压的手段,疯狂地挑衅中国大陆。如果仅按时间顺序来分析,那“洋独”的渊源还早于“土独”。
1895年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签订,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当时,虽然有一批爱国人士自主成立“台湾民主国”愤起抗日,但是台北的辜显荣家族(后来成为台湾五大家族之首)却为了家族商业利益,纠结台北亲日势力,接受日本的统治,而其余四大家族(基隆颜家、板桥林家、雾峰林家和高雄陈家)也相继与日本妥协,成为台湾的各个财阀。因此可以说,最早的“台独”势力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军国主义和台湾私人财阀共同统治台湾的产物。
二战结束后,台湾回归中国。国民党对台湾实行威权主义的大资产阶级专制统治,歧视台湾同胞。这无疑给刚回到祖国怀抱的台湾民众泼了一盆又一盆冷水。
紧接着中国内战爆发。国民党金融失控,导致经济崩溃。民众生活困顿,怨言尤甚。1947年,台湾爆发了台湾省人民反专制、反独裁、争民主的群众运动,即震惊两岸的“二二八事件”。虽然运动最后失败了,但是独立于国民党之外的“党外运动”却趁机得到发展。它极力鼓吹“台湾独立”,但当时并未得到台湾民众的支持,国民党也对“台独”势力强力抵制。
1979年“美丽岛事件”爆发,台湾社会从封闭走向开放,“民主化”进程快速推进。1986年民进党成立后,该党逐渐成为“台独”势力的大本营。与此同时,国民党当局长期推行“反共拒和”政策,人为地断绝两岸的各种交流交往;长期实行反共、反大陆的歪曲宣传,造成台湾同胞“恐共”、“拒共”心理,使部分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产生许多偏见和误解。他们在特殊历史遭遇下形成的复杂心态,也被“台独”分裂势力利用,成为歪曲、误导和宣扬“台独”主张的口实。
1988年李登辉主政后,采取了一系列实质的分裂步骤,在思想和文化领域抹杀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年轻一代的中国人意识和对祖国的认同,割断两岸同胞的思想和文化纽带;同时以“民主政治”为名纵容、扶植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极大地刺激了岛内“台独”势力的发展,使“台独”思潮在岛内泛滥。
同时还必须看到,“土独”的泛滥成灾离不开“洋独”的指使、力挺。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反华势力就策划并鼓动留美的廖文毅兄弟鼓吹“台湾托管”。1950年美国利用朝鲜战争爆发,制造“台湾地位未定论”,这就为“台独”思潮的滋生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成为“台独”活动的大本营。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又以《与台湾关系法》维持与台湾的“实质关系”,延续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状态。日本右翼势力也一直暗中协助支持“台独”在日活动。
众所周知,特朗普执政频打“台湾牌”,将台湾视为与中国战略博弈的重要筹码。一是大幅提升美方官员访台层级。二是加大加快对台军售的力度。三是取消美台官员交往的所有自我限制。经过这种无底线的一再破坏,中美关系处于全面冲突的边缘,双方在台海屡有擦枪走火的危险。
拜登政府上任后,多次重申《与台湾关系法》和“六项保证”,强调美国对台湾的承诺“坚若磐石”,也一再以实际行动展现坚定支持台湾的明确立场。美国强推“以台制华”的“新台独”,拉拢同盟国反华挺台,军事领域全面武装台湾。拜登嘴上一再申明:美国政府致力于奉行长期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希望台海地区保持和平稳定。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拜登政府确立“以台制华”作为美台关系的战略目标重点,怂恿、教唆民进党当局大搞“新台独”,同时为军事干预台海做实战准备。
由此可见,美国、日本反华势力支持“台独”、推行“一中一台”的分裂中国政策是“台独”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台独”思潮出现和“台独”势力产生、发展的幕后黑手是美、日等国际反华势力。
为此研究“台独”演变路径可以归纳为:日本占领台湾时期,“台独”的产生是为了全力配合日本进一步侵占台湾。台湾回归以后,“台独”势力在美国一手扶持下泛滥成灾。上世纪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美国大打“台湾牌”,其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阻碍、破坏中国的民族复兴与统一伟业,巩固美国的全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