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信德:台湾传产缺工越来越严重 仰赖移工

台湾手工具公会理事长黄信德。(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2月23日电(记者 方敬为)因应产业缺工问题,台湾制造业近来呼吁政府放宽外籍移工配额,22日下午“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并在台中市召开产业座谈,业界代表纷纷要求政府正面回应外籍移工政策调整,藉此补足人力缺口是普遍共识。不过也有业者提到,解决台湾少子化问题才是治本之道,否则产业仰赖移工成常态,长期恐怕出现技术外移等负面现象,对产业发展未必是好。

  民进党“立委”张廖万坚22日协助中部制造业者与“劳动部”召开座谈会,探讨产业缺工问题如何解决。包括“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长蔡孟良、“经济部”工业局副局长陈佩利、“国发会”专委郑佳菁等人出席,与近百家厂商代表座谈。

  台湾手工具公会理事长黄信德指出,金属制造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无论是与成品相关的手工具、螺丝、螺帽等成品,或是与加工制程相关的锻造、铸造、模具、热处等产业,都属于传统的3K(危险、辛苦、骯脏)产业,但面临现今少子化、教育环境体系的转变,3K产业面临各阶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黄信德说,现在传产缺工越来越严重,就连台积电也不再坚持找台清交成的毕业生,显示出现在缺工多严重!如果再不设法解决,台湾产业恐怕面临人才断层。

  据主计处今年1月的统计报告指出,2021年总缺工人数达24.8万人,是30年来最高,其中更以制造业缺工11.9万人最多。

座谈会现场。(中评社 方敬为摄)

  黄信德提到,近年政府在移工劳动力的诸多放宽与限制,包括限制移工入境与比例、放宽移工可转移或期满可移转等政策,让原本已缺工的金属制品产业更是雪上加霜,他呼吁政府正视相关问题,台湾手工具、锻造、螺丝、模具及铸造等5大公会去年创造约新台币6000亿元的产值,但需要足够的生产力才能交出更好的成绩单,移工无疑已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张廖万坚指出,台湾由于高龄化和少子化,特别是制造业面临严重的缺工问题,有鉴于中阶技术人才向来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关键,2月17日“行政院”拍板通过“移工留才久用方案”预计今年4月上路,以缺工产业为优先,让具备技术能力的外国中阶人才留下降低断层危机,过去受限于法令,移工达到一定年限就必须离开台湾,等于将白白训练出来技术已经纯熟的移工送给其他国家。

  劳动力发展署长蔡孟良说,针对3K产业缺工议题,政府已自2月15日启动第二阶段移工引进,除印尼外,越南、泰国及菲律宾移工均可引进并开放安排入住防疫旅馆;另3K产业放宽移工比率部分,“行政院”今年2月17日核定4月底上路移工留才久用方案,可望改善相关问题,也将持续收集各界意见,适时调整,全力协助让产业顺利发展。

  不过现场也有业者提到,解决台湾少子化问题才是解决缺工的治本之道,否则产业仰赖移工成常态,长期恐怕出现技术外移等负面现象。过去外籍移工来台工作达到年限返国,台湾产业被戏称是海外劳工技术训练所,但后续若把移工转为中阶技术人才,随然可以长久留用,可是移工终究得返乡,如此一来,产业技术外移的机会反而增加,对台湾的产业发展未必是好,呼吁政府该思考如何因应少子化危机。

座谈会现场。(中评社 方敬为摄)

台湾手工具公会理事长黄信德。(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台中2月23日电(记者 方敬为)因应产业缺工问题,台湾制造业近来呼吁政府放宽外籍移工配额,22日下午“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并在台中市召开产业座谈,业界代表纷纷要求政府正面回应外籍移工政策调整,藉此补足人力缺口是普遍共识。不过也有业者提到,解决台湾少子化问题才是治本之道,否则产业仰赖移工成常态,长期恐怕出现技术外移等负面现象,对产业发展未必是好。

  民进党“立委”张廖万坚22日协助中部制造业者与“劳动部”召开座谈会,探讨产业缺工问题如何解决。包括“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劳动部”劳动力发展署长蔡孟良、“经济部”工业局副局长陈佩利、“国发会”专委郑佳菁等人出席,与近百家厂商代表座谈。

  台湾手工具公会理事长黄信德指出,金属制造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工业,无论是与成品相关的手工具、螺丝、螺帽等成品,或是与加工制程相关的锻造、铸造、模具、热处等产业,都属于传统的3K(危险、辛苦、骯脏)产业,但面临现今少子化、教育环境体系的转变,3K产业面临各阶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黄信德说,现在传产缺工越来越严重,就连台积电也不再坚持找台清交成的毕业生,显示出现在缺工多严重!如果再不设法解决,台湾产业恐怕面临人才断层。

  据主计处今年1月的统计报告指出,2021年总缺工人数达24.8万人,是30年来最高,其中更以制造业缺工11.9万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