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增逾5% 资金涌港2500亿北水买股
中评社香港1月15日电/受加息周期及宏观经济放缓拖累,港股连续四年下跌,令市场揣测资金正逐步撤离。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银行体系总存款按年增长超过5%,而港股通南下约2500亿元资金流入,反映资金仍是“净流入”香港。他又引述国际投资者指出,香港是全球其中一个最理想的投资选项,大型企业将陆续落户香港。
大公报报导,香港经济活动在疫后处于复苏势头,人流、资金流及企业流都出现增长。陈茂波最新在网志中指出,经历过疫情,香港逐步恢复与各地便捷往返,2023年访港旅客人数持续回升,全年访港旅客人数约3400万。另外,尽管面对全球高息环境及外围众多不利因素,令到本地资产市场在过去一年备受压力,可是香港却录得资金净流入。
财管业务料年增7.6%
截至去年11月底止,香港总存款额达到约16万亿元,按年增加4.1%,当中港元存款额占7.6万亿港元,亦较去年同期上升1.7%。陈茂波表示,若果纳入12月份初步数字,去年全年总存款预计增长超过5%。此外,内地资金持续流入本港股票市场,港股通南下资金去年全年约2500亿港元。他认为,数字反映本港市场资金仍是处于“净流入”状态。
除了股票市场之外,香港财富管理业务甚具优势。陈茂波表示,参考BCG Global Wealth Report 2023报告,香港财富管理业务预计在2022至2027年期间,每年将录得7.6%的增长,可为本港金融、专业服务带来庞大机遇。与此同时,过去一年特区政府在家族办公室方面的拓展,以及重推“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等,将为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带来另一增长动力。
此外,本港在产业发展方面同样加速进行。陈茂波提到,近年本港大力推动创科产业发展,不论是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生物医药、金融科技、绿色金融,以至第三代互联网等,经过多年的努力,相关的生态圈已渐次成形,创业者和科学家都在新的科技赛道上全力竞跑,希望能抢占先行者优势。在创科政策和资源的大力支持牵引下,一批重点企业陆续落户香港,不少私募基金和风投基金亦随之被吸引到香港,希望找寻优质的投资机会。
资料显示,2023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达9039间,按年增加61间,回复至疫情前的高水平,在香港的总就业人数约为46.8万人。特区政府另一项初创企业统计调查显示,香港初创企业数目较2022年增加272间,达到4257间,创历史新高。这些初创企业雇用16453人,较去年上扬10%。
陈茂波:港为国际投资者首选
陈茂波指出,寻求最具“性价比”的回报机遇,为国际投资市场的不二法则,他们着眼的不是“过去式”的数字,而是更关键的“未来增长的潜力”,而不少熟悉香港市场的国际投资者都认同,香港正是其中一个最理想的选项。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周一举行,即将出席会议的陈茂波期望,可以向一些很久没到访过香港或内地的投资人,介绍最新的发展与机遇。
据瞭解,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以“重建信任”为主题,陈茂波认为,信任的氛围关乎各国是否能联手推动全球经济更好增长,更关乎如何让全球各地的人民都能普遍受惠,这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意义,也是重建信任的必要所在。
中评社香港1月15日电/受加息周期及宏观经济放缓拖累,港股连续四年下跌,令市场揣测资金正逐步撤离。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香港银行体系总存款按年增长超过5%,而港股通南下约2500亿元资金流入,反映资金仍是“净流入”香港。他又引述国际投资者指出,香港是全球其中一个最理想的投资选项,大型企业将陆续落户香港。
大公报报导,香港经济活动在疫后处于复苏势头,人流、资金流及企业流都出现增长。陈茂波最新在网志中指出,经历过疫情,香港逐步恢复与各地便捷往返,2023年访港旅客人数持续回升,全年访港旅客人数约3400万。另外,尽管面对全球高息环境及外围众多不利因素,令到本地资产市场在过去一年备受压力,可是香港却录得资金净流入。
财管业务料年增7.6%
截至去年11月底止,香港总存款额达到约16万亿元,按年增加4.1%,当中港元存款额占7.6万亿港元,亦较去年同期上升1.7%。陈茂波表示,若果纳入12月份初步数字,去年全年总存款预计增长超过5%。此外,内地资金持续流入本港股票市场,港股通南下资金去年全年约2500亿港元。他认为,数字反映本港市场资金仍是处于“净流入”状态。
除了股票市场之外,香港财富管理业务甚具优势。陈茂波表示,参考BCG Global Wealth Report 2023报告,香港财富管理业务预计在2022至2027年期间,每年将录得7.6%的增长,可为本港金融、专业服务带来庞大机遇。与此同时,过去一年特区政府在家族办公室方面的拓展,以及重推“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等,将为香港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带来另一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