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金财:大陆融合政策对台形成结构性压力

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柳金财(中评社 李子宁摄)

  中评社福州8月7日电(记者 李子宁)8月2日,第五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柳金财在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柳金财表示,福建作为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及地缘便利,搭起两岸民间交流及合作的大平台,凸显大陆对台政策系立基于“台湾社会本位”及两岸民间社会连结思维。通过“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进行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创造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大交流、大对话、大发展之机遇。

  柳金财表示,大陆对台融合政策倡议“一代一线”(年青世代、基层一线),凸显政策系立基于“台湾社会本位”、“台湾人民中心”,从“寄希望于台湾当局”调整至“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给予台生台师台干台商在生活、就学、就业及创业“同等待遇”,藉此联结两岸社会及民众,培养亲善关系、“两岸一家亲”,提升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达成国家完全统一及中华民族复兴。

  柳金财指出,大陆推动两岸融合途径,具有“战略定力与自信”,从经济社会融合出发,打造文化认同及国族认同,再迈向国家统一。台湾面对大陆融合发展政策挑战,首当其冲便是金马离岛地区,各界人士提出有意义思考。例如倡议经济自贸区、金门永久非军事区、两岸和平发展实验区及两制金马方案、兴建金厦大桥、金厦生活一日圈及重启“小三通”,凸显金门作为两岸交流中介者重要性。   柳金财表示,民进党一旦持续执政,其两岸政策及路线必然是更加被动、反制,运用“国安五法”规范两岸交流及合作,试图产生“寒蝉效应”。当“磁吸效应”大于“寒蝉效应”时,其两岸论述话语权及路线主导权恐陷入“自我边缘化”困境。两岸融合金马是战略前沿,无论是兴建金厦大桥、建构金马和平实验区、非军事区或是两制金马方案,此皆可能为两岸跨境治理的核心,展现两岸公私协力合作伙办关系,这对民进党两岸政策产生极大制约力量。

  柳金财指出,若两岸公权力机关能与民间社会组织进行合作治理,当产生“新功能主义”的外溢效益时,无论是小三通、通水、金厦大桥兴建或“新四通”实施,皆将促进金门居民的中国认同、两岸和平发展。金门在经济上对厦门依赖,对中国人认同的逐渐形成有利。然而,大陆对台融合应考虑“双向融合”而非“单方融入”,两岸交流及合作应正常化,举凡陆生陆客陆配、台生台客台配就学观光婚姻问题,皆应顾及其权益、“复常”及解决交流衍生问题。   柳金财续指,尽管台湾两岸政策权责在“中央层级政府”,“地方层级政府”难有喙置余地,但金门地区议会、地方政府及社会团体倾向采取集体行动,发挥以“非绿地方”抗衡“绿中央”政策角色及作用。大陆建设福建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台湾将面临大陆强力之“融合渐统”及“融合和统”的拉力,这种“示范效应”及“磁吸效应”产生,随福建作为示范区完善发展而增长。对台而言,面临大陆融合政策“融合促统”、“融合渐统”结构性驱力,台湾应会感到“统一急迫感”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柳金财(中评社 李子宁摄)

  中评社福州8月7日电(记者 李子宁)8月2日,第五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在福建福州举行,台湾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柳金财在研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柳金财表示,福建作为融合发展示范区,具有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及地缘便利,搭起两岸民间交流及合作的大平台,凸显大陆对台政策系立基于“台湾社会本位”及两岸民间社会连结思维。通过“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进行基层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经济交流。创造两岸经济社会文化大交流、大对话、大发展之机遇。

  柳金财表示,大陆对台融合政策倡议“一代一线”(年青世代、基层一线),凸显政策系立基于“台湾社会本位”、“台湾人民中心”,从“寄希望于台湾当局”调整至“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给予台生台师台干台商在生活、就学、就业及创业“同等待遇”,藉此联结两岸社会及民众,培养亲善关系、“两岸一家亲”,提升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从而达成国家完全统一及中华民族复兴。

  柳金财指出,大陆推动两岸融合途径,具有“战略定力与自信”,从经济社会融合出发,打造文化认同及国族认同,再迈向国家统一。台湾面对大陆融合发展政策挑战,首当其冲便是金马离岛地区,各界人士提出有意义思考。例如倡议经济自贸区、金门永久非军事区、两岸和平发展实验区及两制金马方案、兴建金厦大桥、金厦生活一日圈及重启“小三通”,凸显金门作为两岸交流中介者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