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设“盛事办公室” 跨局协调筹划盛事

  中评社北京10月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体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新业态,体育赛事不仅能带来庞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更能带动旅游及周边产业发展。团结香港基金昨日就本地体育产业发展发表建议报告,倡跨越体育界限,共建盛事之都。

  报告具体涉及12项建议,包括“常设盛事办公室”、更积极申办大型赛事、以“体育+文艺+会议展览”组合推广、强化牌照及后勤支援、与大湾区共同举办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以及开发及推广“盛事+”套票等。\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体育旅游近年来成为旅游业重要支柱之一,占全球旅游支出约10%。联合国旅游组织预计2023年至2030年间,体育旅游增长率达17.5%。

  综合体育赛事上,以今年巴黎奥运为例,活动净收入达67至111亿欧元,到访巴黎观看奥运的游客达230至310万,当中36%为外国游客,游客消费26亿欧元。

  香港体育氛围亦趋活跃,单向体育赛事上,今年香港七榄赛录得3.2亿港元经济效益,海外门票销售量占42%。而未来启德体育园的启用,将令香港引进更大型的赛事,迎来无限机遇。

  香港推动体育盛事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自2001年政府提出成立体育政策检讨小组、2002年提倡体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2005年体育委员会成立……2021年施政报告提出体育发展专业化产业化、2022年政府改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等。

  未来,香港体育盛事如何进一步转型?团结香港基金认为,香港可从六大方向提升作为体育盛事之都的吸引力;包括申办策划赛事、体育设施、体育娱乐、公私营资助、产业人才以及体育科技。

  建议加强体育发展规划

  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表示,应加强香港体育发展的规划,如国际大型赛事对比赛场地要求高,香港大部分场地由康文署管理,已有多年历史,应探讨将政府场馆转为比赛场地的可行性。他以维园网球场为例,政府可探讨能否通过整合周边康文署场地,甚至不同场所,以便举办更高阶的大型赛事。   至于成立常设“盛事办公室”,霍启刚认为,“盛事办公室”可以集合业界持份者,深入探讨“抢盛事”的远大蓝图。他提到,世界游泳锦标赛明年将会落户新加坡,成本大约1亿美元,很多大型体育盛事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承办,单靠现有资助项目不够,有关操作需多个部门支持。

  倡改建方舱作体育娱乐

  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胡晓明指出,设立专门的高层次盛事办公室将成为各政府部门、体育总会及社会各界协作的催化剂,这不仅能提升香港争取国际体育赛事的竞争力,将盛事推向社会每一个角落,更将盛事经济推向新的高峰。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联席主管水志伟认为,体育可与娱乐结合,建议将启德体育园建成体育旅游核心场地,把方舱医院转成体育娱乐场地,带动周边零售、餐饮及文化产业发展。   中评社北京10月1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体育旅游”逐渐成为旅游新业态,体育赛事不仅能带来庞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更能带动旅游及周边产业发展。团结香港基金昨日就本地体育产业发展发表建议报告,倡跨越体育界限,共建盛事之都。

  报告具体涉及12项建议,包括“常设盛事办公室”、更积极申办大型赛事、以“体育+文艺+会议展览”组合推广、强化牌照及后勤支援、与大湾区共同举办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以及开发及推广“盛事+”套票等。\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体育旅游近年来成为旅游业重要支柱之一,占全球旅游支出约10%。联合国旅游组织预计2023年至2030年间,体育旅游增长率达17.5%。

  综合体育赛事上,以今年巴黎奥运为例,活动净收入达67至111亿欧元,到访巴黎观看奥运的游客达230至310万,当中36%为外国游客,游客消费26亿欧元。

  香港体育氛围亦趋活跃,单向体育赛事上,今年香港七榄赛录得3.2亿港元经济效益,海外门票销售量占42%。而未来启德体育园的启用,将令香港引进更大型的赛事,迎来无限机遇。

  香港推动体育盛事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自2001年政府提出成立体育政策检讨小组、2002年提倡体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2005年体育委员会成立……2021年施政报告提出体育发展专业化产业化、2022年政府改组文化体育及旅游局等。

  未来,香港体育盛事如何进一步转型?团结香港基金认为,香港可从六大方向提升作为体育盛事之都的吸引力;包括申办策划赛事、体育设施、体育娱乐、公私营资助、产业人才以及体育科技。

  建议加强体育发展规划

  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会长、立法会议员霍启刚表示,应加强香港体育发展的规划,如国际大型赛事对比赛场地要求高,香港大部分场地由康文署管理,已有多年历史,应探讨将政府场馆转为比赛场地的可行性。他以维园网球场为例,政府可探讨能否通过整合周边康文署场地,甚至不同场所,以便举办更高阶的大型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