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1月30日电/从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驱车约45分钟,来到位于布班扎省吉航加县林格村的中国援布杂交水稻示范田。记者到达时,稻田正值收获期,金灿...
中评社北京4月3日电/春暖花开,桃红柳绿,站在农田旁的王长利老人举目远望,心怀期待,“今年保准又是一个丰收年!” 王长利老人的田地位于天...
中评社香港4月12日电/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表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兼具配组自由度高和育性稳定的优点,将成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
中评社北京7月17日电/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现代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湖北省各地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通过农机...
中评社北京8月27日电/水稻如何能既早熟又高产?我国多个科研团队合作发现,一个名为Ef-cd的基因可将水稻成熟期提早7天至20天,不造成产量损失甚至具有...
中评社北京9月11日电/沪郊农村的早稻,收获期临近国庆佳节,所以大家称之为“国庆稻”。又是一年水稻收割季。近日,位于崇明岛的上实东滩万亩粮田...
中评社北京9月22日电/9月23日将迎来中国农民丰收节,丰收的喜悦是沉甸甸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粮食年产量增长近5倍,从1949年的2263.6亿斤...
中评社北京9月28日电/9月27日讯传播稻作知识,弘扬农耕文化。今天上午,我国首个大型水稻博物馆——隆平水稻博物馆正式开馆,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
中评社北京9月25日电/“你看,这里原是白茫茫一片的盐碱地,pH值9左右,盐度达0.6%。如果今天测产结果突破500公斤,那会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24日,内蒙...
中评社北京10月31日电/据新华社报道,水稻高产需施用化肥,但化肥容易随雨水流失造成浪费和污染。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研...
中评社北京1月20日电/据福建日报报道,福建省水稻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近日在福州举行。 联盟由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省种子管理总站、...
中评社香港4月5日电/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个国家和地区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开始限制本国粮食出口,这引发了全球关于粮食危机的担忧。记者电话...
中评社北京4月15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如何开展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最新指导意见:“不断...
中评社北京5月6日电/据新华社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首次进行大规模旱作水稻种植,成功突破了“水稻离不开水”这一规律,带动当地走上一条新型...
中评社北京5月11日电/据央视网报道,进入五月,海南省各地的水稻逐渐进入成熟期,田间开始收割作业。 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云龙镇向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