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乡村去 感受慢生活时尚

陇南市徽县嘉陵镇稻坪村风光(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评社北京6月29日电/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了解到,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为30.9亿,占国内旅游总人次超过一半;乡村旅游总收入达1.81万亿元。2020年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由于具有出行便捷、亲近自然、人员密度低等优势,乡村旅游率先复苏并持续稳步增长。据测算,2020年,全国乡村旅游总人次为21.81亿,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0.6%;全国乡村旅游总收入1.12万亿元,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61.9%;年末全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为975万人,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6%;乡村旅游对当地村民就业贡献率为37.1%。乡村旅游成为带动旅游市场整体复苏的“主力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形成特色资源保护与村庄发展的良性互促机制”“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把优秀传统文化、乡土风貌与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

  政策释放巨大动能,让乡村旅游成为重要行业

  从20世纪80年代成都郫县“徐家大院”的“农家乐”,到今天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经过近40年的发展,乡村旅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产品类型不断增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主要依靠三大动力要素——需求、供给和政策。乡建专家、原农业部国家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魏玉栋认为,在乡村旅游近40年发展历程中,政策发挥了巨大的指挥棒作用。

  乡村旅游的启动,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政策释放出巨大的动能,不仅让乡村旅游进入寻常百姓生活,更让其很快发展成一个重要的行业。魏玉栋认为,改革开放为乡村带来的政策红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性的巨大释放,二是物质的快速丰富。这两方面的结合,催生出的其中一个“产品”,就是“乡村旅游”。魏玉栋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