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防疫责任人要"配合"且注重"细节"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电/网评:做好防疫责任人,要"配合"还要注重"细节"
来源:东方网 作者:胡欣红
“作为一个普通的疾控人,我真的没有想到面对疫情这么难,3天熬2个通宵的大有人在,而我们还不是最辛苦的”“原谅我忍不住发脾气,或者不原谅,对不起,我真的太累了,也真的感觉太难了,我感到疫情似乎只是我们的战场,但,其实不是啊……”近日,上海发布上一条关于疾控工作人员的留言戳中无数人泪点。
两年多的战疫,全国人民都经受了考验。“外防输入”责任尤其艰巨的上海,更是多次与新冠病毒发生“遭遇战”,但上海的疾控人员、医护人员、基层工作人员,以自己的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以没日没夜、殚精竭虑的工作强度守住了上海的防疫基本盘。
精准防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绝不错看、也不漏看,精准流调,这背后需要防疫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以支撑。面对每一名感染者、密接、次密接,流调人员会先询问其活动轨迹,再到其活动过的场所现场调取监控,结合消费支付记录等,让活动轨迹形成闭环。每一个流调电话或高筛电话打出去,都是经过了他们的深思熟虑。
一有突发任务,疫情防控人员没日没夜地拼命就成了常态。“我怕我一睡着,你就出去了,我怕醒来看不见你”,孩子的话让这准备随时奔赴岗位的防控人员潸然泪下,这句留言也让公众瞬间破防。
他们的付出需要被看见,也需要被尊重。的确,防疫也好、流调也好、核酸检测也好,这是他们的工作。但他们的努力、坚持和付出是为了谁?是为了这个城市里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为了这座城市的“岁月静好”“生活如常”,防疫不仅仅是他们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
有人说“你的岁月静好背后是有人负重前行”,还有人说“不可使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荒野”。如果每个人心里不仅装着自己健康,也装着防疫大局,那就应该把自己该负的责任负起来,把“配合”和“理解”体现为切实的行动,来给予流调人员、基层工作人员以真正的支持和帮助。
如果接到流调电话,不要慌、不要瞒,要相每一个打给你的电话背后都有数据的支撑,都有流调工作人的大量工作。要相信“保证大多数人的生活如常”,是上海防疫始终不变的坚持。
还要牢记“三件套”,切实做到“五还要”。要切实做到规范、正确佩戴口罩。“细节决定成败”,在疫情流调上,你的一个“细节”还有可能会决定你是密接还是次密接。比如这波疫情,有人就是因为在拿到奶茶后,解下本来戴得好好的口罩,在店里打开盖子喝了一口,就被判定为“密接”,而每多判定一个密接,就会多N个次密接、一批风险管控人群。这个被疏忽的细节,不仅让自己的生活受到影响,也导致了防疫部门工作量几何倍数的增长。因此,在公共场所一定要全程配戴好口罩,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也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
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发脾气”帖子下面,有无数市民对发贴的流调工作人员表示了理解和关心。在这里,笔者想说的和发帖者所说的一样,不能让“知道辛苦”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仅仅是“知道”他们辛苦。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第一责任人”。战疫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配合,需要每个人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做好了个人防护、做好了密接、隔离配合,就会少些密接、少些次密接。这就是对防疫工作人员的支持,也是对疫情防控的贡献。
中评社北京1月17日电/网评:做好防疫责任人,要"配合"还要注重"细节"
来源:东方网 作者:胡欣红
“作为一个普通的疾控人,我真的没有想到面对疫情这么难,3天熬2个通宵的大有人在,而我们还不是最辛苦的”“原谅我忍不住发脾气,或者不原谅,对不起,我真的太累了,也真的感觉太难了,我感到疫情似乎只是我们的战场,但,其实不是啊……”近日,上海发布上一条关于疾控工作人员的留言戳中无数人泪点。
两年多的战疫,全国人民都经受了考验。“外防输入”责任尤其艰巨的上海,更是多次与新冠病毒发生“遭遇战”,但上海的疾控人员、医护人员、基层工作人员,以自己的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以没日没夜、殚精竭虑的工作强度守住了上海的防疫基本盘。
精准防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绝不错看、也不漏看,精准流调,这背后需要防疫工作人员大量的工作以支撑。面对每一名感染者、密接、次密接,流调人员会先询问其活动轨迹,再到其活动过的场所现场调取监控,结合消费支付记录等,让活动轨迹形成闭环。每一个流调电话或高筛电话打出去,都是经过了他们的深思熟虑。
一有突发任务,疫情防控人员没日没夜地拼命就成了常态。“我怕我一睡着,你就出去了,我怕醒来看不见你”,孩子的话让这准备随时奔赴岗位的防控人员潸然泪下,这句留言也让公众瞬间破防。
他们的付出需要被看见,也需要被尊重。的确,防疫也好、流调也好、核酸检测也好,这是他们的工作。但他们的努力、坚持和付出是为了谁?是为了这个城市里每个人的健康和安全,为了这座城市的“岁月静好”“生活如常”,防疫不仅仅是他们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