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现场:台青聚合厦门畅谈在大陆发展故事

台湾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华灿工场董事长、四川葳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伟国(中评社 林艶摄)

  中评社厦门6月17日电(记者林艳)第二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昨天上午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学者、青年社团负责人及青年代表近450人。台湾青年与大陆的故事经历是媒体记者们特别关注的焦点,今次青年论坛上也特别安排了这个环节。6位台湾青年在主旨论坛环节特别分享了各自在大陆创业发展的经历故事,12位希望在大陆创业发展的台湾青年则纷纷表达了各自的想法。

  台湾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华灿工场董事长、四川葳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伟国是一位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在大陆大展身手的创业台青。他分享道,第一次到大陆是2008年,母亲带着他和弟弟来到大陆找父亲一起过春节,从此和大陆结下不解之缘。之所以2016年下定决心来大陆发展,则是因为在台湾工作五年看到了天花板,可以看到五年甚至十年后自己的样子。但在大陆没有天花板,比如在大陆做生意各省市到处跑再平常不过,而在台湾做生意就没有办法到台湾以外的地方,因此他决定留在大陆扎根并选择加入华灿工厂。他用四个字来形容这几年在大陆的发展,即“光宗耀祖”。

  李伟国现场分享了这些年在大陆创业发展的体验与感受,主要有两点:一是要跟着国家政策走,这样才能下好棋、守好棋。以华灿工厂为例,我们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抢抓西部发展机遇,又借了粤港澳大湾区东风,华灿工厂陆续在成都珠海落地,目前已经有超过千家企业进驻,其中台企业有95家。去年,在昆山也成立了华灿设计中心,呼应了京津冀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布局。二是两岸青年互建融入合作,才能携手共创双赢。他说,台湾青年做事细致不浮躁,但相对大陆青年保守,在大陆必须要有更大的格局观,两岸融合是台湾青年再入发展的成功要素,因为有台湾基因又有大陆基因,才能有1+1>2的一个效益。大陆14亿人口摆在这里,认准了就要扎根融入这边的生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成家立业,对未来肯定有非常棒的帮助。去年,他新成立的品牌公司葳乐科技,将台湾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经验,结合大陆当地的产业,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携手举办多场丰富多元的家庭活动。

拎咖啡品牌主理人郭屹凡(中评社 林艶摄)

  台青郭屹凡是拎咖啡品牌主理人,他穿着一身专业的咖啡工服上台分享。郭屹凡来大陆发展已经有七年,他在台湾本来是从事咖啡行业,但台湾咖啡文化发展比较早、市场也比较成熟,因此很容易碰到瓶颈。所以,他决定要到更广阔的的地方闯一闯。这七年,他亲眼见证了大陆翻天覆地的变化。福州咖啡店本来刚开始寥寥无几,但现在咖啡行业飞速成长,咖啡从小资文艺的文化走入到了日常生活,也让他看到了创业的曙光。他说,大陆交通非常发达,他经常坐高铁去参加各地大大小小不同的咖啡展,与世界各地不同的咖啡师做交流,品鉴各种不同精品的咖啡豆,也因此结交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好伙伴,拥有了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小伙伴。当然,他也坦言创业并非一帆风顺,也是非常有压力的,比如疫情三年咖啡事业就受到一定影响,好在大家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渡过了难关。特别是习总书记去年给台青的回信,里面的话语令其深受感动,让他觉得台湾青年在大陆被包容,像回到家一样的感觉。

  郭屹凡说,因为疫情解封,一切都在复苏,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在今年很多利好政策下,他在海峡东兴双创园成立了咖啡豆烘焙工厂,规模有600多平方,目前除了给福州二十几家咖啡店东营咖啡豆以外,在全国也有非常稳定的客户。昨天,他带来了自己最新研发的新品国潮风咖啡来与现场与会者们分享。他来福建后发现,福建的茶文化非常浓厚,于是他决定把咖啡与茶做一个融合,这样可以喝到武夷山大红袍、台湾乌龙茶、福州茉莉花茶等口味的咖啡。他的最终目标是希望把咖啡打造成福州的文化名片,他也希望把自己的咖啡经验传承给愿意从事咖啡行业的朋友。

  在“以己为桥联通两岸”篇章,台湾自媒体作家郭雪筠分享了“北漂”十年的台北女孩看大陆的角度。郭雪筠是2012年从台湾来到北大读书,毕业后曾在上海做过外企,在北京做过销售。2015年,她开始进入媒体工作,见证了大陆自媒体产业的快速蓬勃发展,也改变了大家的消费习惯。她分享了社交平台对两岸交流的影响,过去台湾人瞭解大陆主要通过电视或是纸媒,现在很多台湾年轻人则通过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来瞭解大陆,甚至比如会问到大陆旅行、毕业到大陆工作等有关问题,一些台湾朋友来到大陆第一天就在小红书或是抖音上记录。所以,对于现在的00后台湾小朋友,不论是到大陆读书还是实习,亦或是过来看看,都比他们那一代要日常的多。她曾采访过两位台青,其中一位叫毛志远,他们三兄弟都在大陆读书,他们谈到一个现象,就是在高中毕业填写志愿时很多人都会先填个大陆的学校,然后再来决定看看是否要到大陆。

  郭雪筠说,据她观察来看,台湾的网络舆情上除了少数特例之外,台湾年轻人对大陆同龄朋友是没有恶意的。因为他们比我这一代更早去接触到大陆网友,至少能对等交流,看到彼此的优缺点。郭雪筠在日常中也会在公号上分享记录自己所观察到的大陆优缺点,通过这些真实感受向台湾朋友讲述大陆的故事。在大陆的10年,她对讲好大陆故事也有一点理解,要让两岸年轻一代坐下来,看见对方的优缺点,客观认识到对方。其实,下一代要比我们这一代台湾人还要好,之前曾接触过一位10后的小朋友,甚至还会简体字,甚至会一点拼音。因此,相信未来是可期的!

