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角色与两岸机遇期分析

抓住就是机遇,拖延可成危机。

  中评社╱题:台湾的角色与两岸机遇期分析 作者:李铭义(台湾),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未来三年可能是两岸避免冲突的机遇期,也可能是出现协商谈判的关键期。美国作为区域霸权,遏制中国大陆,在美优先前提下与之竞争的关系不会改变,短期内持续斗而不破。从美中台三角关系而言,台湾将被动服从美方指挥,而成为美方棋子,或者代理人角色(一如俄乌战争的乌克兰),则很容易进一步在台海冲突中成为战争的前沿及美中博弈下的台海战争代理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终止内战、避免军事冲突、外交空间协商以及两岸终局安排等四项议题,必将面临严峻考验,而且有进行协商的必要。

  一、中国式现代化 建构大国格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2022年十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开幕式时做的报告,总结过去五年成就并阐述未来的路线。

  这报告完整地说明中国大陆发展面向及大国格局。台海两岸局势的走向及战略格局,在美中博弈现况下,台湾的角色及两岸局势未来走向,值得进一步探讨。

  总结中共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关注点有三:第一,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并定义阐释。报告里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对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任务的硬性政治话语,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则有较为具体的五大特征与指标,包括:涵盖中国大陆十四亿人总和的“人口规模巨大”特色,确立从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2〕的目标,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性,重视环保与生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强调“和平发展道路”。〔3〕

  第二个关注点是对外关系有“国际大气候下的两岸小气候”。首先,习近平表示“中国(大陆)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4〕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意在建构稳定发展、良性互动的大国格局。

  其次,习近平重申中国大陆“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5〕在美中博弈的当下,报告中的对外关系,明显是针对美国的围中政策而来。

  二、涉台部分内容直接

  将“对台总体方略”〔6〕写入报告,“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同时重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且强调“反独与反外部势力”。在涉外、涉台问题上凸显出“战略对美、战术对台”的相互连结。

  第三个关注点是涉台部分,可谓内容直接。习总书记说:“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7〕

  进一步言,中共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与主动权,不随台湾政治情势改变起舞;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要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同时,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8〕

  可预见未来五年,中共涉台政策,主轴会放在反对外部势力介入、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同时,继续在大陆针对台商、台胞、台生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一手硬、一手软的辩证运行,以“Z”字的曲线向前推进。

  三、反制外力,对台趋向逼谈

  除了前述的二十大三大重点外。台湾民众最关注的,两岸关系未来发展还是重中之重。二十大之后,因应2024年的美国、台湾的大选,中国大陆针对外部势力介入,会有愈来愈具体的反制行动,对台则是趋向以战逼谈、逼和,迫使台湾走向谈判桌。

  中国大陆因应国际大气候的变化,在“战略对美、战术对台”〔9〕下,未来三年可能是两岸避免冲突的机遇期,也可能是出现协商谈判的关键期。这是台湾不得不面对的形势,而且已经箭在弦上,时间愈趋紧迫,台湾筹码也在逐渐流失。

  美国在经济、军事上支撑台湾,对台、美看似加分,但却同时升高两岸矛盾、对抗,美国挺台成了一把双面刃。台湾一方面要增加军费、延长役期,做战斗准备;另一方面为降低两岸冲突风险,也应该要有谈判准备。

  在台湾,不管是执政的民进党或在野的国民党,针对拓展国际空间及美国模糊一中政策,都加以积极发挥,希望能转换成中华民国参与国际的力量。基于防堵中国大陆武统的考量,也希望美国继续军售台湾,只是项目内容有需要进一步协调优先次序。

  两岸关系之本质为美中两大国的博弈竞赛。台湾在美中博弈中扮演着关键的“制衡”作用,而指导此关键作用的大战略就是所谓“民主战略”。此战略乃缘起于李登辉主政时期,历经陈水扁第一次政党轮替,到蔡英文主政的第二次政党轮替后,在“完全执政”的政局有利因素下,得以开展此战略目标。中国大陆坚持“一中原则”,主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则主张其为主权独立国家,两岸互不隶属。美国奉行所谓“一中政策”,主张两岸关系应该和平解决,反对片面改变现状。众所皆知,台湾的两岸政策乃依附于美国政府的“一中政策”之框架下。中方在美中博弈下的终极武器则是“武统”台湾。亦即,美国以“民主台湾”来牵制中国的崛起,中国则以“武统台湾”来作为相应的反制之道。〔10〕所以台湾在2022年10月召开世界民主运动全球大会,〔11〕不过是上述战术的呈现。

