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两面手法掩盖不了其遏华用心

  中评社北京9月16日电/据中国网报导,上周,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越南时发表演讲称,很真诚地想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不希望与中国“脱钩”,也不想伤害中国。近来,美国高官频频释放对华“友好”言论。前有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访华时言之凿凿地表示“中美‘脱钩’是不可能做到的”,后有拜登在戴维营会晤中称美日韩峰会“不针对中国”。从表面上看,美方“暖风频吹”,似乎有修复中美关系、放松对华打压之意,但细究起来却内有乾坤。

  拜登此次访问越南意涵丰富,不仅将美越关系从“全面伙伴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还扩大了两国在半导体供应链、稀土开采、人工智能、贸易和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合作,甚至声称支持越南成为半导体工业中心。半个世纪前的越南战争曾给美国人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而美国这次主动放下历史“宿怨”积极拉拢越南,其背后的盘算实际上仍离不开对中国的打压和遏制。早在2021年,美国就邀请越南参加联合军事演习,有意利用越南制衡中国。此次拜登特别扩大美越在供应链领域的合作,更有转移在华供应链之意。

  上个月,耶伦访华时曾声称,美国的目的并不是对华“脱钩”,而是“去风险化”。但实际上,所谓“去风险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转移供应链。去年5月,美国曾宣布启动“印太经济框架”(IPEF),旨在重构全球供应链。IPEF包括亚太地区的13个国家,却唯独将“世界工厂”中国排除在外——其孤立、排挤中国的意图不言自明。美国此次积极拉拢越南加强供应链合作,亦是服务于此战略目的。由此可见,所谓“去风险化”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的“脱钩断链”和“去中国化”,其中遏制中国的内涵始终如一。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美国之所以不再明目张胆地主张对华“脱钩”,非不愿也,实不能也。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同时也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无论是就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就劳动力素质而言,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枢纽”地位都无可替代。这决定了美国即使有意对华全面“脱钩”,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美国维护全球霸权,遏制打压中国的战略意图是不会变的。于是,华盛顿便玩起两面手法,一边在嘴上“安抚”中国,一边却忙不迭地从军事、供应链、科技等各个方面构筑起围堵中国的“包围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