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代表委员谈报告涉港体会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美芬(受访者供图)

  中评社北京3月7日电(中评社报导组)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会后,12位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了中评社记者的采访并就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内容分享了他们各自的理解与感悟。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香港应该加快步伐对接国家大战略,从各个方面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利用自身所长为国家所需做出独特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谈及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时表示,今天报告中重提爱国者治港及国家全面管治权与高度自治权相统一的重要性,并特别提到香港要将“一国两制”的宪制秩序宣传好,教育好。这方面作为港区人大代表以及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我们责无旁贷,回港后定必与特区政府的宪法及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一齐合作,向市民解释清楚一国两制的宪制秩序:没有国家宪法就没有一国两制,香港人必须明白宪法对香港的重要性,它是“一国两制”的根,也是“一国两制”的本。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份,香港的全国人大代表团就是属于宪法规定的全国人民代表制度下的体制的一部份。

  “国务院的工作报告再三提到香港要推广及教育好一国两制的宪制秩序,实代表香港回归之后,没有把这个工作做好,这本来就应该是香港的责任。今天的香港必须认清自己的历史任务,不要总问国家有什么可以给我们,应该更多地问我们有什么可以配合国家,帮助国家。其中工作报告的发展方向正正就需要香港协助国家走向世界。香港有制度优势,包括我们的法治及金融体制,在国家走向国际的过程中,香港实可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梁美芬说,“香港绝对可以将法治品牌扩大到大湾区,令大湾区也享有独特的法律制度,像前海模式,让香港普通法的优势在部分涉外案件中能发挥出来,从而更好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倡议及更能吸引外资。”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艺术发展局主席霍启刚(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艺发局主席霍启刚谈到对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涉港部分的感受时说,报告中强调了香港长期坚持“一国两制”,“爱国者治港”原则的成功落实,推动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未来仍然会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在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发展“双循环”、“拼经济”的时代,香港的角色依旧没变,是联系国家与国际的桥梁。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亦需要顾及人民的精神财富,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透过不同的手段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以新型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更好对接国家,做好“并船出海”的工作,更好实现初心,如何落实工作值得我们思考。

  霍启刚也表示,国家主席习近平致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疫情放缓后与各国领袖会面。香港特区政府亦有所响应,前往中东说好中国故事和香港故事,吸引国际投资者透过香港的平台,走进中国市场。此外,《基本法》第149条赋予香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参与国际民间团体和组织。事实上,香港亦有不少优秀的民间组织,例如本人参与的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可以成为国家非官方民间的沟通桥梁,更具系统性地参与国际组织和事务,让软实力走出去,掌握更多国际话语权。

  霍启刚也指出,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香港需要全力支持有关工作,在经济及输出文化软实力中发挥作用。按照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以凝聚汇聚共识的方法,共同应对国际挑战,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共同繁荣。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黄楚标学校校长黄锦良(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主席黄锦良表示,聆听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受非常深刻,报告客观全面、催人奋进、令人鼓舞,自己非常认同支持报告的内容。

  黄锦良表示,今年是国家贯彻二十大精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局之年,也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李克强总理的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香港未来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方向,坚定了香港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黄锦良说,在这样的大好局面下,自己会依法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积极反映民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充分发挥双重积极作用,为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徐莉(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九龙社团联会理事长徐莉表示,总理在报告中指出,中央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自己对此感到欢欣和鼓舞。

  徐莉表示,目前全国已走出疫情阴霾,迈向全面复常。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家是香港最坚强的后盾,香港必须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并以“国家所长”补足“香港所短”,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一带一路”倡议,多方面、多层次地增强发展动能,加强与内地的经济、创科、医疗、教育等各方面的合作互联,致力招商引资引才,说好香港故事。

  同时,香港要积极推进土地房屋、运输基建、金融商务、创新科技等各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改革,实现“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创造更广大发展空间,提升香港核心竞争力,与国家一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冼汉迪(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中手游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冼汉迪对中评社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5年来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国家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我感谢国家始终关心和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国家也一直是香港的坚强后盾。今年是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的开局之年,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国家迈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将积极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和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全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为香港增强发展新动能建言献策,持续大力推动创新科技发展,也为国家发展继续贡献自己所长,推动香港与内地高质量发展。”冼汉迪说。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主任、自由党副主席陈晓峰(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亚非法协香港区域仲裁中心主任、自由党副主席陈晓峰表示,听取政府报告,感慨中央交出了亮丽的成绩表,不负人民重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守正创新。谈及其中印象深刻的内容,陈晓峰表示,我国提前实施各项“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深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壮大数字经济、创设支持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持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减税降费政策,让各行业得到数以万亿的支持,小微企业所得税实际最低税率降低到只有2.5%;同时成功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解决外资企业关注的问题及加大力度吸引外资,深化互利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建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RCEP;推动绿色经济,成功地稳经济、稳就业、改善民生等,这皆令人感慨。

