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深度:黄清贤谈两岸关系危与机
中评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张爽)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黄清贤近日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两岸关系现在是变局里有机遇,也有风险。我们要做的是把握机遇、管控风险。
黄清贤对中评社说,今年开春以来,两岸交流很畅旺,但台海的外部环境仍然非常严峻:一方面,民进党到现在还是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接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律定位。这使得两岸之间政治上的阻碍没有打通,加上中美之间的博弈、从竞争到对抗,情势越来越不乐观。
黄清贤认为,两岸关系尽管很复杂,不过危机也不见得不可控。因为不论是台湾民众,或者是国民党、民进党,甚至于美国,其实也都不希望两岸之间产生非和平的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两岸应该把握两岸交流的契机,其次在不希望两岸产生冲突的情况下,虽然台海的危机是“灰犀牛”,但要尽量管控擦枪走火等“黑天鹅”事件。
黄清贤对中评社表示,美国的一些政客一直希望通过炒作“台湾牌”来获得政治上的利益,可是这样的做法是危险的,美国也承担不起后果。美国做的多次兵推都显示,一旦台海发生战事,美国就会陷入骑虎难下的窘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很多美国政客都声称要在军事、外交上给予台湾更多的支持,可是实际操作的行政部门对于这些问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在悲观中可以感受到一些乐观,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忽略美国可能在这个议题上出现擦枪走火的可能性。
国民党决定用征召方式产生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对于国民党候选人在两岸路线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黄清贤对中评社说,国民党的候选人应该勇于跟台湾社会说清楚,“九二共识”是符合两岸现在的法理现状,又能够维护两岸政治稳定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民众才知道选择了国民党,不但可以避开战争的风险,而且可以让台湾有更大发展的空间,国民党才可能真正有机会下架民进党、才可能有机会实现政党轮替,为台湾人民争取最大的权益。
黄清贤表示,赖清德为了争取选票,调整他表面上的法理“台独”的说法是必然的。但不论赖清德提到的“和平保台”、“民主和专制之争”,或者现在可能会提出的“反共不反中”的说法,逻辑还是两岸是不同的国家,基础还是“务实台独”的基础,因此假设戴清德真的当选,两岸会爆发战争的几率绝对比国民党的候选人当选来得高。
本次大选中,“蓝白合”的话题备受关注。黄清贤认为,“蓝白合”是不少台湾民众的期待,他们期望如果蓝白能够合、非绿大联盟能够成型,台湾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就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改善的渠道。蓝白合作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政治权力的分配;第二,两党有着各式各样不同的理念,如何达成一致。这是“蓝白合”乃至于“非绿大联盟”能否成型的两个重要因素。
大陆商务部4月12日公告,就台湾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黄清贤认为,之前两岸贸易基于两岸是一家人,所以在相对公平性上,大陆是给台湾让利的。可是在让利的过程中,大陆不见得得到了台湾官方的善意回应,民进党当局甚至让全世界的苹果都可以进口台湾,唯独大陆不行。这一做法不但扭曲了比较利益的法则,对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不是好的做法,所以大陆现在希望调整两岸贸易,维护应有的市场机制和公平性。
黄清贤,南开大学台湾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中国政府联合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台办南开大学两岸关系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华两岸新时代交流协会理事长,曾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特别顾问兼大陆事务部主任、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基会)董事、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民党智库)董事。
以下是访问全文:
降低两岸风险的关键在于管控“黑天鹅”事件
中评社:今年以来两岸交流有回暖的迹象,但两岸关系整体依然复杂严峻,您怎么评价今年以来两岸关系的状况?您是否对两岸关系的前景感到乐观?
