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给课堂装上“智慧引擎”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同学们,今天我们做随堂练习,接下来请大家在点阵纸上写出主观题的答案……”日前,在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校七年级(1)班的数学课上,教室前方的电子大屏上,远端的主讲教师正通过高清直播进行授课。

  主讲老师布置作业的话音刚落,学生们便开始在纸上作答,现场辅助教师则手持平板电脑在学生间巡视指导。

  学生们提交答案后,不到一分钟,电子大屏上就显示出作业统计数据:完成率100%,正确率87%,错误率13%。紧接着,主讲老师随机调出一份有误的答案进行讲评,让学生很快明白错答的原因。

  如今,这样的“双师课堂”在重庆高新区的中小学已成为常态。这背后是重庆高新区对教育变革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大力实施“新智慧教育”,创新构建从学生到课程数字教育变革体系。“双师课堂”正是在这个架构下打造的一个智慧课堂场景。

  “去年开始,我们引进‘点阵笔’智慧教育系统,如今在初中一、二年级进行试点。学生在印有点阵的纸张上书写,书写时笔尖附近的摄像头会识别纸张上的点阵码进行定位,并实时记录书写痕迹。这些数据会被收集分析,不仅能快速统计作业完成率和正确率,还能为教师瞭解学生学习情况提供详细依据,让教学更具针对性。配合‘双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明显。”重庆科学城含谷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国雄说。

  在重庆大学城人民小学的课堂上,数字教育变革也已悄然发生。老师通过智慧黑板,将抽象难懂的几何图形通过切割变形、移动重组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学生们还可以自己动手,将所画的平面图形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得到对应的立体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