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专访:姚志胜论统一与港台关系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 林艳)全国两会下月初即将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详细解答了和平统一对台湾的好处、如何向台湾同胞讲好“一国两制”故事、关于“两制”台湾方案的思考建议、如何加强港台民间交流、香港可为疫后两岸关系发挥什么作用等问题。姚志胜表示,疫情不仅没有改变两岸一家亲的亲情真情,更凸显了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两岸融合发展题中之义,他期待疫后的两岸交流空间更广更大。此外,姚志胜也透露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中提交多个提案,其中一个是建议在厦门建立全球反“独”促统组织活动交流中心。
姚志胜博士,全国政协委员、嘉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祖籍福建,是香港著名的爱国爱港实业家和社团领袖,对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深具使命感,现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台湾商贸合作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太平绅士等职,2021年获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以下是具体问答全文:
爱国者治港下的香港对台湾“一国两制”具有示范作用
中评社记者:我们看到,在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后,香港社会各层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您认为,“爱国者治港”新时代下的香港以及由治及兴的香港对于台湾“一国两制”具有哪些示范作用?
姚志胜:中央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发展壮大爱国爱港力量,支持特区政府积极务实作为。今天的香港,已经进入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的良政善治新阶段,香港许多发展出现良性和喜人变化。这对实现两岸统一、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有许多有益启示。我认为,“爱国者治港”新时代下的香港以及由治及兴的香港对于台湾“一国两制”,最重要的示范作用有三点:
第一,祖国始终是香港最强大的后盾。香港实现由乱及治到由治及兴的积极变化,在于坚持“爱国者治港”,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得到有效维护,为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祖国对香港的后盾作用越益彰显。
第二,“爱国者治港”是有利香港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一国两制”得以行稳致远。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得以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由治及兴、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庞大的新机遇,进一步为香港未来发展坚定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第三,中央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社会走出“泛政治化”泥沼,聚精汇神谋发展,香港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香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充分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社会上下更能齐心协力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从三个方面向台湾同胞讲好“一国两制”故事
中评社记者:“一国两制”在台湾一直受到污名化,您长期工作生活在香港,能否请您与台湾同胞分享一下,您对“一国两制”好处的切身感受?您认为,应该如何向台湾同胞讲好香港“一国两制”故事?
姚志胜:香港回归祖国、实施“一国两制”,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我长期工作生活在香港,能够切身感受到“一国两制”的好处。具体而言有三方面:
第一,“一国两制”有效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回归祖国以来,香港经济蓬勃发展,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稳固,创新科技等新经济产业亦迅速兴起。在祖国的坚强后盾、中央的全力支持下,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抑或是非典、新冠肺炎疫情,香港总能战胜风险、浴火重生,独特地位和优势更不断巩固。
第二,“一国两制”有效保障香港居民根本利益和福祉。在“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下,香港居民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广泛,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各项社会事业亦取得显着进步。
第三,“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通过外交谈判和平解决相关问题,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中国智慧,体现了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中国气派,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突破,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推动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需要向台湾同胞讲好香港“一国两制”的故事。其中,我认为有三个方面故事值得讲述:
第一,关于香港制度及生活方式不变的故事。针对一些台湾同胞关注统一后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会否改变,我们应该强调,香港回归后,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民众的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第二,关于香港经济民生蓬勃发展的故事。针对台湾同胞对岛内经济民生深层次问题的忧虑,我们应该强调,香港回归后,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非典及新冠疫情的冲击,在全球发达经济体中发展速度一直都在前列。
第三,关于香港享誉国际的故事。针对台湾同胞对参与国际活动问题的关注,我们应该强调,在祖国的大力支持下,香港回归后广泛参与对外事务,积极以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或其他适当身份参与国际组织的工作,“东方之珠”在国际社会的声誉更胜往昔。
“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须符合一些必要和根本原则
中评社记者:近年来,中央提出了以“民主协商”方式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倡议。您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具体安排有哪些方面的建议和思考?您认为,香港这个平台可以为“两制”台湾方案的探索协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姚志胜: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擘画和平统一路线图,开启推进和平统一的新征程,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台湾是一个跨阶层的多元社会,一直在动态发展,“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须以“民主协商”方式与台胞深入讨论。我认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须符合一些必要和根本原则:
一是台湾在“一国两制”下实行高度自治,要有效落实中央对台湾的全面管治权,政治权力由中央赋予并受中央直接领导;
二是要以全局、历史、发展的全盘思维,按照台湾情况思考方案的安排;
三是在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前提下,台湾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得到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合法权利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四是要以实现台湾善治、有利于两岸统一后的台湾治理为目标,让台湾与大陆在统一的国家中稳定繁荣发展。
香港是“一国两制”率先垂范之地,在两岸关系中具有特殊作用。我认为,香港可以发挥好自身的国际平台以及“一国两制”垂范之地的优势,凝聚各方专家学者和台湾不同社会人士,理性深入展开“两制”台湾方案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制度性安排的相关讨论;同时,可以凝聚海内外支持“一国两制”的正能量,向国际社会讲好“一国两制”成功故事,反驳各种对“一国两制”的歪曲和抹黑,对台湾岛内以至国际舆论产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
中评社记者:我们注意到,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首次被写入党章。当前台海形势更加严峻复杂,台独势力不断进行谋“独”挑衅、一些外部势力变本加厉打台湾牌。您认为,统促会香港总会可以在反“独”促统方面做些什么?