自媒体作家郭雪筠(中评社 林艶摄)

  黑猫两岸青年文旅基地代表赖赖、强森、大头三人介绍由两岸青年共同打造的“城内村”乡村振兴模式赖赖是一位来自台湾高山族的青年,他第一次来到“城内村”看到有一座城隍庙,加上这边的风俗民情和台湾很像,于是就决定留下来创业。强森则是觉得在“城内村”感觉像在自己家一样,他从小在乡下长大并且由阿嬷带大。他说“有一种饿叫阿嬷觉得你娥”,而在村里阿嬷们每天都在给他们投喂,感觉像回家过年,所以非常喜欢这边。大头接过话打趣说,“没错,我们原本都没有那么胖,现在胖了至少有10斤。”他说,来到厦门后一直待在村子里,非常喜欢村里的氛围,阿公阿嬷都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小孩,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乡一样。

  他们说,因为现在国家政策对这方面的支持政策很多,所以我们可以针对文旅、文创、新媒体或餐饮等这些我们强项的方面助力乡村,用这种方式去打造属于乡村的名片,摸索出新的两岸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他们也希望能够让年轻人知道村子的美,号召两岸年轻人一起和村们们成为我们乡村的推荐官,透过以人为本的概念去挖掘乡村的故事。赖赖说,在他们团队中有陆青和台青,他在陆青身上学到了很多,尤其是格局观变大,做乡村振兴也让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事业。未来,他们也希望能够把这种模式带回台湾,以人为本、挖掘最有感情的文化底蕴故事,才能把乡村振兴做好。强森说,我们有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台湾亲朋好友知道我们做的事情,其实还蛮骄傲的,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两岸年轻人一起加入我们投身到乡村振兴版块。最后,他们共同演唱了原创歌曲《两岸青年》,其中有一句歌词是“同根同源,我们在一起,会很了不起!”

台青上台分享(中评社 林艶摄)

  最后,来自台湾的希望在大陆创业的12位青年也上台表达他们各自的想法。其中,来自台中的青年创业家田家俊表示,希望在大陆可以看到更多在机械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来自台湾台北的陈艶玲表示,在杭州念书期间,看到杭州用城市大脑关心独居老人,感到非常温暖,她也期待未来能够将这项充满人文关怀的祝福化管理方式带入台湾,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服务两岸人民。来自台中的青年企业家邱少凡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多年,他说,第一次来到厦门虽然有点陌生,但看到许多台湾熟悉的地名、美食和福建人的热情,让他深刻感受到了一家亲,厦门是一个让他想一直待下去的城市。来自台湾台北的聂欣怡,这几年深入大凉山从事乡村振兴工作,最让她感到骄傲的是带着凉山的朋友们一起把当地优质农产品推向全国。

海峡青年论坛现场(中评社 林艶摄)

台湾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华灿工场董事长、四川葳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伟国(中评社 林艶摄)

  中评社厦门6月17日电(记者林艳)第二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昨天上午在厦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知名学者、青年社团负责人及青年代表近450人。台湾青年与大陆的故事经历是媒体记者们特别关注的焦点,今次青年论坛上也特别安排了这个环节。6位台湾青年在主旨论坛环节特别分享了各自在大陆创业发展的经历故事,12位希望在大陆创业发展的台湾青年则纷纷表达了各自的想法。

  台湾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名誉理事长、华灿工场董事长、四川葳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李伟国是一位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在大陆大展身手的创业台青。他分享道,第一次到大陆是2008年,母亲带着他和弟弟来到大陆找父亲一起过春节,从此和大陆结下不解之缘。之所以2016年下定决心来大陆发展,则是因为在台湾工作五年看到了天花板,可以看到五年甚至十年后自己的样子。但在大陆没有天花板,比如在大陆做生意各省市到处跑再平常不过,而在台湾做生意就没有办法到台湾以外的地方,因此他决定留在大陆扎根并选择加入华灿工厂。他用四个字来形容这几年在大陆的发展,即“光宗耀祖”。

  李伟国现场分享了这些年在大陆创业发展的体验与感受,主要有两点:一是要跟着国家政策走,这样才能下好棋、守好棋。以华灿工厂为例,我们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抢抓西部发展机遇,又借了粤港澳大湾区东风,华灿工厂陆续在成都珠海落地,目前已经有超过千家企业进驻,其中台企业有95家。去年,在昆山也成立了华灿设计中心,呼应了京津冀一体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和长江经济带的布局。二是两岸青年互建融入合作,才能携手共创双赢。他说,台湾青年做事细致不浮躁,但相对大陆青年保守,在大陆必须要有更大的格局观,两岸融合是台湾青年再入发展的成功要素,因为有台湾基因又有大陆基因,才能有1+1>2的一个效益。大陆14亿人口摆在这里,认准了就要扎根融入这边的生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成家立业,对未来肯定有非常棒的帮助。去年,他新成立的品牌公司葳乐科技,将台湾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和经验,结合大陆当地的产业,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携手举办多场丰富多元的家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