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近日,国务院同意在沈阳市、南京市、杭州市等6个城市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幷批复试点总体方案。这是自2015年北京率先实施试点以来,我国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的又一项重要举措,自此,试点地区增加至11个。
服务业开放是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加快发展,初步核算,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8%。随着网络信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全球服务业生产分工加速推进,催生了服务贸易蓬勃兴盛,也激发了跨境资本对服务业的青睐。我国积极融入了世界服务业开放合作的潮流中,服务贸易持续平稳增长,服务业成为吸引外资的重要领域。
我国服务业开放步履坚定而稳健。大胆实践、及时总结、持续完善,近年来,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地区不断探索创新,形成的好做法好经验持续向全国复制推广。日前商务部再次推广一批示范实践案例,试点地区在知识产权服务、公共服务数字化、健康医疗产业链、融资租赁等方面创新,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为相关行业的开放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创新领域逐步拓宽,创新成果日益丰富,更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在全国落地落实,引领服务业创新发展,充分释放现代服务业生产力。
我国服务业开放空间广阔而深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服务业新体系不仅意味着新型服务业态的兴起,也包括新技术、新业态对其他产业进行改造。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服务业开放能够引入更专业化、高端化、多样化的优质服务供给,激发国内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创新服务业态,也能带动知识技术、数字要素和资金跨境流动,促进国内产业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