姚志胜:当前,纵然外部形势再复杂,干预与反干预斗争再严峻,二十大将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写进中共党章,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作为大国执政党的全党意志及其背后的国家意志,在国家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上,以最高章程形式,再次确认强化。
我们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是香港13个反“独”促统社团的旗舰,始终坚定站在反“独”促统最前线,旗帜鲜明表达反“台独”的严正立场。面对台海复杂形势,香港统促总会继续充分发挥反“独”促统运动的平台优势和作用,从三方面推动反“独”促统工作:
一是推动香港统促总会与内地的促统组织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做好平台和桥梁角色,凝聚更强大的统一力量。2021年和2022年,我便代表香港统促总会连续两年分别参与在上海和北京举办的“携手圆梦——两岸同胞交流研讨活动”,并就香港“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对实现两岸统一有哪些重要启示作交流发言。
二是坚守舆论阵地,讲好香港“一国两制”成功故事,推动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我们香港统促总会经常透过新闻稿和撰写文章主动发声,激浊扬清,引导舆论,为反映反“独”促统民情发挥正能量。
三是发挥社团民间交流作用,举办大型活动,促进更多市民瞭解和认识反“独”促统的重要意义。我们香港统促总会在2021年组织在香港隆重举行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大会等系列活动,在2022年携手近50个爱国爱港机构共同举办“『九二共识』30周年图片展”。这些民间活动,在社会都引起广泛回响,为凝聚两岸和平统一的民间力量起到良好效果。
中评社记者:二十大报告涉台部分特别强调,“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协商,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我们知道,在共商共议统一进程中,向台湾同胞讲清楚和平统一的好处十分重要。作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能否请您谈谈“和平统一”可以给台湾带来哪些好处?
姚志胜:二十大报告有关“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开展广泛协商”的表述,强调与台湾各界有识之士共谋和平统一进程,充分体现对台湾同胞的诚意善意,是对广大台胞的深情呼唤。和平统一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我认为,这可以给台湾带来许多好处,比较突出的有三方面:
第一,和平统一后,台湾将迎来长治久安的局面,能够齐心一致、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特别是祖国大陆更有条件把发展红利与台湾同胞分享,长期困扰台湾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众多深层次矛盾,可以在两岸融合发展、祖国大陆的惠台政策中得到解决。
第二,和平统一后,两岸有了和平相处、安全安定的环境,台湾民众最关心的安全问题就有了保证,台湾内部的统独之争也得到解决,有助于社会的安定,更不用唯美国马首是瞻,在军费上做美国的“提款机”。
第三,和平统一后,台湾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台湾同胞的国际底气将更充足,台湾毋须再大搞“金钱外交”拓展所谓的“国际空间”,在国际社会上将与祖国大陆同胞一样,更能当家作主共享民族尊严。
中评社记者:我们看到,近年来港台关系落入冰点。随着香港社会从疫情中复常,您对未来的港台关系走向有何期待?您认为,下一步可以如何加强港台民间交流?
