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关注:多家港媒强调做好复业风险管理

社交距离措施放宽首日,有餐饮店生意火爆(图片来自大公文汇)

  中评社香港4月22日电(记者 梁帆)政府21日起首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晚市堂食恢复,多个行业重启营业。多家港媒发表社评表示,随着疫情逐渐受控,政府根据本港实际情况,逐渐放宽限制有其合理性、必要性,但复业必须兼顾防疫,更应明确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不是放弃防疫。企业、市民亦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切勿松懈。

  文汇报发表社评称,适当放宽防疫管控、逐步恢复经济社会活动,符合各行各业、广大市民的期望。但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必须要以疫情受控为前提,严控反弹风险。政府何时实施第二、第三阶段放宽措施,要视乎首阶段放宽后疫情如何发展。恢复经营活动、社交活动,又不造成疫情再度反弹、爆发,是本港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本港社会各界应积极探索,为下一阶段放宽创造条件。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要持久稳定,加强防疫风险管理更显重要。

  文汇报社评认为,首先,在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初期,执法部门须加强巡查执法。有关规定必须从严执行,不能沦为虚设,以免造成防疫漏洞。执法部门要增加抽查频率,确保商家遵守严格的防疫要求。其次,各行各业必须做好环境卫生、降低传播风险。所有员工必须要每日进行快速检测,佩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操作要遵循严格的卫生措施。同时,作为防疫重要持份者的市民,亦要做好自身防护。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后,市民的消费、社交活动亦逐渐复常,市区人流明显增多,但市民仍要保持高度的防疫意识,切勿因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而对防疫掉以轻心,尤其是曾经染疫的市民,仍有二次感染风险,绝对不是“百毒不侵”,千万不要低估疫情风险,疏于防疫。

  商报时评指出,香港每日确诊人数纵回落至三位数水平,但抗疫挑战依然不小,一来是刚过去的复活节市面人流大增,未来数天的确诊数字不排除止跌回升,二来社交距离限制于周四迎来首阶段放宽,届时病毒传播风险亦势有增无减,所以大家切忌松懈。只要全港市民一起同心配合抗疫,包括进一步用好快测复常的工具与策略,在多多检、密密检,继而如实呈报、配合隔离等基础上,香港必可早日稳控疫情、早日安心复常。

  商报时评亦认为,快测作为全新抗疫工具,除了用诸推动安全复课,还可推广至更多层面的安全复常。快测方便快捷、价廉准确,莘莘学子上课前已须使用,好多打工仔上班前亦要呈报阴性结果;倘若政府带头要求全体公务员上班前快测,又或规定出席指定群众活动前接受快测,则快测使用必可更加普及,而香港运作亦必更加安全。特别是,像校园快测般,有意见指这存在着辐射效应,由于今轮疫情不少属于“一人中,全家中”,一个家庭里的一位学童天天快测,也间接等于其余家庭成员都天天快测;如果更多上班族及全体公务员同时天天快测,加上退休人士也获免费派发快测包、有条件不吝惜使用快测,当快测的数量愈推愈多,则全港安全程度亦必愈来愈高。须留意,相关快测安排不虞长期执行,假如疫情继续稳步回落,快测次数亦有条件减少,若然香港重新实现“清零”,那么减至每周一次甚而暂停也未尝不可。

  大公报社评则对香港经济作出建议,他们谈道,香港金融具竞争优势,对外资维持相当吸引力,香港无需气馁。事实上,随着内地金融双向开放,市场互联互通扩容,香港金融业发展大有可为,其中财富资产管理有望成为香港金融一大亮点。随着第五波疫情受控,预期跨境理财通、债券南向通交易将显着跃增,有助壮大香港财富管理业务,加速香港金融向高增值方向转型升级。关键在于,香港要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不断提升竞争力。

  

社交距离措施放宽首日,有餐饮店生意火爆(图片来自大公文汇)

  中评社香港4月22日电(记者 梁帆)政府21日起首阶段放宽社交距离措施,晚市堂食恢复,多个行业重启营业。多家港媒发表社评表示,随着疫情逐渐受控,政府根据本港实际情况,逐渐放宽限制有其合理性、必要性,但复业必须兼顾防疫,更应明确放宽社交距离措施不是放弃防疫。企业、市民亦必须加强风险管理,切勿松懈。

  文汇报发表社评称,适当放宽防疫管控、逐步恢复经济社会活动,符合各行各业、广大市民的期望。但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必须要以疫情受控为前提,严控反弹风险。政府何时实施第二、第三阶段放宽措施,要视乎首阶段放宽后疫情如何发展。恢复经营活动、社交活动,又不造成疫情再度反弹、爆发,是本港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本港社会各界应积极探索,为下一阶段放宽创造条件。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要持久稳定,加强防疫风险管理更显重要。

  文汇报社评认为,首先,在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初期,执法部门须加强巡查执法。有关规定必须从严执行,不能沦为虚设,以免造成防疫漏洞。执法部门要增加抽查频率,确保商家遵守严格的防疫要求。其次,各行各业必须做好环境卫生、降低传播风险。所有员工必须要每日进行快速检测,佩戴高防护级别的口罩,操作要遵循严格的卫生措施。同时,作为防疫重要持份者的市民,亦要做好自身防护。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后,市民的消费、社交活动亦逐渐复常,市区人流明显增多,但市民仍要保持高度的防疫意识,切勿因放宽社交距离措施而对防疫掉以轻心,尤其是曾经染疫的市民,仍有二次感染风险,绝对不是“百毒不侵”,千万不要低估疫情风险,疏于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