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鹤龄语中评:阻大陆学生来台交流原因何在
中评社台中6月13日电(记者 方敬为)马英九基金会规划7月邀请北京大学等5所大陆名校学生来台交流,却传出陆委会要基金会不要送件,并称“不会过”。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陆委会对陆生来台交流,未审就设限,出于两个政治考量,一是民进党政府不希望在大选阶段释出缓和两岸关系的讯号,违反绿营一贯主张;二是不希望两岸交流的红利落在蓝营手上。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马英九基金会规画今年7月邀请包括北京、清华、复旦、武汉及湖南等5所大学学生来台交流。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马英九先前赴陆访问,邀请陆生访台,校方也同意,但和陆委会私下沟通时,陆委会却称没重要性、迫切性也没不可替代性,态度保留,甚至要基金会不要送件,说“不会过”。
首先是,袁鹤龄认为,民进党政府不希望在目前大选阶段释出缓和两岸关系的讯号,如此一来违反绿营一贯主张。民进党政府没有信心在现阶段与中国大陆做任何接触,如果在大选阶段对两岸事务松绑,包括开放陆生来台交流、乃至于观光互动等议题,就代表民进党所谓的反中情怀、情绪已经不见了,这对善于操弄意识形态的民进党而言,不利选举,可能引起支持者不满,也替竞选对手制造操作空间。
袁鹤龄说,蔡政府也表述要与中国大陆多接触、多往来,但都仅止于表面言词,事实上绿营并没有想要做这件事情。因此,民进党政府现阶段不可能松绑两岸交流限制,因为做这件事情就代表蔡英文政府的两岸立场松动。民进党希望透过操弄意识形态凝聚支持者,两岸越紧张越能够强化“抗中保台”这块神主牌。
此外,袁鹤龄指出,如果第一波两岸的交流是来自于民间团体的话,那基本上对台湾执政当局,对蔡政府而言是一件颜面无光的事,所以民进党政府当然不可能让马英九基金会主导陆生访台成行,用了很多不是理由的理由来阻挡,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中评社台中6月13日电(记者 方敬为)马英九基金会规划7月邀请北京大学等5所大陆名校学生来台交流,却传出陆委会要基金会不要送件,并称“不会过”。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袁鹤龄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陆委会对陆生来台交流,未审就设限,出于两个政治考量,一是民进党政府不希望在大选阶段释出缓和两岸关系的讯号,违反绿营一贯主张;二是不希望两岸交流的红利落在蓝营手上。
袁鹤龄,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学博士、美国俄亥俄大学国际事务硕士、东吴大学政治系学士。现任中兴大学“国家政策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逢甲大学EMBA兼任教授、中华台商研究学会理事长,曾任台中科技大学教授兼国际事务长等职。
马英九基金会规画今年7月邀请包括北京、清华、复旦、武汉及湖南等5所大学学生来台交流。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表示,马英九先前赴陆访问,邀请陆生访台,校方也同意,但和陆委会私下沟通时,陆委会却称没重要性、迫切性也没不可替代性,态度保留,甚至要基金会不要送件,说“不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