姚志胜:台湾当局包庇黑暴、“拒统求独”,严重破坏港台关系,特区政府于2021年停运驻台经贸文办,坚守中央政府处理香港涉台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政策,表达了特区政府维护“一中”原则的严正态度。但香港仍是两岸民间往来的重要平台,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随着两岸关系发展,纵使近年来港台关系落入冰点,港台两地交流从未停歇。数据显示,2021年,台湾是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香港则是台湾的第四大贸易伙伴,港台经贸关系紧密。
随着香港社会走出疫情阴霾,特区政府全面部署复常,聚焦发展经济,不仅国家经济活水源源涌入,更向海外全方位推广香港。我期待,在复常之路稳步前行的过程中,港台关系能够在经贸交流和民间互动两方面继续健康平稳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两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对促进两岸关系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我认为,在香港社会从疫情中复常之际,香港下一步可以在深化两岸合作中扮演积极角色,与台湾同胞分享国家发展红利,包括结合台湾优势产业和重点人才领域,携手台企主动承接、吸纳大湾区内高端产业的辐射和转移,深度推动港台在经贸、金融、物流、创科等领域的两岸合作。
港台两地在文教、科技、学术、青年等领域的交流持续进行,成为两地民众之间互相瞭解、增进感情、加强合作的重要途径。香港不同界别的民间社团正好发挥平台作用,持续推进更多不同领域不同界别不同阶层的港台民间交流活动,加强港台民间交流,让两地民间良性互动。
中评社记者:您认为,港台企业可以在哪些方面加强合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姚志胜: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中国式现代化的宣示,在二十大报告中一再反覆阐释强调,是二十大报告最闪亮的关键词。对于港台民营经济和广大民企而言,认真研究政策、用好政策,方能顺势而为,收获成功。我认为,港台企业可在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第一,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创新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重要高度,在持续扩大开放的进程里,民营企业在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迎来难得历史发展机会。港台的高端创新企业具备先进制造水平、高标准质量,可以顺应时代、脱颖而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准,投入中国式现代化事业。
第二,二十大报告展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港台企业早年引入外国绿色公司治理,重视环境友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等方面可以更好的担当作为。
第三,中国式现代化强调推进制度型开放、维护多元经贸关系。港台企业外贸往环频繁,今后更须提升经贸协作,在国家支持下开拓更多市场,共同在双循环中提升国家的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中评社记者:新上任的国台办主任宋涛在新年寄语中指出,今年“将与台湾各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展开广泛深入协商”。您如何看待两岸对话协商的重要性?香港在两岸对话协商中可以扮演什么样的桥梁角色作用?
姚志胜:两岸政治交往曾经取得的历史性突破,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就是对话协商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两岸要实现和平统一,要形成“一国两制”台湾方案,两岸关系要和平发展、融合发展,都要靠深入协商,谋求协作的最大共识。当前,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都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祖国完全统一面临着新的形势,广泛深入协商、戮力化解分歧、统合各方力量,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上更具有重要意义。
香港是两岸政治接触的重要桥梁。为两岸对话奠定坚实政治基础的“九二共识”,就是海协会和海基会于1992年10年在香港会谈达成的。我认为,香港具有“背靠祖国、联通国际”的独特优势,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香港在两岸对话协商中可以继续扮演民间交流交往的桥梁角色,透过港台各种民间交流渠道和活动,携手台胞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联系国际社会,共同推动香港“一国两制”新实践,在多元的港台经贸和文化交流交往中,形成深入协商、汇聚两岸民意民智的联系带,让台湾同胞看清楚“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在台湾的光明前景。
中评社记者:我们看到,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成为了近年来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您对疫后的两岸关系有何期待?您认为,香港可以为两岸关系恢复以及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发挥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姚志胜:新冠疫情期间,大陆坚持促进两岸交流、深化融合发展,克服疫情因素和民进党当局人为设置障碍的影响,为帮助在大陆台企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推出11条措施等多种措施,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热切愿望没有减,两岸民间各领域交流合作没有断。疫情不仅没有改变两岸一家亲的亲情真情,更凸显了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两岸融合发展题中之义。对于疫后的两岸关系,我期待在两岸疫情情同手足的共患难同甘苦的特殊经历中,两岸人民感情升温升华,两岸各领域交流继续保持发展势头,两岸交流空间更广更大,深切瞭解到两岸同胞更需要彼此交流,两岸民众更希望增进交流,深刻体会到两岸必然融合的历史大势,从而更好推进和平统一进程。
在疫情中,香港社会再次感受到一个真理:中央总是在香港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刻全力挺港,让港人切身感受到国家最大的爱护和关顾。后疫情时代的两岸关系,香港可以发挥两岸交流的平台作用,总结抗疫经验,以抗疫为主题就中央支援台胞应对特大事故和两岸民间交往的机制和方法,加强研究交流,以自身得到中央支援的启示和示范作用,向台湾同胞和国际社会讲好香港“一国两制”的抗疫故事、复常故事,增进台湾同胞的国家民族认同,为实现民族复兴再立新功!
