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访:周志杰谈蔡英文“捡到枪”
中评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张爽)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治经济学硕博士班教授兼主任、两岸与华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周志杰在“第六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期间接受中评社专访,他表示,2019年以来,蔡英文捡到了“两把枪”,但随着事态的发展以及蓝营的重新团结,蔡英文这两把枪的弹药也快用尽了。另外,绿营炒作“亡国感”的效应也在递减。对蓝营而言,现在选举的形势是利空出尽,稳定乐观。
周志杰对中评社说,台湾现在两年一小选、四年一大选的政治生态,让台湾老百姓对大陆还有的一些怀疑或者现在还不想统一的心态被有心的政客不断挑弄。大陆在这件事情上要有战略定力,要耐住性子。民进党的各种操作其实都是虚的,实的反而是大陆真真切切地继续坚持对两岸社会经济融合有利的政策,让百姓真正体会到两岸关系是美好的,大陆是善意的,从不得不面对大陆,转化成为大陆其实是一个可以发挥台湾民众的愿景,展现他们的长才,对他们友善的地方。
周志杰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政治学博士,任教于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担任成大两岸与华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学术研究领域有两岸政经关系、区域安全、国际组织、台商权益研究、两岸社会互动、国际人权等。
以下是具体访问内容:
中评社:外界认为蔡英文这一年频频捡到枪,您认为“捡到枪”对台湾目前选举形势的影响有多大?
周志杰:今年一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还原了“九二共识”包括三个重要的部分:一个是两岸共同谋求国家的统一,一个是两岸同属一中,第三个才是两岸对“一中”的内涵各自解释。大陆在过去这几年没有强调“共谋国家统一”这个“九二共识”的前提,这次提出了这一点,再加上提出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民进党就把“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做了一个嫁接,捡到了第一把枪。
其实我们可以观察到,从1月2日开始,民进党已经制定了延续至今的2020大选的主轴——就是“反中抗中”。今年上半年民进党还有党内的竞争,蔡英文捡到枪这件事影响最大、首当其冲是蓝营的候选人,也包括柯文哲,第二个苦主其实是赖清德。因为民进党进行党内竞争的时候,赖清德的声势与民间支持度都是高于蔡英文的,那时民进党依然受到去年11月底“九合一大选”咎责的影响,但是1月2日讲话一出来,就扭转了形势。蔡英文也把“空心菜”的形象,转变成“辣台妹”的形象,用转移焦点的方式,让台湾民众跟着她带的风向,把大选的主轴以及她在内政上的失德、失能转移到“反中抗中”、维护台湾主权上来,这样的做法必须说是很有效的。
但是反观蓝营,今年年初是韩国瑜“一人救全党”——这几年台湾的大选候选人很少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又是新人,还要挑战党中央的情况,等于韩国瑜自己也有包袱。所以民进党府院倾全党之力,发动侧翼以及他们掌握的媒体公器,开始黑韩,企图把韩困在高雄。
国民党党内的整合从韩国瑜党内初选出线才开始,之前国民党党内面临一些左支右绌、候选人本身也是新当选的地方首长的困境。这样的困境导致过去这半年,韩国瑜的声势一路下滑。但是韩国瑜最近开始正式请假参选之后,国民党的党内整合也比较有起色,再加上国政顾问团的进驻,蓝营止跌回稳,韩国瑜利空出尽,等于现在选战的主轴重新扭转成为还原蔡英文去年11月在台湾百姓心目中原本真实的“空心菜”的形象,就是坐在云豹战车上,不食人间烟火,挥手戴钢盔,不能体恤民间之苦的形象。而韩国瑜的形象是能用庶民的语言讲到百姓心里的苦,能够体察民情、民意、民瘼。
