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美国会“鸽派”的中国观亦趋硬

美国资深众议员拉森对华立场亦趋于强硬 中评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7月31日电(记者余东晖)在美国将中国当作“头号战略竞争对手”的大背景中,美国国会总体上扮演着对华“鹰派”的角色。即便是原先被认为是对华“鸽派”的议员,现在对华立场也趋于强硬,更多地从竞争角度看待美中关系。美国会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之一的资深众议员拉森(Rick Larsen)就是例证。

  拉森所代表的华盛顿州西雅图附近的选区是波音公司所在地,对华贸易对于其选区非常重要。从2005年与代表伊利诺伊州的众议员柯克共同创建美国国会“美中工作组”以来,拉森一直在国会倡导美中接触,尤其是促进美中两军交往和人文交流,一度被认为是美国国会对华“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然而在美国国会山上反华声浪越来越高的今天,这种“鸽派”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即便是拉森本人,其对华立场与十年前相比,也明显硬化。这从他自2019年起每两年发布一次的“美中白皮书”可以看得出来。

  此前拉森曾经把美国国会对华“鹰派”分为国安鹰派、经济鹰派和人权鹰派,并认为这三个鹰派在特朗普时期开始合流。现在拉森将美国国会议员的对华手法分为三个阵营:惩罚者、脱钩者和拯救者。所谓“拯救者”就是视对华接触为取得美国政策目标的必要手段,不必完全断绝美中关系。拉森应当自我归为此类。

拉森发布白皮书,阐释其对华政策立场和建议

  在上周五最新发布的2023年“美中白皮书”中,拉森根据过去两年形势的变化,更新了其中国政策观。没有改变的是,拉森依然坚持,美国不应将中国当作前苏联,不主张搞集团政治。他指出,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应该意识到,将与中国的竞争视为美苏竞争的重演,并没有反映出美国和中国的相互联系,而且过度简化了双边关系。此外,试图将世界划分为相互竞争的集团将疏远那些希望与美国接触的国家,排斥潜在的合作伙伴。

  拉森称,中国推进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的战略和剧本是全面的、全社会的,中国人玩的是长远的游戏。美国所面临的来自中国的挑战与以前不同,中国并没有输出政治制度,中国的经济力量及其与世界的融合程度,也使得中国与前苏联不同。

  变硬的是,拉森强调要承认美中竞争和潜在冲突的现实,并且宣称美国在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要更多地采取主动进攻的姿态,逼中国做出反应。同时又主张继续开展人文交往,保持美国社会开放,与中国竞争人才。

  拉森承认,在与中国打交道时,拜登政府在涉及美国利益的根本问题上在美国国会几乎没有回旋余地。美国必须制定、完善和实施自己的综合战略和剧本以捍卫自身的利益和价值观,过份依赖军事来与中国竞争的战略不会成功。

  为此,拉森提出了对华政策的四个支柱: 一,认识到现有的冲突和竞争领域;二,扩大剧本,包含对华竞争的进攻和防御措施;三,确定符合两国利益的合作领域;四,把自家房子收拾好。

  拉森指出,如果美国战略的目标是放慢中国的增长或改变中国的政府体制,它注定要失败。美国与中国的脱钩也会使美国与世界经济隔绝,从而威胁到美国的繁荣。相反,美国需要整顿自己的内部秩序,投资于全球竞争力,并与世界接触。

  在国家安全方面,他认为,扩大剧本意味着建立伙伴关系并投资于迫使中国对美国做出反应的能力。因此拉森主张的政策手法同样是加强美国的威慑力。在国安方面,把自己的房子收拾好意味着美国自身的能力建设、现代化和供应链多样化。他尤其主张美国应当提升战略能力,投资于核指挥、控制和通信现代化;将《核态势评估》和《导弹防御评估》整合为更全面的《战略稳定评估》。

  与“鹰派”一味强调在国家安全方面与中国针锋相对不同的是,拉森承认,即便在国家安全方面,两国也有利益一致的地方。比如两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发生冲突,两国都希望避免可能导致战争的误判。他认为,两国都不应该急于进入一场代价高昂、破坏稳定的军备竞赛。

  与以往一样,拉森主张,为减少误判的风险,两军高层应当维持危机沟通渠道;探讨双边或三边军控对话。然而他并未提出恢复两军高层沟通的具体路径,也没提出如何让中方愿意在核力量尚不对称的情况下,加入“军控对话”。

  在最关键、最敏感的台湾问题上,拉森向美国国会和行政当局提出的建议是:

  “重申美国对台政策,包括以三个联合公报、‘台湾关系法’以及‘六项保证’为指导的‘一个中国’政策,保持‘战略模糊性’;采取措施继续阻止中国改变台湾现状,既要确保可靠的常规军事威慑,又要通过高层政治保证,即如果中国(大陆)不改变现状,美国将不会寻求有意义的改变;支持美台之间的高层会谈;根据‘台湾关系法’,继续支持军售、训练和其他增强台湾自卫能力的措施;针对解放军目前和潜在的针对台湾的灰色地带战术,制定应对方案;让台湾人民的声音成为政策讨论的中心。”

  拉森说,台湾不是大国针锋相对游戏中的奖品,任何冲突都将对台湾人民的生活、自由和繁荣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看得出来,拉森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立场基本属于美国建制派的观点,并没有什么新意,反而是结合了近年来美方在对台政策上的演进,比如添加“六项保证”为“美国的一中政策”的基础;支持美台高层交往;支持对台军售,增强台湾自卫能力等。这些演进被中方认为是美国掏空一中政策的实际步骤。照此办理,无助于中美管控日趋危险的台湾问题。

  曾经的对华“鸽派”尚且如此,正在国会山活跃的对华“鹰派”有多强硬就可想而知了。

美国资深众议员拉森对华立场亦趋于强硬 中评资料相

  中评社华盛顿7月31日电(记者余东晖)在美国将中国当作“头号战略竞争对手”的大背景中,美国国会总体上扮演着对华“鹰派”的角色。即便是原先被认为是对华“鸽派”的议员,现在对华立场也趋于强硬,更多地从竞争角度看待美中关系。美国会美中工作小组共同主席之一的资深众议员拉森(Rick Larsen)就是例证。

  拉森所代表的华盛顿州西雅图附近的选区是波音公司所在地,对华贸易对于其选区非常重要。从2005年与代表伊利诺伊州的众议员柯克共同创建美国国会“美中工作组”以来,拉森一直在国会倡导美中接触,尤其是促进美中两军交往和人文交流,一度被认为是美国国会对华“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然而在美国国会山上反华声浪越来越高的今天,这种“鸽派”基本上已经销声匿迹。即便是拉森本人,其对华立场与十年前相比,也明显硬化。这从他自2019年起每两年发布一次的“美中白皮书”可以看得出来。

  此前拉森曾经把美国国会对华“鹰派”分为国安鹰派、经济鹰派和人权鹰派,并认为这三个鹰派在特朗普时期开始合流。现在拉森将美国国会议员的对华手法分为三个阵营:惩罚者、脱钩者和拯救者。所谓“拯救者”就是视对华接触为取得美国政策目标的必要手段,不必完全断绝美中关系。拉森应当自我归为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