  陈晓峰说,作为享受“一国两制”独特优势的港区人大代表,我们将联手香港市民和十四亿中华儿女一起融入及贡献国家发展大局,掌握历史主动落实“二大十”的战略部署。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少数国家仍怀着冷战思维,输出恐惧、通货膨胀和武器。我国各民族团结一心在习近平总书记及党的带领下将带领世界渡过惊涛骇浪,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会长文颕怡(受访者供图)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广西社团总会会长文颕怡表示,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务实彻底、稳中求进。回顾了过去一年,在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疫情等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在防控疫情、发展经济、全面脱贫、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极为不易的成就,同时又立足当下,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她认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继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我认为这这体现了中央对港澳的重视和关切,以法治的方式和负责任的态度维护香港稳定繁荣,以及推动香港走向“由治及兴”新阶段的决心和魄力。

  文颕怡说:“我国将继续深化国际经贸和科技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香港的优势是与国际接轨,“十四五”规划也明确了香港“八大中心”的定位,香港正好能发挥所长,贡献国家所需。”文颕怡谈到,《政府工作报告》切实体现了中央务实为民、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报告高度重视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民生事项,提出要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未来一年,我国经济面对需求不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尚未结束的疫情等多重挑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一系列目标,需要我们全国一心,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受访者供图)

  全国政协常委蔡冠深对中评社记者表示,过去几年香港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央政府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制定实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落实“爱国者治港”,成功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这样的过程,是七百多万香港同胞亲身经历的,中央政府的威望也因此在香港得到空前提升,香港同胞更加真切地体会到: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的道理。香港一国两制下的长治久安,得到了切实保障。

  关于未来,蔡冠深说,“我十分认同总理有关经济发展的所有部署。事实上只有拚经济,才能保企业,只有企业发展,才能推动就业,才能改善民生。因此,我一定全力支持国家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长三角、京津冀、东北振兴等区域发展的大战略,拥护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防控疫情、保持稳定的各种要求和举措。”

  蔡冠深也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对标欧盟,解放思想,大力推动体制体制的突破创新,以及早改变一国之内的粤港澳大湾区,九加二城市间的人流通物流资金流等等要素流通的便利程度还不如欧盟二十七个主权国家这样的尴尬困境。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发挥出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的国内国外双循环经济新格局战略枢纽作用,更好地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我国经济、科创高地中,加强加快深港同城双核建设,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中评社资料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表示,报告强调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在香港局势动荡之时,中央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香港经济及民生发展出现喜人变化。事实证明,香港要长期繁荣稳定,“一国两制”要行稳致远,就要坚定维护国家安全,把“爱国者治港”原则落到实处。

  姚志胜认为,香港正在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推展“再工业化”,只要用好北部都会区平台,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紧密合作,定能助力国家产业朝着现代化、高质量方向更上层楼。而香港更拥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未来要在国际舞台上更积极讲好中国故事、香港故事,招揽外资利用香港平台进军内地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林龙安(受访者供图)

  全国政协委员林龙安对中评社记者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坚持依法治港治澳,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林龙安表示,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支持香港繁荣稳定,过去几年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及治到由治及兴的新阶段,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香港一直以来,背靠祖国,在国家的帮助下香港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包括“十四五”规划确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提出了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一系列重大目标,为香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对深化内地与香港合作做出具体部署,为香港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香港发展注入新动力,推动香港主动融入国家实现宏伟蓝图新征程。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谭岳衡(受访者提供)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谭岳衡表示,工作报告总结全面、前瞻性强,充分体现务实和稳中求进,对于香港未来工作规划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报告对香港如何推动“由治及兴”提出明确要求,中央的支持更为推动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充分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探索发展新路径,注入信心和底气,对此深感鼓舞。

  谭岳衡表示,作为大湾区中心城市之一,香港可以与区域内其他城市在绿色能源、交通和建筑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在共建“绿色湾区”的同时,探索创新型绿色低碳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亦可在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绿色标准制定、发展自愿碳市场等方面做出贡献,助力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谭岳衡表示,香港应进一步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利用“八大中心”建设的机会,在支持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扮演更重要角色;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方面,香港亦可通过建设发展北部都会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等重点规划项目,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打造完善创科金融体系,在建设国际创科中心过程中,为国家科技创新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