  四、台湾的角色选择

  整体来看,美国作为区域霸权,遏制中国大陆,在美优先前提下与之竞争的关系不会改变,短期内持续斗而不破,只是手段、强度的差别而已。从战略三角的概念来看,由于美中关系甚至可以决定、构建两岸和美中台关系,台湾应该往美中之间“枢纽”的角色去努力,“要有智慧,跟美国交好,也要跟中国大陆交好”,而非像现在的“婚姻型三角”,两方好,和另一方就不好。〔12〕

  战略三角理论是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政治学者罗德明(Lowell Dittmer)提出的,原本是用来分析美国、中国、苏联之间的关系,后来由吴玉山和包宗和等学者引入台湾并依此衍伸,广泛应用来研究美、中、台三边关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政治学教授罗德明于1981年发表的专文《战略三角:基础赛局理论分析》(The Strategic Triangle: An Elementary Game-Theoretical Analysis),〔13〕被公认为战略三角理论架构与分析途径的奠基之作。作为国际社会中主权独立的行为者,倘若三角关系中的任一组双边关系产生变化,另外两组双边关系便将连带受到影响。如此直白的逻辑在引入“赛局”的概念后,罗德明将战略三角的结构型态分为四种:三边家族型(Ménage àTrois)、罗曼蒂克型(Romantic)、结婚型(Marriage)与单位否决型(Unit-veto)。简而言之,“三边家族型”意味着三方相互之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罗曼蒂克型”系指其中一方与另外两方各自维持友好关系,并处于三边关系的“枢纽”(pivot)地位,而另外两方则互相敌对;“结婚型”是指三方的其中两方关系友好,遭孤立的第三方被称为“孤雏”(outcast);而“单位否决型”则是三方相互之间维持着敌对关系,两两之间互为“敌人”(foe)。〔14〕

  美中现在是竞争、合作、对抗,“但还不是真正的敌人”;台湾正好在美中博弈中扮演重要战略角色,“其实台湾也会处于中美之间的博弈的拔河,我们更应该审时度势,来提出相对因应政策,这样才能确保台湾的长治久安。”

  美国国会审议中的台湾政策法案有些条文要求美国政府介入台湾的军事与情报决策,引来美国“接管”、“进场”疑虑;台湾其实在安全、经济及体制等层面,几十年来都是亲美路线。所以“本来是在台面下变成浮到台面上”,这会带来更多好处,不需再去隐晦,因为台湾本就需要美国的帮忙,“让台美关系从模糊到清晰,也不是坏事”。〔15〕

  在选举制度中,已浮现“寻找冲突中的利基”现象。美中博弈下,藉机操作政治利益,台湾、美国皆然;美中打贸易战,越南、台湾也确有转单经济的好处,从中获利者的口味已愈搞愈大,台湾若长期依赖美国,甚至乐于看到冲突扩大,若还寄望这些冲突中的获利者去改善两岸关系,那就是误判。其次,在台湾,“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已被绿营划上等号,“港区国安法”实施,“一国两制”又被污名化,而国民党又无力反驳。“九二共识”是不是“一国两制”?如果解不开,两岸很难再回到“九二共识”。〔16〕既然没有“九二共识”,两岸要复谈及缓解紧张情势的可能性就很低了。

  时任美众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事件加快了大陆的统一进程,也打乱了美中大国博弈的步调。“武统战略”作为中方在美中博弈中的重要战略内容,此次在对台军演“常态化”的演变下,将使得中共得以顺势更往前推进一大步。美国拜登政府所期望的“斗而不破”的美中竞争关系遭遇重大挑战。中方提前点燃其对台军事行动的引线,连带引发美方乃至台湾的后续军事作为。东亚乃至全球秩序恐因此进入新的不稳定,乃至动荡的危险新阶段。〔17〕

  因此,假如台湾无法在美中台三角关系中占有“罗曼蒂克型”枢纽地位(系指其中一方与另外两方各自维持友好关系,并处于三边关系的“枢纽”(pivot)地位,而另外两方则互相敌对);而台湾选择单方亲美的“结婚型”附从关系(是指三方的其中两方关系友好,遭孤立的第三方被称为“孤雏”),则台湾将被动服从美方指挥,而成为美方棋子,或者代理人角色(一如俄乌战争的乌克兰),则很容易进一步在台海冲突中成为战争的前沿及美中博弈下的台海战争代理人。

