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中国外贸开局稳 需维持向好局势
中评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 海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98877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表现尤为突出,总额达56484亿元,增长8.4%;进口42393亿元,增长0.2%。数据也显示,我国外贸呈现逐月向好态势,进出口增速逐月提升。在全球贸易发展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开局平稳,实属不易。
当前,外需不振、地缘政治等挑战仍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或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外贸发展带来更大考验。除了外部因素冲击,将目光转向国内,我国外贸企业自身也面临一些制约和困难,比如贸易风险不断上升、经营压力增加等。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在有关会议上研判外贸形势、布局外贸发展。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4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出台18条措施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据笔者观察,为更好推进外贸发展、推进外贸平稳向好态势,中国在政策层面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准确性高、针对性好、操作性强的稳外贸“打法”,主要包括“稳规模”“优结构”这两大面向。
在优结构方面,主要有两个方面内容:一是优化贸易方式。包括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东北地区进行梯度转移;修订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开展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发展;指导相关商会协会来适应绿色环保要求,制定一些外贸产品绿色低碳标准;指导企业用好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相关税收政策等。二是优化外贸发展环境,提出发挥好预警体系和法律服务机制作用,深入推进“单一窗口”建设,进一步便利出口退税办理,提升口岸通关效率,高质量实施已经生效的自由贸易协定等。
笔者认为,“稳规模”是基础,“优结构”是引擎。“稳规模”针对重点产业、市场和项目,旨在稳住外贸“基本盘”,增强我国外贸发展韧性。而“优结构”则是针对新兴产业、市场和项目,旨在聚焦新增长点,优化我国外贸发展格局。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是“一揽子”政策措施、是一套政策组合拳,需要联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海关等业务主管部门、协同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以切实解决我国外贸发展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中评社北京5月2日电(记者 海涵)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98877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出口表现尤为突出,总额达56484亿元,增长8.4%;进口42393亿元,增长0.2%。数据也显示,我国外贸呈现逐月向好态势,进出口增速逐月提升。在全球贸易发展受到多重因素影响的大背景下,我国外贸开局平稳,实属不易。
当前,外需不振、地缘政治等挑战仍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或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外贸发展带来更大考验。除了外部因素冲击,将目光转向国内,我国外贸企业自身也面临一些制约和困难,比如贸易风险不断上升、经营压力增加等。
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在有关会议上研判外贸形势、布局外贸发展。4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政策措施。4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出台18条措施支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吸引外商投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据笔者观察,为更好推进外贸发展、推进外贸平稳向好态势,中国在政策层面已经逐步形成了一套准确性高、针对性好、操作性强的稳外贸“打法”,主要包括“稳规模”“优结构”这两大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