黄清贤:两岸关系现在是变局里有机遇,也有风险,机遇和风险并存。我们要做的是把握机遇、管控风险。今年开春以来,因为疫情的舒缓,两岸交流很畅旺,国民党的前主席、副主席等政治人物纷纷到大陆来,商业团体、经贸团体、社会文化团体、基层团体也络绎不绝到大陆来,似乎又恢复到了2008年以来的大开放、大交流、大发展的状态。
在机遇之下,我们也知道台海局势的复杂性在于整个外部环境非常严峻。环境的严峻性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民进党到现在还是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接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律定位。这使得两岸之间政治上的阻碍没有打通,加上中美之间的博弈、从竞争到对抗,情势越来越不乐观,“倚美谋独”或者“以台制华”的挑衅也都不断加强,所以两岸之间虽然有这么多交流,但整个外部环境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两岸关系是很复杂的,不过也不见得不乐观。因为不论是台湾民众,或者是国民党、民进党,甚至于美国,都不希望两岸之间产生非和平的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我们应该把握两岸交流的契机,其次在不希望两岸产生冲突的情况下,虽然台海的危机是“灰犀牛”,但我们要尽量管控擦枪走火等“黑天鹅”事件。也就是在把握交流机会的时候,两岸要尽量能够相互瞭解,一起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两岸关系的风险还是可控的。
中评社:近期特朗普政府的高官蓬佩奥、博尔顿等人频频访问台湾,美国也加大了对台军售的力度,您认为美国的一系列做法对当前的台海局势有哪些影响?
黄清贤:我们对台海局势感到悲观的原因,就是中美关系的结构性问题。美国的一些政客一直希望通过炒作“台湾牌”来获得政治上的利益,所以共和党的鹰派等一些比较极端的政客,乃至于国会议员,都想通过台湾议题让自己争取到更多选民的支持,可是这样的做法是危险的,美国也承担不起后果。美国做的多次兵推都显示,一旦台海发生战事,美国就会陷入骑虎难下的窘境。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很多美国政客都声称要在军事、外交上给予台湾更多的支持,可是实际操作的行政部门对于这些问题是有所顾忌的,包括蔡英文访美也没有见到行政部门的重要官员,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在悲观中可以感受到一些乐观,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忽略美国可能在这个议题上出现擦枪走火的可能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要认识到,一旦台海发生战事,受到最大的危险、最大的伤害还是两岸的人民。台湾大部分民众还是不愿意看到民进党当局过于接近美国,甚至被美国利用。两岸各领域在两岸关系上应该更加着力,大家一起来维护两岸之间的和平。
黄清贤:两岸关系是国民党原来的强项。让两岸不发生战争是国民党的主观意愿和客观能力之所在,可是要想让两岸和平发展,国民党的两岸政策就不能迷失。这种迷失包括国民党认为既然自己在两岸政策上是占优势的,就不去谈它;或者跟着民进党的路线走,认为自己在两岸政策上如果跟民进党趋近,就不失分,还可以在民进党治理无能上得分。但这个逻辑是矛盾的,因为现在台湾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两岸的环境稳定,台湾能够借大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机遇为自己争取更多空间,所以国民党的候选人应该勇于跟台湾社会说清楚,“九二共识”是符合两岸现在的法理现状,又能够维护两岸政治稳定的基础。
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民众才知道选择了国民党,不但可以避开战争的风险,而且可以让台湾有更大发展的空间,国民党才可能真正有机会下架民进党、才可能有机会实现政党轮替,为台湾人民争取最大的权益。
若赖清德当选两岸爆发战争几率更高
中评社:赖清德将代表民进党参加2024年大选,他表示要走蔡英文的两岸路线,但他曾经自称是“务实‘台独’工作者”,外界普遍认为赖清德的两岸论述比较容易引发两岸冲突,您认为赖清德在大选中有可能调整他的两岸论述吗?如果他当选,两岸战争的可能性是否会进一步上升?
