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萌:两制台湾方案教育政策要经得起考验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张萌(线上会议截图)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张萌日前参加以“对台方略与两制方案的青年求索”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时表示,应从香港青年的教育问题中汲取经验,尽早开展“一国两制”台湾教育方案的设计和探索,为统一后的台湾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张萌表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是“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为“一国两制”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新的方向。“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确定了台湾地区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确定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关系,是最根本的框架性构想。但是,“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理论和内涵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具体到统一后台湾的发展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政策设计。对于统一后的台湾教育方案,“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尚无具体设想,例如统一后台湾地区的教育战略、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等等,都没有具体的方案。

  张萌强调,教育是形塑青年认同的重要手段,是官方掌握意识形态、构建国族想象的必要工具。近年来,香港青年问题愈加突显,从“国教风波”、“非法占中”、“旺角事件”到“修例风波”,香港青年的认同问题已经成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香港社会繁荣稳定的严重威胁,其背后的根源之一就是香港回归后20年来国民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台湾青年是未来台湾社会的中坚力量,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统一后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她认为,大陆应在统一前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经得起考验的台湾教育方案,需要时便可随即贯彻。   张萌指出,“一国两制”台湾教育方案应具备原则性、包容性、纲领性、实践性等特征。在原则性上,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贯彻“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实施前提,即“确保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在包容性上,充分考虑台湾地区的现实情况,最大限度地维持台湾地区教育制度的现状,解决国家统一性与台湾地区差异性之间的矛盾。在纲领性上,科学回答统一后台湾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明确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具体内容。在实践性上,未经实践的教育方案无疑是镜花水月,尤其是涉及台生的思想意识、国家认同等敏感问题,“一国两制”台湾教育方案应以大陆高校的台生国情教育课程为平台,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具体的教育内容。

  张萌表示,“一国两制”台湾教育方案是关系到台湾青年培育的系统性制度安排,也是关乎台湾青年国家认同引导的复杂、敏感的教育工程,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优化,减少统一后在台贯彻实施的磨合期,最大限度地降低岛内对于方案的质疑和阻力。当前大陆各高校普遍开设国情教育课程,成为开展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也应当成为“一国两制”台湾教育方案部分内容试点和实践的平台。大陆应加强国情教育的顶层设计,系统建构国情教育体系,为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教育方案奠定基础。

  对此,张萌建议,一要成立专门的小组制订国情教育教学大纲,以纲要的形式规定课程内容,确保课程的逻辑性和完整性。二要根据教学大纲编写必修课教材,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和权威性;教材内容要鲜活,具有针对性、可读性和实效性,避免一味的政治宣导。三要注重教师的选配和培养,强化教师关于台湾问题、两岸关系、台生心理等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使其掌握对台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四要加强高校之间的联动,平均分配教育资源,对于缺乏独立开设国情课程资源的高校,可以与其他高校合作,共同以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开展国情教育。   张萌就台生国情教育课程的开展提出以下原则:将台湾学生视阈中的台湾省情教育和国情教育相结合,在国情教育下审视省情教育,从省情教育中发现国情教育。在实施步骤上,先开展国情教育下的省情教育课程,把省情教育融入国情教育,重新建构一套以中国视阈审视台湾省、审视两岸关系发展的叙述体系,引导台湾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再开展中国国情教育课程,使其进一步认知中华传统文明和当代中国国家发展形势,增强台湾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张萌最后表示,大陆应在国情教育的实践中制定课程大纲、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深化课程内涵,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内容,在实践中完善针对台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制订统一后的“一国两制”台湾教育方案奠定基础。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张萌(线上会议截图)

  中评社香港10月4日电(中评社报导组)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张萌日前参加以“对台方略与两制方案的青年求索”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时表示,应从香港青年的教育问题中汲取经验,尽早开展“一国两制”台湾教育方案的设计和探索,为统一后的台湾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张萌表示,“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是“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为“一国两制”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新的方向。“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确定了台湾地区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确定了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关系,是最根本的框架性构想。但是,“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理论和内涵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具体到统一后台湾的发展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政策设计。对于统一后的台湾教育方案,“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尚无具体设想,例如统一后台湾地区的教育战略、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等等,都没有具体的方案。

  张萌强调,教育是形塑青年认同的重要手段,是官方掌握意识形态、构建国族想象的必要工具。近年来,香港青年问题愈加突显,从“国教风波”、“非法占中”、“旺角事件”到“修例风波”,香港青年的认同问题已经成为“一国两制”行稳致远、香港社会繁荣稳定的严重威胁,其背后的根源之一就是香港回归后20年来国民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台湾青年是未来台湾社会的中坚力量,很大程度上将影响统一后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她认为,大陆应在统一前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经得起考验的台湾教育方案,需要时便可随即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