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两岸连线共办京台社区发展论坛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评社北京9月24日电(助理记者 徐媛)9月22日,中秋节前夕,以“京台携手两岸情 同心共筑健康缘”为主题的2023京台社区发展论坛,在北京房山和台湾高雄以视频连线方式同步举行。论坛围绕两岸社区普惠型养老服务同题共答,相互促进,北京市海促会常务副会长、市台办主任霍光峰,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光明,中华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王仁宏、理事长陈堂立等出席论坛,两岸养老领域专家学者、养老照护机构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社区民众等近300人参与交流。

  开幕式上,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致欢迎辞。他指出,本届京台社区发展论坛在房山举办,恰逢其时、适逢其地。作为京郊养老示范区,房山区从探路到标杆,从先行到示范,打造了养老服务新格局,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房山经验”。霍光峰表示,近年以来,两岸基层交流逐步实现了从“一来一往”到“常来常往”,希望论坛坚持“同心筑梦 共促发展”的初心,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的主题,两岸基层交流思想、相互碰撞,携手同行、共创未来。希望两岸同胞透过论坛平台持续交友交心,互学互鉴,增进瞭解,凝聚共识。

  高雄市议员陈丽娜表示,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京台同胞携手共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安宁疗护、长期照护等两岸共同关心的话题,意义重大。社区养老作为两岸最有共鸣和最有互动的主题,伴随着京台基层交流的持续深耕不断焕发生机活力。虽然台湾的社区养老事业发展已经超过了20年,但仍然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陈丽娜提到,房山区和台湾做老年社区营造的一些构思是相似的,这是可以双方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之处。“在台湾高雄有10个日照中心,诚挚欢迎北京的朋友们来这里看看,交流彼此在长期照护方面的经验。”

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中评社 徐媛摄)

  房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光明在致辞中介绍了房山区发展规划以及养老服务建设情况。房山区是京保石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区域面积位居北京市第三。“十四五”期间,空间大、承载能力强是房山高质量发展最大的优势。房山区坚持高精尖方向强链条,全力打造新型储能及氢能产业集群、先进基础与关键战略材料产业集群、智慧医工服务产业集群、智能制造和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四大产业集群。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房山区坚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持续完善“三边四级”就近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全天时、全要素、高频率服务。

  本届论坛由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房山区养老行业协会、中华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台湾长期健康照顾产业发展协会主办。论坛期间,京台两地基层社区代表和养老领域专业人士还参访了向阳街道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和万科随园养老中心。

房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光明(中评社 徐媛摄)

高雄市议员陈丽娜(主办方供图)

论坛现场(中评社 徐媛摄)

两岸同胞表演舞蹈节目(中评社 徐媛摄)

两岸同胞表演舞蹈节目(中评社 徐媛摄)

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评社北京9月24日电(助理记者 徐媛)9月22日,中秋节前夕,以“京台携手两岸情 同心共筑健康缘”为主题的2023京台社区发展论坛,在北京房山和台湾高雄以视频连线方式同步举行。论坛围绕两岸社区普惠型养老服务同题共答,相互促进,北京市海促会常务副会长、市台办主任霍光峰,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光明,中华海峡两岸企业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王仁宏、理事长陈堂立等出席论坛,两岸养老领域专家学者、养老照护机构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社区民众等近300人参与交流。

  开幕式上,北京市台办主任霍光峰致欢迎辞。他指出,本届京台社区发展论坛在房山举办,恰逢其时、适逢其地。作为京郊养老示范区,房山区从探路到标杆,从先行到示范,打造了养老服务新格局,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房山经验”。霍光峰表示,近年以来,两岸基层交流逐步实现了从“一来一往”到“常来常往”,希望论坛坚持“同心筑梦 共促发展”的初心,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延续“扩大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的主题,两岸基层交流思想、相互碰撞,携手同行、共创未来。希望两岸同胞透过论坛平台持续交友交心,互学互鉴,增进瞭解,凝聚共识。

  高雄市议员陈丽娜表示,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京台同胞携手共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安宁疗护、长期照护等两岸共同关心的话题,意义重大。社区养老作为两岸最有共鸣和最有互动的主题,伴随着京台基层交流的持续深耕不断焕发生机活力。虽然台湾的社区养老事业发展已经超过了20年,但仍然有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陈丽娜提到,房山区和台湾做老年社区营造的一些构思是相似的,这是可以双方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之处。“在台湾高雄有10个日照中心,诚挚欢迎北京的朋友们来这里看看,交流彼此在长期照护方面的经验。”

新余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