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论:非绿整合难度何在?需要创意
中评社台北9月7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距离台湾明年1月大选只剩4个多月,民进党赖清德民调支持度遥遥领先,在野整合混沌未明。惟从中国国民党与台湾民众党释出讯息,双方并非完全没有交集,值得注意的是,民众党柯文哲的联合政府逻辑,未来的在野整合或未必局限正副之间,或也可能纳入“阁揆”位置,让非绿整合不至走入大家一起撞墙的死巷。
到目前为止,在野三位参选人支持度的排序,一般多是民众党柯文哲、国民党侯友宜、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日前直言,“不是没有在整合,但因大家都想当老大,即使提供民调资料给对方看,仍反覆无常。”郭台铭民调殿后,没什么整合话语权,现在主要卡在蓝白。国民党优势是家大业大,有14个执政县市,弱势是侯友宜民调一直没有冲起来。民众党的优势在柯文哲迄今在多数民调皆是在野第一名,弱势是党小资源少,组织战无法铺开。
最近传出已陆续有热心人士在蓝白之间穿针引线,进行斡旋,若能在9月17日被连署人申请截止前完成初步整合是最理想的状况,否则郭台铭向“中选会”登记后,就要展开连署了。但侯友宜9月14日至21日访问美国,在野整合能否在17日前露曙光,并不乐观。
可以看到,柯阵营大将黄珊珊日前喊出大家要谈,就应该是谈政府体制改革、各项重大政策,台湾的未来不只是“下架民进党”,而是如何“上架联合政府”。柯文哲近日也开始召开政策记者会,以他最擅长的医疗、健保政策挂帅,后面还有一系列牛肉。长期观察柯文哲,他会弃医从政,带有很强的理想性格,一定程度不随波逐流,也不轻易妥协,如果柯没能选正的,他会要像鸡肋一般的副手,只是备位做4年?成为吕秀莲口中的“深宫怨妇(男)”?
柯文哲曾提到,他若当选百分之百是联合政府,“行政院长”由“国会”最大党来推荐。这在台湾尚无前例,昔日民进党陈水扁执政时,即使是朝小野大,他也不愿把“组阁”权交出来,只是上任之初任用以个人身份参与扁政府的军系大老唐飞担任“行政院长”。如果2024蓝白选前就用联合政府的概念来做整合,这将是台湾选举史上首创,2024大选会不会走上这步?值得关注。
蓝白若要用联合政府为整合前提,就与一般认知的正副整合截然不同,这必须双方政策理念不能差太多,不然很容易翻脸,到目前为止,看起来蓝白重大政策没有太大差距,特别是最敏感的两岸关系,柯侯表述方式虽不同,并无太大落差。而且,退出大位竞争的一方,要在“立院”拥有一定席次,以稳定政权,国民党须礼让一些席次给民众党。否则按“宪法”,“立院”没有“阁揆”同意权,“行政院长”是随时可被“总统”炒鱿鱼的。
如果侯友宜和柯文哲能用联合政府方式整合,民调第三的郭台铭能否就是副手?这很难说。当然前提是侯友宜民调要冲到第一,才有可能让柯文哲吞得下去。反之,如果一直是柯第一,侯第二,整合难度就很高。国民党毕竟是大党,有14个县市,还有几十个“立委”席次,柯要以小吃大,政局也不会稳定。
中评社台北9月7日电(评论员 林淑玲)距离台湾明年1月大选只剩4个多月,民进党赖清德民调支持度遥遥领先,在野整合混沌未明。惟从中国国民党与台湾民众党释出讯息,双方并非完全没有交集,值得注意的是,民众党柯文哲的联合政府逻辑,未来的在野整合或未必局限正副之间,或也可能纳入“阁揆”位置,让非绿整合不至走入大家一起撞墙的死巷。
到目前为止,在野三位参选人支持度的排序,一般多是民众党柯文哲、国民党侯友宜、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日前直言,“不是没有在整合,但因大家都想当老大,即使提供民调资料给对方看,仍反覆无常。”郭台铭民调殿后,没什么整合话语权,现在主要卡在蓝白。国民党优势是家大业大,有14个执政县市,弱势是侯友宜民调一直没有冲起来。民众党的优势在柯文哲迄今在多数民调皆是在野第一名,弱势是党小资源少,组织战无法铺开。
最近传出已陆续有热心人士在蓝白之间穿针引线,进行斡旋,若能在9月17日被连署人申请截止前完成初步整合是最理想的状况,否则郭台铭向“中选会”登记后,就要展开连署了。但侯友宜9月14日至21日访问美国,在野整合能否在17日前露曙光,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