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乱象多,别让餐饮商家的套路毁了年味
春节阖家团圆,少不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随着消费水平提高,年夜饭尤其是高端年夜饭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为餐饮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从媒体调查来看,各种乱象也层出不穷,影响了用餐体验。
要指出的是,餐饮市场是个自由竞争市场,商家有经营自主权。春节期间因为人工、原材料成本上涨,同样的菜品比平时贵,消费者都能够理解。而为了避免临时变卦造成的损失,适当收取预订费用,也在情理之中。但报导提到的一些乱象,已经超出了经营自主权的范畴,涉嫌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比如,在固定套餐外额外加菜,强制要求必须点满多少钱,变相设置低消门槛;再如,混淆“订金”和“定金”的概念,收钱后一律一分不退;还有商家为了提高翻台率,在没有事先告知的前提下设置就餐时限,饭没吃完就频繁催客……
以限制最低消费为例,2014年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曾明文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餐饮商家设置最低消费额度,在年夜饭的固定套餐外,额外加菜必须达到一定门槛,等于是变相违规。
一些商家之所以无视法律规定,无非是想趁机狠狠赚一笔——年夜饭的需求近几年水涨船高,呈现出卖方市场的特征,商家掌握着主动权,更加强势,所以敢利用经营优势,制定一些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同时,年夜饭寓意着吉祥喜庆。在如此重要的场合,就算消费者遭遇了不合理的对待,为了不破坏过年的氛围可能也不会深入追究。这种“宽容”有时候会让一些不良商家更加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