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20日电/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19日在莫斯科会见了来访的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一行。她表示,俄方将推动俄中两国在大科学装置和科技...
中评社北京3月3日电/据新华网报道,到2025年,突破若干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促进经济社会低碳绿色转型;到2030年,支撑碳达峰的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中评社北京9月27日电/据人民网报道,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天问一号火星探测最新研究表明:“祝融号”火星车着陆区火星表面数米厚的风化层下存在两套...
中评社北京10月1日电/据人民网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9月30日下午17时,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在河北张家口顺利并网发电。 ...
中评社北京11月10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11月9日,科技部、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中科院联合印发《...
中评社北京9月8日电/据澎湃新闻报导,原计划资助315项,实际资助415项! 2022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杰青项目”)被资助数量较去年(2021年)...
中评社北京12月7日电/据央视新闻报导,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制了国际上首套深海多通道拉曼光谱探测系统(Multi-channel...
中评社北京1月30日电/据人民日报报导,“火星日凌”是指地球、火星运行至太阳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的自然现象。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执行我国...
中评社北京5月31日电/据海外网报导,非接触式视频心率检测、人机交互系统、人工智能绘画与摄影……中国科学院第十九届公众科学日期间,数字技术赋能科普,...
中评社北京9月4日电/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导,2023年9月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瞭解到,北半球时域巡天观测口径最大、能力最强的墨...
中评社北京9月12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9月10日,“实验6”科考船从广东省广州市新洲码头基地起航,赴东印度洋海域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23年东印度洋综合...
中评社北京9月22日电/据新华社报导,记者9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科研团队制备出一种全分散微球材料,可从含有机染料的废水...
中评社北京2月20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记者19日获悉,利用暗能量光谱巡天(DESI)的早期科学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新发现56...
中评社北京2月28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2月24日至26日,2024(第一届)原子级制造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由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