  这个代理人角色可能性应该是最高,重要的观察点是美国最终通过的台湾政策法有哪些实质内容?可以看美国政府行政部门及台湾国防部门是否会执行下面指标:

  (一)美国军售台湾的内容是什么?有没有城市战争的防御型武器?〔18〕

  (二)美国军事援助台湾的内容是什么?防空系统或是雷达装置?〔19〕

  (三)美国军事援助台湾的技术人员及军事顾问有没有大量进驻台湾?〔20〕

  (四)美方顾问有无要求台湾民防系统配合美方设置武器运作?〔21〕

  (五)台湾役男役期有无延长至一年以上?〔22〕

  (六)台湾后备军人教召次数及频率有无增加?〔23〕

  (七)美国军事顾问有无进入台湾相关军事基地及指挥中心?〔24〕

  五、结语:避免军事冲突两岸必须协商

  美国因素在两岸关系上,特别是在军事及外交层面仍扮演重要的角色;两岸局势确实有濒临冲突的危机。因此,台湾面对中国大陆一中原则的强力进迫、面对美国一中政策的模糊化,不管是哪一个党执政,都应思考为以下四项议题预做准备:〔25〕

  第一,关于结束内战的终止敌对状态协商;第二,关于台湾国际空间的协商并明确化;第三,关于两岸军事状态,如海峡中线议题,虽然在军事演习后,似乎无从讨论起,但对于保障两岸和平、解决军事冲突的议题还是需要的。

  第四,就是两岸终局协商的模式。不管是邦联、联邦或中国大陆所称的“一国两制”,都可以进行讨论;虽然中国大陆在第三份对台政策白皮书上写得非常严格,协商空间似乎不大,但事实上,大陆对台不放弃武力与白皮书中的说法,仍然没有解决最终的两岸关系问题。

  两岸关系的核心议题,在于两岸终将和平统一。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未实质统治过台澎金马地区,目前中华民国才是实质统治台澎金马地区;加上亚太的区域战略考量、美国因素等等,这使得藉由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成为不智慧且不可靠的做法。

  在未来的三到五年,终止内战、避免军事冲突、外交空间协商以及两岸终局安排等四项议题,必将面临严峻考验,而且有进行协商的必要。若能回溯到和平统一的进程,虽然眼下两岸协商有困难,但如何分阶段启动谈判,回应两岸政治协商议题,才是目前面对两岸局势及战略环境,必须要严肃考量的积极做法。

  注释:

  〔1〕参见人民网:人民网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观点--人民网(people.com.cn)

  〔2〕参见:中国观察:习近平的“共同富裕”将如何影响世界-BBC News中文

  〔3〕参见:五点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中宣部:不走战争老路|大陆政经|两岸|经济日报(udn.com)

  〔4〕参见:中国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王毅:守护世界和平安宁(hk01.com)

  〔5〕参见:中共20大/称反对霸权习近平: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搞扩张(yahoo.com)

  〔6〕参见:汪洋:贯彻“对台总体方略”坚持九二共识|两岸要闻|两岸|联合新闻网(udn.com)

  〔7〕参见:《大陆政治》习近平: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前景(yahoo.com)

  〔8〕参见:习近平:坚持一个中国 九二共识原则(merit-times.com)

  〔9〕参见:〈全球探索〉中共20大后战略对美、战术对台(yahoo.com)

  〔10〕参见:裴洛西访台打乱美中博弈步调中共武统剧本提前曝光|云论|ETtoday新闻云,https://forum.ettoday.net/news/2312519#ixzz7k7sde5iN

  〔11〕参见:“世界民主运动”全球大会下周登场 70国民主倡议人士齐聚台北-政治-自由时报电子报(ltn.com.tw)。第11届“世界民主运动”全球大会将于10月25日至27日登场,将有来自70国、约3百名民主倡议者、政策制定者和学者专家齐聚台北。

  〔12〕参见:美选搅动两岸学者吁台湾应做美中“枢纽”角色|ETtoday大陆新闻|ETtoday新闻云,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104/1846671.htm#ixzz7k7qeCZYR

  〔13〕Lowell Dittmer,"The Strategic Triangle: An Elementary Game-Theoretical Analysis,"World Politics,Vol.33,No.4 (1981),pp.485-515.

