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步道、特色公园成重庆新名片
家住石马河街道康和园小区的59岁居民卢开英,经常带着孙子来这里游玩,她告诉记者:“我从家里走过来也就10分钟,这里有滑梯、篮球场、羽毛球场和一些高科技设施,大人小孩都有玩的,这公园整得‘巴适’!”
四座山脉纵贯全城,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以“山水之城”闻名的重庆在城市建设管理中面临地势起伏、坡坎崖多、用地紧张等难题。对此,重庆市近年来在城市有机更新、品质提升中不搞大拆大建,结合地形地貌和历史文脉,着力用好边角地块、串连慢行系统、植入人文元素,以山城步道串连街巷、滨江、山林,并建好群众身边的社区、坡坎崖等特色公园,留足亲山近水的公共空间,形成了城市新名片。
石马河街道石子山片区居民小区较多,由于紧邻交通要道,过去缺少休闲场地。江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曾娜介绍,针对居民需求和用地矛盾,江北区对石子山立交桥旁的这一闲置斜坡“精打细算”、立体设计,建成了面积近1.5万平方米的防灾救援主题公园,不但健身功能齐全,还应用VR等技术普及防灾知识,自2020年底投用以来,深受周边居民欢迎。
行走在嘉陵江畔4.1公里长的北滨路漫行步道上,一片片由蓝花楹、桂花树、木春菊等多种绿植构成的“微园林”点缀其间,沿途分布著书屋、咖啡馆、党群活动驿站等公共设施。每逢夜幕降临,许多市民在这里跑步、散步和读书。
家住北滨路片区的市民邹晓喜欢跑步,她说:“几年前这段滨江路只有3米左右宽,跑步空间不够。如今,政府将滨江路扩宽到15米,不但建了自行车道和跑道,还安装了智能体测设备。面对好风景,在家门口跑步更让人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