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编译:印度任G20主席国的机遇与挑战

  中评社香港1月30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印度今年成为20国集团的主席国,印度尼赫鲁大学学者Omair Anas于1月4日在土耳其《每日晨报》官网上发文,肯定了印度奉行的中立政策,认为这将获得广大非西方国家的信任,他鼓励印度更多地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为他们发声,建立更加平衡的世界秩序。以下是原文编译:

  随着印度担任20国集团主席国,国际政治话语和全球议程将出现许多新的叙述,包括非传统安全话题,当然还有非西方的主张。

  印度在世界舞台上的稳步崛起来得正是时候,许多世界大国、中等强国和小国都乐观其成,以期建立一个更加平衡的世界秩序。在经济上,印度向他们承诺一个广阔而苛刻的市场;向较小的国家提供更多非规定性贸易关系和投资;具有有限的单边军事和战略野心,与西方和非西方集团都相处融洽。

  印度作为一个后殖民政治实体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案例,由于其高度多样化、复杂、充满竞争和争论不休的国内政治格局,殖民列强从未期望过印度作为一个统一、民主、自由的民族国家而存在。大英帝国殖民俱乐部中的许多人一直怀疑,一旦脱离殖民统治,印度能否生存下去。著名的土耳其作家和革命家哈莉黛·埃迪布·阿迪瓦尔(Halide Edip Adivar)在她于1935年出版的印度回忆录中指出,在她与印度的反殖民领导人相处期间,她在伦敦和新德里遇到的大多数英国作家都对印度的未来持怀疑态度,因为印度复杂的种族、宗教、语言和阶级的多样性。

  她的书《印度内部》主要可以看作是一位西化的土耳其革命者的经历,这位革命者也在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领导下为土耳其的独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   如今,印度已经从饱受怀疑的崩溃论中变成了经济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人口世界第二,成功地使数百万人摆脱了赤贫,并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受过信息技术培训的劳动力中心,现在渴望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经济强国,安全与稳定之源,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印度的G20外交将成为展示印度全球野心的舞台,也是其在西方-俄罗斯-中国竞争时期的角色和价值观的主张。期待已久的联合国改革、网络安全国际合作、非传统安全问题、发展中国家对中国债务的日益依赖、恐怖主义、社会和谐、南北互联互通、海上安全与互联互通、气候变化、区域合作以及与以往的G20峰会相比,上述问题将更加突出。在过去几十年,尤其是最近几年,印度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的声音要大得多,尽管这些问题仍然以西方为中心。

  与俄罗斯的关系

  印度外交部长贾伊·尚卡尔最近对欧洲中心主义提出严厉批评,要求欧洲“摆脱认为自己的问题是世界的问题,但世界的问题不是欧洲的问题的心态”。这番言论是在西方对印度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其在俄乌冲突问题上采取更倾向于西方的立场的背景下发表的。尽管印度重申支持乌克兰的领土完整,但坚持认为俄罗斯和西方都需要进行有意义的对话以解决危机。

  在另一份声明中,印度总理莫迪告诉俄罗斯总统普京,现在不是战争时代。虽然这些声明不一定能说服或满足西方的期望,但印度不愿加入任何一方,使亚洲和非洲其他几个国家能够保持中立或不结盟,以至于连巴基斯坦政客都公开表示为什么他们的国家不能拥有像印度一样的独立外交政策。

  也就是说,印度的G20主席国任期将在许多问题上受到考验。事实证明,印度外交官是强硬的谈判者,因为他们在气候变化对话和世界贸易组织对话中不断推进本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模式。过去几十年印度外交的主要成就之一是推出了由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体主导的替代金融机构,例如金砖国家银行,尽管其金融能力有限,却以更好的条款提供发展贷款,帮助发展中国家和贫穷国家实现增长。   布雷顿森林体系机构也一直在就这些国家的内部政策问题提供一定条件的贷款。与此同时,印度在所有国际论坛上都成功地帮助了多边主义。印度很清楚,它作为一个全球大国的崛起和被接受并不取决于西方大国的认可,而是取决于它自身的经济表现以及与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以发展为中心的关系。

  如果印度要利用其巨大的外交影响力,着力解决粮食和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疫情后医疗保健重建、向可持续和绿色能源过渡以及安全和稳定等问题,世界秩序可能会避免回归到两极霸权。毕竟,印度的领导作用提供了中国和俄罗斯错过的机会和希望。印度与俄罗斯和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以支持世界体系中的多边主义和多元化是一个好兆头,但俄罗斯和中国从印度持续的不结盟外交政策中获益更多。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使印度在面对西方和小国时处于不稳定的境地。尽管俄印关系良好,但俄罗斯未能赢得印度对其在乌克兰军事行动的信心。

  印度与中国关系

  印中关系的跌宕是两国日益增长的不信任的根源之一。印度需要证明它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哲学,以及对全球和平与和谐的不同愿景,这使其成为不同于俄罗斯和中国的榜样。可以看出,印度与非洲和亚洲国家的贸易关系走的是一条不同的道路。印度已将信贷额度扩大到全球多个国家,以减轻对西方金融体系的依赖。

  与此同时,印度外交政策将把发展和经济合作放在首位。在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之际,印度的新经济举措可能成为重振南北合作和互联互通的新机遇。印度还通过在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的积极合作寻求多边主义。

  由于印度仍在寻求更大程度的多边主义,金砖国家和上海合作组织以外的国家,如土耳其、印度尼西亚、伊朗、孟加拉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沙特阿拉伯,将对印度的发展外交更加重要。印度担任20国集团主席国将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反思印度在全球政治中发挥先进作用的意愿和准备。   中评社香港1月30日电(记者 乐国平编译)印度今年成为20国集团的主席国,印度尼赫鲁大学学者Omair Anas于1月4日在土耳其《每日晨报》官网上发文,肯定了印度奉行的中立政策,认为这将获得广大非西方国家的信任,他鼓励印度更多地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为他们发声,建立更加平衡的世界秩序。以下是原文编译:

  随着印度担任20国集团主席国,国际政治话语和全球议程将出现许多新的叙述,包括非传统安全话题,当然还有非西方的主张。

  印度在世界舞台上的稳步崛起来得正是时候,许多世界大国、中等强国和小国都乐观其成,以期建立一个更加平衡的世界秩序。在经济上,印度向他们承诺一个广阔而苛刻的市场;向较小的国家提供更多非规定性贸易关系和投资;具有有限的单边军事和战略野心,与西方和非西方集团都相处融洽。

  印度作为一个后殖民政治实体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案例,由于其高度多样化、复杂、充满竞争和争论不休的国内政治格局,殖民列强从未期望过印度作为一个统一、民主、自由的民族国家而存在。大英帝国殖民俱乐部中的许多人一直怀疑,一旦脱离殖民统治,印度能否生存下去。著名的土耳其作家和革命家哈莉黛·埃迪布·阿迪瓦尔(Halide Edip Adivar)在她于1935年出版的印度回忆录中指出,在她与印度的反殖民领导人相处期间,她在伦敦和新德里遇到的大多数英国作家都对印度的未来持怀疑态度,因为印度复杂的种族、宗教、语言和阶级的多样性。

  她的书《印度内部》主要可以看作是一位西化的土耳其革命者的经历,这位革命者也在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领导下为土耳其的独立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