黄清贤:赖清德为了争取选票,调整他表面上的法理“台独”的说法是必然的,基于几个原因:第一,台湾民众不希望两岸发生战争,所以台湾民众就不希望法理“台独”真正被实现。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赖清德为了争取最多选票,一定会避开这个说法。
第三,美国虽然现在打“台湾牌”越来越凶,但美国也绝对不希望两岸之间真的产生冲突,因此美国也会仔细观察赖清德是不是会造成台海之间的动荡。赖清德在这个议题上也会用一些语言尽量淡化“法理台独”,甚至不提“法理台独”。
可是我们也不能够认为这样就没有“台独”的风险,因为不论赖清德提到的“和平保台”、“民主和专制之争”,或者现在可能会提出的“反共不反中”的说法,逻辑还是两岸是不同的国家,基础还是“务实台独”的基础,因此假设赖清德真的当选,两岸会爆发战争的几率绝对比国民党的候选人当选来得高。
我们也可以看到民进党现在一直跟着美国去武装台湾,还是因为民进党对于两岸和平的不自信。民进党也认为如果继续维持“台独党纲”的路线,两岸的情势会越来越不乐观,如果真如美国政客所说,“让台湾成为一个火药库”,对台湾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灾难。因此,我们希望一来民进党本身还是要回归两岸曾经有的和平的互动模式,二来台湾人民也必须对于赖清德的两岸关系路线给予民进党一个正确的民意反应。
“蓝白合”能否成型关键在于两个要素
中评社:2024年台湾大选中,蓝白整合的话题备受关注。民众党主席柯文哲5月8日上午正式到民众党中央登记2024第16任“总统”大选党内初选,这是否意味着“蓝白合”已经破局?您怎么看柯文哲参选的前景?
国民党现在还没有真正推出自己的候选人,还无法谈“蓝白合”的议题。柯文哲在党内登记参选总统是一个必然的动作,第一,他如果不去登记的话,在“蓝白合”上,民众党就没有更多筹码可以协商分配总统与国会席次。第二,柯文哲也必须透过参选登记表达他要带领民众党在国会席次上有所增加的意愿。所以回头来看,当国民党推出候选人之后,而且这个候选人能够调和摆平党内不同的声音,“蓝白合”的议题才有可能真正的开始讨论。所以在现在这个时间点来谈“蓝白合”,可能性都还是存在的。
中评社:有民调显示,只有“蓝白合”才能赢赖清德,即只有中国国民党新北市长侯友宜、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两人搭档的“侯柯配”,才能以支持度46.6%赢过赖清德的40.7%。您认为如果“蓝白合”要想成局,关键点是什么?您看好“非绿大联盟”未来的前景吗?
黄清贤:“蓝白合”是不少台湾民众的期待,这样的期待可能来自于民进党这几年治理台湾下来,不见得让每一个人生活都变得更好。疫情几年,虽然全世界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变大,半导体产业一枝独秀,但台湾半导体产业的从业人员人数非常少,台湾社会贫富不均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再加上民进党处理疫情、民生,比如疫苗、鸡蛋、农产品的问题,都处理得不是很好。所以民众希望透过政党轮替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在两岸关系上,民进党执政让两岸关系的风险越来越大,这也都是民众所担心的。所以非绿的政治人物这次都希望争取上台的机会,如果蓝白能够合、非绿大联盟能够成型,现在所面临的困境就能够找到另外一个可以改善的渠道。
如果非绿大联盟要想成型,可能还有两个现实问题:第一,“总统”候选人怎么搭配;第二,更重要的是,国会席次怎么合作。所谓的合作,就是在提名的时候,怎样让非绿阵营各方愿意且可以有合作的空间,这是“蓝白合”乃至于非绿大联盟能够成型的原因。外界都希望国民党与民众党一起合作下架民进党,但合作涉及到两个问题:第一,政治权力的分配;第二,两党有着各式各样不同的理念,包括两岸、政治、经济议题,如何在这些议题上达成一致。这是“蓝白合”乃至于“非绿大联盟”能否成型的两个重要因素。
中评社:大陆商务部4月12日公告,就台湾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不少台商忧虑这意味着大陆片面让利的时代要结束了。您认为大陆为何在此时出台这一举措?您怎么看两岸经贸关系的前景?