中评社记者:祝贺您再次连任全国政协委员,今年的全国两会您将会提出哪些建议?您对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有哪些期待?
姚志胜:今年的全国两会,我提出了《建议中央支持在厦门建立全球反“独”促统组织活动交流中心》和《建议中央安排央企为香港援建公屋》等多个提案。
在《建议中央支持在厦门建立全球反“独”促统组织活动交流中心》的提案中,我提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如何凝聚海内外反“独”促统组织的力量,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是落实二十大精神、做好对台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福建是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厦门更是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第一站”。我建议,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国台办和福建省及厦门市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厦门促进两岸交流交往的地缘和人缘优势,在厦门建立全球反“独”促统组织交流活动中心,作为海内外反“独”促统组织的基地,为他们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以加强海内外反“独”促统组织的联系,形成更广泛的反“独”促统的统一战线,为推进祖国完全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在《建议中央安排央企为香港援建公屋》的提案中,我提出,安居难是香港的头号民生难题,公屋轮候时间越来越长更是特区政府施政的痛点。特区政府1998年提出于2005年年底前将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年,而现在的轮候时间却长达5.6年。据估算,如果能够在今届政府5年任期内将公屋轮候时间缩短至相对合理的4年,需要兴建约23万个新单位,而特区政府这5年已经安排兴建的公屋相关单位数量祗有6万多个,还需多建约17万个单位。香港本地建筑企业根本无力完成这样的任务。为了落实习近平主席七一重要讲话关于“切实排解民生忧难”要求,我建议中央安排央企支援香港兴建公屋,5年增建17万个单位,加快香港兴建公屋进度,助力香港解决上楼难问题。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更需要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共担民族复兴历史责任。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国家发展新征程上肩负新的任务,履职使命感更强,责任更大。我期待,在全国政协委员的共同努力下,政协委员根据国家发展新形势,结合本职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反映社情民意,更广泛地争取人心和力量,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此专访为2023年全国两会系列专访之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中评社北京2月8日电(记者 林艳)全国两会下月初即将召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姚志胜日前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详细解答了和平统一对台湾的好处、如何向台湾同胞讲好“一国两制”故事、关于“两制”台湾方案的思考建议、如何加强港台民间交流、香港可为疫后两岸关系发挥什么作用等问题。姚志胜表示,疫情不仅没有改变两岸一家亲的亲情真情,更凸显了和平发展、交流合作的两岸融合发展题中之义,他期待疫后的两岸交流空间更广更大。此外,姚志胜也透露将在今年全国两会中提交多个提案,其中一个是建议在厦门建立全球反“独”促统组织活动交流中心。
姚志胜博士,全国政协委员、嘉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祖籍福建,是香港著名的爱国爱港实业家和社团领袖,对香港的“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深具使命感,现担任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委员、香港台湾商贸合作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区太平绅士等职,2021年获特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以下是具体问答全文:
爱国者治港下的香港对台湾“一国两制”具有示范作用
中评社记者:我们看到,在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后,香港社会各层面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您认为,“爱国者治港”新时代下的香港以及由治及兴的香港对于台湾“一国两制”具有哪些示范作用?
姚志胜:中央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发展壮大爱国爱港力量,支持特区政府积极务实作为。今天的香港,已经进入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的良政善治新阶段,香港许多发展出现良性和喜人变化。这对实现两岸统一、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有许多有益启示。我认为,“爱国者治港”新时代下的香港以及由治及兴的香港对于台湾“一国两制”,最重要的示范作用有三点:
第一,祖国始终是香港最强大的后盾。香港实现由乱及治到由治及兴的积极变化,在于坚持“爱国者治港”,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得到有效维护,为有效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祖国对香港的后盾作用越益彰显。
第二,“爱国者治港”是有利香港繁荣稳定、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一国两制”得以行稳致远。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得以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由治及兴、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提供庞大的新机遇,进一步为香港未来发展坚定信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
第三,中央完善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香港完善选举制度后,社会走出“泛政治化”泥沼,聚精汇神谋发展,香港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香港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充分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社会上下更能齐心协力聚焦发展经济、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