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长根:汪辜会谈四大历史意义与六方面启示
中评社香港6月8日电(记者卢哲)由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论坛”日前在香港举行。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硏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在《“汪辜会谈”的历史意义与现实重要启示》为题的演讲中谈到了“汪辜会谈”的四个重大历史意义与六个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仇长根认为,“汪辜会谈”重大历史意义在于:一是,首次由两岸官方唯一授权机构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重要人士接触;二是,首次历史性的“破冰”记录正式开启两岸协商的新时代;三是,为后续两岸建构“制度化、机制化”协商管道奠定了重要基础;四是,为积极助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五是,顺应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势,符合两岸主流民意。正所谓“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仇长根说,“汪辜会谈”己经过去三十年,当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两位先贤,为两岸和平,为国家统一,将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发挥到极至,创造了历史性记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而且,对于今天与未来两岸关系如何发展,有诸多的重要启示,值得我们借鉴。
仇长根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及启示。一、“九二共识”是“汪辜会谈”重要政治基础。坚持“一中”原则(会谈不涉一中涵义),求同存异,追求统一,这是“九二共识”三个核心。实践证明,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汪辜会谈”;没有“汪辜会谈”就没有两岸走向协商;没有两岸协商就不会有国共两党领导人“胡连会”和两岸当局领导人“习马会”的空前政治对话。“九二共识”成为稳定台海局势的“定海神针”。民进党当局应放弃“台独”路线,放弃幻想美国“保台”,回到“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来,两岸政治僵局才能化解。
三、两岸协商谈判的地位是“平等”的。30年前的“汪辜会谈”,充分体现了双方的地位平等,台湾没有被大陆“矮化”,连双方人员进场、安排座位、互换位置签协议,都彼此予以尊重。之后“两会”协商谈判的一切安排都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如今大陆综合实力今非昔比,对“两会”协商谈判仍秉持最大的诚意和善意,同样是“互尊、互谅”,大陆愿意充分听取台湾方面合理合情的意见和建议,立足点和出发点都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四、双方“求同存异”更要“聚同化异”。“九二共识”是两岸“求同存异”的产物,“汪辜会谈”成功举行也是从两岸“民间性、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起步。同样两岸“深水区”的问题,可以先取得部分能解决问题的共识,暂时搁置另部分尖锐复杂疑难问题。当然,不应永远停留在“求同存异”阶段,而要积极努力创造条件“聚同化异”。依靠外部势力“谋独”,或依靠外部势力“拒统”,都不可取,大陆不会让台湾问题“久拖不决”。
五、抓住历史的机遇大力推进两岸交流。今年以来两岸关系出现一丝“回暖”,两岸各个领域的交往交流逐步展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本是一家人。两岸经济、文化及社会“融合”,始终是两岸关系中最为活跃的元素,彰显两岸人民“所思、所想、所需”,惠及两岸人民大众。台湾主流民意期待两岸“和平、交流,融合、发展”,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人为设障限缩两岸交流,与两岸民意背道而驰,必遭两岸人民唾弃。
六、启迪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回归正道。“汪辜会谈”揭开了以“对话取代对抗”和“协商促进合作”的序幕。今天和未来,“两会”协商谈判仍是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创造条件为最终妥善解决台湾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协商解决两岸“深水区”的结构性、政治性问题回避不了。大陆反“台独”、反干涉即“两反”斗争,坚定不移,不希望“两会”交往大门打开后又关闭,更不希望两岸历史悲剧再重演。
中评社香港6月8日电(记者卢哲)由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论坛”日前在香港举行。华东师大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海峡两岸关系硏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仇长根在《“汪辜会谈”的历史意义与现实重要启示》为题的演讲中谈到了“汪辜会谈”的四个重大历史意义与六个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仇长根认为,“汪辜会谈”重大历史意义在于:一是,首次由两岸官方唯一授权机构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的重要人士接触;二是,首次历史性的“破冰”记录正式开启两岸协商的新时代;三是,为后续两岸建构“制度化、机制化”协商管道奠定了重要基础;四是,为积极助推两岸“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五是,顺应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势,符合两岸主流民意。正所谓“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仇长根说,“汪辜会谈”己经过去三十年,当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两位先贤,为两岸和平,为国家统一,将中国人的政治智慧发挥到极至,创造了历史性记录,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而且,对于今天与未来两岸关系如何发展,有诸多的重要启示,值得我们借鉴。
仇长根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及启示。一、“九二共识”是“汪辜会谈”重要政治基础。坚持“一中”原则(会谈不涉一中涵义),求同存异,追求统一,这是“九二共识”三个核心。实践证明,没有“九二共识”就没有“汪辜会谈”;没有“汪辜会谈”就没有两岸走向协商;没有两岸协商就不会有国共两党领导人“胡连会”和两岸当局领导人“习马会”的空前政治对话。“九二共识”成为稳定台海局势的“定海神针”。民进党当局应放弃“台独”路线,放弃幻想美国“保台”,回到“九二共识”政治基础上来,两岸政治僵局才能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