黄清贤:大陆进行贸易壁垒调查的主要因素在于希望两岸贸易回归公平性和市场机制。
之前两岸贸易基于两岸是一家人,所以在相对公平性上,大陆是优惠台湾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让利。可是在让利的过程中,大陆不见得得到了台湾官方的善意回应,民进党当局甚至让全世界的苹果都可以进口台湾,唯独大陆不行。这一做法不但扭曲了比较利益的法则,对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不是好的做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大陆现在希望调整两岸贸易,维护应有的市场机制和公平性。从比较优势的法则来看,大陆在某些方面、某些产业、某些产品上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台湾则处于劣势,因此贸易壁垒调查可能造成的影响就是台湾处于劣势的产业和产品会面临冲击,而面临冲击的产业,基本上不是现在台湾还占有优势的高科技产业,反倒是一般普罗大众就业所涉及的传统产业。
因此,贸易壁垒的调查对于台湾的传统产业来说其实是不利的,在这样的不利情况之下,台湾就要去想一想,怎样在两岸合作的过程中,能够让自己现在相对不利的传统产业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就要回到两岸关系的定位,如果两岸是一家人,一家人可以互相帮助,中国人可以帮中国人,还可以一起携手合作改善现在面临的困境,否则如果两岸分属两个国家,不要说会带来台海之间的冲突,首当其冲的就是台湾经济发展、台湾人的生活品质就会下降。譬如台湾进口美国含莱克多巴胺的猪肉,也向美国购买了很多到现在都没有办法交货的军备,还让台积电迁移到美国设厂,可是台湾直到现在还没有办法跟美国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到现在都还只能空谈台美贸易倡议,这就明白地告诉我们,唯有自己的家人中国大陆才有可能在经贸上帮助台湾,才有可能在两岸互利的基础上一起创造两岸人民的利益。
黄清贤:两岸交流绝对是正面的,因为唯有交流才能够增进瞭解,唯有交流才能降低敌意。唯有交流,两岸的和平稳定才能继续维持。可是除了数量上的恢复之外,其实两岸交流也必须有一些品质提升,除了两岸经贸能够恢复,经济上的利益能够维持甚至增加之外,更多的是对于彼此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方式的瞭解,包括大陆的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我们都希望在交流中能够让更多的台湾民众知道,大陆能够发展到现在,绝对还是有制度优势的,两岸可以互相借鉴、互相合作。
从交流可以增加瞭解的角度来说,民进党也不应该继续阻止两岸交流,包括陆客赴台。因为我们可以看到,五一假期香港就接待了很多大陆的游客,也让香港的经济有相当程度的恢复。除了经济利益之外,两岸如果能够恢复更多的双向交流,平时紧张的气氛可以降低,在相互沟通之后,慢慢凝聚双方对于和平发展的共识,台海地区紧张的形势绝对会有所缓解。
中评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张爽)南开大学台湾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教授黄清贤近日接受中评社专访时表示,两岸关系现在是变局里有机遇,也有风险。我们要做的是把握机遇、管控风险。
黄清贤对中评社说,今年开春以来,两岸交流很畅旺,但台海的外部环境仍然非常严峻:一方面,民进党到现在还是不承认“九二共识”,不接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法律定位。这使得两岸之间政治上的阻碍没有打通,加上中美之间的博弈、从竞争到对抗,情势越来越不乐观。
黄清贤认为,两岸关系尽管很复杂,不过危机也不见得不可控。因为不论是台湾民众,或者是国民党、民进党,甚至于美国,其实也都不希望两岸之间产生非和平的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两岸应该把握两岸交流的契机,其次在不希望两岸产生冲突的情况下,虽然台海的危机是“灰犀牛”,但要尽量管控擦枪走火等“黑天鹅”事件。
黄清贤对中评社表示,美国的一些政客一直希望通过炒作“台湾牌”来获得政治上的利益,可是这样的做法是危险的,美国也承担不起后果。美国做的多次兵推都显示,一旦台海发生战事,美国就会陷入骑虎难下的窘境。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很多美国政客都声称要在军事、外交上给予台湾更多的支持,可是实际操作的行政部门对于这些问题是有所顾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在悲观中可以感受到一些乐观,但是也不能因此就忽略美国可能在这个议题上出现擦枪走火的可能性。
国民党决定用征召方式产生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对于国民党候选人在两岸路线上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黄清贤对中评社说,国民党的候选人应该勇于跟台湾社会说清楚,“九二共识”是符合两岸现在的法理现状,又能够维护两岸政治稳定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台湾民众才知道选择了国民党,不但可以避开战争的风险,而且可以让台湾有更大发展的空间,国民党才可能真正有机会下架民进党、才可能有机会实现政党轮替,为台湾人民争取最大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