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中国吸引外资发展服务业应有所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颁布实施之后,外商投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显着变化。考虑到我国商务部是负责非金融投资统计部门,统计数据中不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统计数据,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还要大。
外国资金进入中国的服务业,说明中国经济转型非常明显。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吸引外资,主要是来料加工企业。进入本世纪之后,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大肆购买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农产品加工和制造企业,中国许多知名品牌被外国企业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吸引法国公司投资,杭州娃哈哈集团几乎被法国达能公司完全控制。这说明外国投资者充分瞭解中国的经济结构,意识到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上升时期,通过收购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投资中国服务业。这是因为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家。从消费总额来看,中国处于世界第二位,但是,从消费增长的速度来看,不远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家。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的服务业,实际上是看重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认为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家之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会持续增加,能给外国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
对于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服务业,中国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外国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首先,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但是,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或者重要指标。究其原因就在于,各国的自然禀赋不同,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也不相同。如果为了增加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大量吸引外资,成为一个消费国家,那么,中国未来发展可能会失去动力。
可是,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计划,使得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8%以上,美国经济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服务业的发展,的确给美国带来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服务业的结构非常复杂,一些服务业并不能直接产生价值,服务业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一个国家经济虚拟化,经济矛盾会不断积聚,最终引发经济危机。
当然,服务业并非一无是处。美国一些地方通过发展特殊的服务业,迅速走向繁荣。最典型的是美国内华达州的阿拉斯加,在广袤沙漠通过修建赌场,形成现代服务娱乐业城市,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复制性。如果一个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大量发展博彩业,那么,这个国家或者地区经济必然会“畸形化”。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既不能利用中国的货币政策,从世界各国掠夺财富,繁荣中国的资本市场,同时又不能通过发展娱乐服务业使中国社会“未富先奢”。中国发展服务业,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考虑到中国整体经济结构,不能通过吸引外资,过度发展中国的服务业。
其次,服务业包括生产服务业和消费服务业。中国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中国数字产业的发展。发展数字经济,对于传统农业工业的改造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实现数字产业化发展,对提高中国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是,应充分意识到,数字经济发展同样需要传统制造业的支撑。正如人们所看到的那样,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基础设备的制造,仍然属于制造业的范畴。虽然软件业属于服务业,但是,软件也不能脱离中国传统产业发展。中国不可能成为类似印度那样的软件大国。如果依靠软件支撑中国的数字经济,忽视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的发展,那么,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多消费移动终端设备,可是,中国消费移动终端设备中使用的照相技术核心零部件主要来自于国外。照相机镜头特别是生产照相机镜头的涂料,不得不从国外采购。外国企业通过向中国出口类似的高技术产品,获得丰厚的利润。表面上看,数字经济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服务产业,但是,仔细分析人们就会发现,影响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设备和零部件,仍然属于传统的制造业。如果不下大力气,提高中国制造业的水平,中国要想真正成为一个数字经济强国,恐怕是不可能的。
外国投资者之所以投资中国的服务业,是因为看到了中国“消费红利”。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消费人口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投资中国的服务业,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丰厚的利润。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许多外国资金进入中国的服务业,是典型的急功近利。他们试图利用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优势,从中国获取更多的数据和更多的利润。中国对此应提高警惕。
一些海外风险投资之所以进入中国城市出租车行业,投资中国传统服务业,在中国开设咖啡馆,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在中国一些相对富裕的城市,人们为了追求奢华的生活,带着猎奇的心理,到外国投资者开设的消费场所消费。一些年轻人甚至形成了炫耀性消费心理。外国投资者不失时机,推出分期付款等信用消费业务,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虚荣心。如果对这种现象听之任之,那么,中国消费市场有可能会被扭曲,就像当年外资进入中国的制造业,大肆收购中国品牌,然后推广外国品牌一样,中国服务业将成为外国投资者掠夺财富的重要行业。
第三,吸引外资不是越多越好。吸引外资应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单独考察一个国家吸引外资的多少,并没有多大的意义。这是因为各国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不一样,对外资的需求规模和结构也不一样。中国近些年来形成了平衡的货币市场,对外贸易积累大量的外汇,中国对外资的需求有所减弱。《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实施之后,外资进入中国的渠道更加畅通。《中华人民共和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为吸引更多外资创造了条件。但是,应充分意识到,一些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带有明显的破坏效应。上个世纪外资进入中国内地,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进入本世纪之后,一些外资利用自己的规模优势,漫天要价,要求地方政府提供土地,减免税收。吸引外资越多,对当地民营企业发展越不利。这种厚此薄彼政策导致吸引外资出现“挤出效应”,地方经济发展失去平衡。
吸引外资过程中,要有所选择。不论是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还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来看,都应高度重视外资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中国在汽车行业发展中吸引外资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相对落后,大量吸引外国汽车企业,设立合资企业。中国境内合资企业亏损严重,可是,外国投资者通过服务贸易,从中国家用轿车市场快速发展中获得丰厚的利润。不论是汽车零部件进口关联交易,还是提供知识产权,都使外国汽车制造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近年来,决策部门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抓住电动汽车发展的有利时机,希望在汽车工业发展中实现超越。中国吸引外资,应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应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颁布实施之后,外商投资方式和渠道发生了显着变化。考虑到我国商务部是负责非金融投资统计部门,统计数据中不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统计数据,因此,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吸引外资的规模还要大。
外国资金进入中国的服务业,说明中国经济转型非常明显。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吸引外资,主要是来料加工企业。进入本世纪之后,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大肆购买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农产品加工和制造企业,中国许多知名品牌被外国企业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吸引法国公司投资,杭州娃哈哈集团几乎被法国达能公司完全控制。这说明外国投资者充分瞭解中国的经济结构,意识到中国制造业正处在上升时期,通过收购中国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投资中国服务业。这是因为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国家。从消费总额来看,中国处于世界第二位,但是,从消费增长的速度来看,不远的将来,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国家。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的服务业,实际上是看重中国庞大的消费群体,认为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家之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会持续增加,能给外国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
对于外国投资者投资中国服务业,中国应当保持清醒的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确保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外国投资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首先,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但是,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或者重要指标。究其原因就在于,各国的自然禀赋不同,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也不相同。如果为了增加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大量吸引外资,成为一个消费国家,那么,中国未来发展可能会失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