  〔14〕参见:中俄印“罗曼蒂克”的战略三角关系,将因边境冲突产生什么变化?-第1页-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15〕参见:台湾政策法案有助安全 学者:未竟其功于一役-新闻-Rti 中央广播电台

  〔16〕参见:美中博弈,两岸关系怎么走?|中华日报|中华新闻云(cdns.com.tw)

  〔17〕参见:裴洛西访台打乱美中博弈步调中共武统剧本提前曝光|云论|ETtoday新闻云,https://forum.ettoday.net/news/2312519#ixzz7k7sde5iN

  〔18〕参见:美国过去30年间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hk01.com)

  〔19〕参见:抗俄利器来了!美国交付乌克兰首批NASAMS防空系统-国际-自由时报电子报(ltn.com.tw)。在2015-2020财政年度,通过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开发署的计划,平均每年向基辅提供的军事援助达4.18亿美元;最后,在2021财政年度,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开发署对乌援助计划规模约为4.64亿美元,其中包括对外军事销售计划(Foreign Military Sales)机制框架下的1.15亿美元。

  〔20〕参见:美国对台湾军事援助法案—以色列的启示--上报/评论(upmedia.mg),台湾需要相对付出与美国支出相匹配的国防投资,并承诺与美方军事能力发展进行联合长期规划。法案中所提到的军事援助美元资金是根据美国《武器出口管制法》(AECA)授权总统资助外国与国际组织采购国防相关物品与服务和培训,由国务院律定援助计画,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DSCA)透过“外国军事融资(FMF)”来进行。

  〔21〕参见:援乌克兰榴弹炮半数就位美军证实协助乌军训练│俄罗斯│美国│战争│TVBS新闻网

  〔22〕参见:役期延长至1年76%民众同意(yahoo.com)

  〔23〕参见:乌克兰·持续更新|沙利文:美国将在乌克兰境外培训乌军(hk01.com)

  〔24〕参见:美国国务院:今年秋季开始协训练乌克兰正规军(yahoo.com)

  〔25〕李铭义(2022),《美国目前一中政策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研析》,于2022/08/25澳门科技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所主办“澳台学者两岸关系研讨会”中发表。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2月号,总第302期)

抓住就是机遇,拖延可成危机。

  中评社╱题:台湾的角色与两岸机遇期分析 作者:李铭义(台湾),屏东大学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

  【摘要】未来三年可能是两岸避免冲突的机遇期,也可能是出现协商谈判的关键期。美国作为区域霸权,遏制中国大陆,在美优先前提下与之竞争的关系不会改变,短期内持续斗而不破。从美中台三角关系而言,台湾将被动服从美方指挥,而成为美方棋子,或者代理人角色(一如俄乌战争的乌克兰),则很容易进一步在台海冲突中成为战争的前沿及美中博弈下的台海战争代理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终止内战、避免军事冲突、外交空间协商以及两岸终局安排等四项议题,必将面临严峻考验,而且有进行协商的必要。

  一、中国式现代化 建构大国格局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2022年十月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开幕式时做的报告,总结过去五年成就并阐述未来的路线。

  这报告完整地说明中国大陆发展面向及大国格局。台海两岸局势的走向及战略格局,在美中博弈现况下,台湾的角色及两岸局势未来走向,值得进一步探讨。

  总结中共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关注点有三:第一,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并定义阐释。报告里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

  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相对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任务的硬性政治话语,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则有较为具体的五大特征与指标,包括:涵盖中国大陆十四亿人总和的“人口规模巨大”特色,确立从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2〕的目标,兼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性,重视环保与生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强调“和平发展道路”。〔3〕

  第二个关注点是对外关系有“国际大气候下的两岸小气候”。首先,习近平表示“中国(大陆)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落实”。〔4〕将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意在建构稳定发展、良性互动的大国格局。

  其次,习近平重申中国大陆“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5〕在美中博弈的当下,报告中的对外关系,明显是针对美国的围中政策而来。

  二、涉台部分内容直接

  将“对台总体方略”〔6〕写入报告,“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同时重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并且强调“反独与反外部势力”。在涉外、涉台问题上凸显出“战略对美、战术对台”的相互连结。

  第三个关注点是涉台部分,可谓内容直接。习总书记说:“坚持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广大台湾同胞。”〔7〕

