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飞龙语中评:涉港澳论述凸显两大关键词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张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对中评社表示,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做大会报告,形成了作为民族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进程里程碑文件的的“二十大报告”。“一国两制”是二十大报告重点阐述和凸显的关键治理元素与发展元素。今年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香港讲话与此次大会报告的阐述,进一步确认和提升了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支持。
田飞龙说,总书记提出的“长期坚持”论以超越“五十年”的大历史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一国两制”制度稳定性与生命活力,以及港澳社会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具有最高政治决断与法治保障意义的国家承诺和国家制度支撑。从二十大报告关于港澳的整体论述来看,凸显了良政善治和公平发展两大关键词,为港澳在民族复兴时代的法治健全与更好发展提供了新路向和政策指南。
田飞龙认为,“一国两制”是新事物,有着强大的制度功能和创造力,也有着复杂的风险因素和波动性。中央对“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的把握和运用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两次提及香港“由乱到治”的制度斗争与客观经验,将之作为“一国两制”在“非凡十年”经受考验与制度发展的重要成就。港澳社会的“一制”,既有“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正能量的一面,也有反中乱港、反中乱澳负能量的一面。中国共产党治理港澳,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高度肯定和充分依靠爱国者进行高度自治和反分裂的制度斗争,取得了“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的重大制度成果和政治进步。
田飞龙指出,“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追求的完整治理目标就是港澳的良政善治。这一完整目标可解析为两个简明的层面:其一,政治忠诚的制度保障;其二,贤能治理的制度促进。理想的爱国者应当是一群有忠诚度和有管治能力的人,他们对国家制度忠诚,对“一国两制”忠诚,同时又在香港社会具有代表性,接地气,被认可,有公心,贤能有为。我们要理解到,民族复兴新时代所需要的港澳爱国者,必须是中央信任和本地社会认可相结合的优秀管治者。正如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所言,民族复兴进程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风险,这就要求新时代“一国两制”管治担纲者不能仅以“忠诚”自满,还必须用“贤能”自证,才能不负时代,不负社会,不负国家信任。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样是港澳良政善治的重要课题与持续性挑战。
中评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张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田飞龙对中评社表示,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做大会报告,形成了作为民族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进程里程碑文件的的“二十大报告”。“一国两制”是二十大报告重点阐述和凸显的关键治理元素与发展元素。今年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香港讲话与此次大会报告的阐述,进一步确认和提升了国内民众与国际社会对“一国两制”的理解和支持。
田飞龙说,总书记提出的“长期坚持”论以超越“五十年”的大历史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一国两制”制度稳定性与生命活力,以及港澳社会长期繁荣稳定,提供了具有最高政治决断与法治保障意义的国家承诺和国家制度支撑。从二十大报告关于港澳的整体论述来看,凸显了良政善治和公平发展两大关键词,为港澳在民族复兴时代的法治健全与更好发展提供了新路向和政策指南。
田飞龙认为,“一国两制”是新事物,有着强大的制度功能和创造力,也有着复杂的风险因素和波动性。中央对“一国两制”实践规律的把握和运用也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两次提及香港“由乱到治”的制度斗争与客观经验,将之作为“一国两制”在“非凡十年”经受考验与制度发展的重要成就。港澳社会的“一制”,既有“爱国爱港”、“爱国爱澳”正能量的一面,也有反中乱港、反中乱澳负能量的一面。中国共产党治理港澳,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高度肯定和充分依靠爱国者进行高度自治和反分裂的制度斗争,取得了“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的重大制度成果和政治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