  进一步言,中共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与主动权,不随台湾政治情势改变起舞;坚持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要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同时,继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8〕

  可预见未来五年,中共涉台政策,主轴会放在反对外部势力介入、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不放弃使用武力的同时,继续在大陆针对台商、台胞、台生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一手硬、一手软的辩证运行,以“Z”字的曲线向前推进。

  三、反制外力,对台趋向逼谈

  除了前述的二十大三大重点外。台湾民众最关注的,两岸关系未来发展还是重中之重。二十大之后,因应2024年的美国、台湾的大选,中国大陆针对外部势力介入,会有愈来愈具体的反制行动,对台则是趋向以战逼谈、逼和,迫使台湾走向谈判桌。

  中国大陆因应国际大气候的变化,在“战略对美、战术对台”〔9〕下,未来三年可能是两岸避免冲突的机遇期,也可能是出现协商谈判的关键期。这是台湾不得不面对的形势,而且已经箭在弦上,时间愈趋紧迫,台湾筹码也在逐渐流失。

  美国在经济、军事上支撑台湾,对台、美看似加分,但却同时升高两岸矛盾、对抗,美国挺台成了一把双面刃。台湾一方面要增加军费、延长役期,做战斗准备;另一方面为降低两岸冲突风险,也应该要有谈判准备。

  在台湾,不管是执政的民进党或在野的国民党,针对拓展国际空间及美国模糊一中政策,都加以积极发挥,希望能转换成中华民国参与国际的力量。基于防堵中国大陆武统的考量,也希望美国继续军售台湾,只是项目内容有需要进一步协调优先次序。

  两岸关系之本质为美中两大国的博弈竞赛。台湾在美中博弈中扮演着关键的“制衡”作用,而指导此关键作用的大战略就是所谓“民主战略”。此战略乃缘起于李登辉主政时期,历经陈水扁第一次政党轮替,到蔡英文主政的第二次政党轮替后,在“完全执政”的政局有利因素下,得以开展此战略目标。中国大陆坚持“一中原则”,主张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则主张其为主权独立国家,两岸互不隶属。美国奉行所谓“一中政策”,主张两岸关系应该和平解决,反对片面改变现状。众所皆知,台湾的两岸政策乃依附于美国政府的“一中政策”之框架下。中方在美中博弈下的终极武器则是“武统”台湾。亦即,美国以“民主台湾”来牵制中国的崛起,中国则以“武统台湾”来作为相应的反制之道。〔10〕所以台湾在2022年10月召开世界民主运动全球大会,〔11〕不过是上述战术的呈现。

  四、台湾的角色选择

  整体来看,美国作为区域霸权,遏制中国大陆,在美优先前提下与之竞争的关系不会改变,短期内持续斗而不破,只是手段、强度的差别而已。从战略三角的概念来看,由于美中关系甚至可以决定、构建两岸和美中台关系,台湾应该往美中之间“枢纽”的角色去努力,“要有智慧,跟美国交好,也要跟中国大陆交好”,而非像现在的“婚姻型三角”,两方好,和另一方就不好。〔12〕

  战略三角理论是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政治学者罗德明(Lowell Dittmer)提出的,原本是用来分析美国、中国、苏联之间的关系,后来由吴玉山和包宗和等学者引入台湾并依此衍伸,广泛应用来研究美、中、台三边关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政治学教授罗德明于1981年发表的专文《战略三角:基础赛局理论分析》(The Strategic Triangle: An Elementary Game-Theoretical Analysis),〔13〕被公认为战略三角理论架构与分析途径的奠基之作。作为国际社会中主权独立的行为者,倘若三角关系中的任一组双边关系产生变化,另外两组双边关系便将连带受到影响。如此直白的逻辑在引入“赛局”的概念后,罗德明将战略三角的结构型态分为四种:三边家族型(Ménage àTrois)、罗曼蒂克型(Romantic)、结婚型(Marriage)与单位否决型(Unit-veto)。简而言之,“三边家族型”意味着三方相互之间维持着友好的关系;“罗曼蒂克型”系指其中一方与另外两方各自维持友好关系,并处于三边关系的“枢纽”(pivot)地位,而另外两方则互相敌对;“结婚型”是指三方的其中两方关系友好,遭孤立的第三方被称为“孤雏”(outcast);而“单位否决型”则是三方相互之间维持着敌对关系,两两之间互为“敌人”(foe)。〔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