韩国瑜跑选举的起手式是从南部小琉球、屏东到台南、嘉义,确实都制造了“止跌回升”风潮,至少是让蓝营保住了底气,让大选还维持在一个两强相争的局面,也就说大选还是一个五五波的局面。现在我们看得出来,媒体再怎么渲染,绿营的媒体再怎么说韩国瑜的造势大会只有一两万人,但是韩国瑜旋风又刮起来了。韩国瑜从相持之势出发,由南到北,重新北伐,在剩下的80多天时间里,重新到台湾各个县市包括离岛跑一遍,展现个人魅力。过去他比较口快,现在他身边也都有国政顾问团的成员随行,到一个县市要讲什么议题,就有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帮他背书,他就叙述原则性的答案,展现他的魅力。然后韩国瑜再拉回选战的主轴,从反中抗中、涉外因素去吸引民众的眼球,转回到蔡英文三年来到底做了什么失德失能的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看,蓝营本身的策略与蓝营内部的团结,以及韩国瑜正式请假,都让他摆脱了困守高雄的窘境,确实让韩国瑜有利空出尽、缓步上升、急起直追的态势。
周志杰:香港“反修例”又给了蔡英文第二枪。蔡英文通过拼命操作,“反修例”一开始就激起了台湾年轻人的一种“亡国感”,就是台港青年人荣辱与共、“今日香港,明日台湾”。随着运动的延长、运动的群众开始犯错误,开始变成是暴民的打砸烧之后,这个运动本身诉求的主轴与重点已经被模糊化了。也就是说,这件事当然对蓝营杀伤力非常大,但是它的效应也用得差不多了。
陈同佳刑满愿意到台湾投案这个事情,在蔡英文捡“反修例”这么多把枪之后,换韩国瑜捡把小枪来用。这件事情借由蓝绿双方的交锋、借由港府跟蔡政府之间的交锋,才让台湾的年轻人恍然大悟,原来“反送中”是叫做“反修例”,原来起因是从台湾和香港开始的,大家才知道台湾有司法追诉权与管辖权,因为犯罪的事证都在台湾,所以一开始台湾方面希望能引渡,但台港之间互相没有引渡的协定,才引发香港要去修订逃犯条例,而不是以讹传讹——“反送中”就是香港随便有人犯罪就会被送到大陆去,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证明逃犯条例在司法互助上的必要性与急迫性,也还原所谓的“反修例”的“例”本来就是各个法律管辖权区域,或是各个主权国家之间的司法互助、共同打击犯罪的一环。所以年轻人就开始知道,原来两岸也共同打击犯罪,也可以互相引渡。
民进党政府口口声声说我们要追溯陈同佳,结果现在他自愿要来台湾投案,但台湾政府反而不敢收他。现在台湾流行一句话叫做“香港‘反送中’,台湾‘反送台’”,凸显蔡英文政府炒作香港“反送中”是真,等到这个人真的要来投案,大家开始正本清源知道这件事的原委以及司法互助的重要性之后,结果蔡政府反对把几乎已经确定是凶嫌的这个人送到台湾来,让台湾的检审单位去起诉、去审判。这很荒谬。
蔡英文的这几把枪,能发挥到的效应大概也都发挥了。以“反送中”为例,这把枪出现了一些逆转的状况,或者至少让百姓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蓝营自己也慢慢自求多福了。
但我们怕有新的子弹,比如11月24日香港区议会要进行选举,选举的结果势必会被蔡政府拿来做文章;还有一些涉外的情况,比如中美关系,虽然现在贸易战有所缓和,APEC上习总书记会再跟特朗普见面,但是台湾每年派领袖特使去参加APEC,绿营也会借由选派谁去参加,大陆又给台湾穿什么小鞋等等又会有发挥。
现在以选举的态势来讲,蓝营由韩国瑜带领,让大家慢慢重新回到选总统是选有没有治国理政能力这件事上来,让蓝营内部团结起来。蔡英文捡到的这些枪的效应越递减,当然就是对蓝营越有利,对绿营越不利的状态。但是还有几个变数,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蔡阵营最会操作的就是激怒大陆,让大陆出于原则不得不做出一些事情,然后民进党就用这些事,说“你看我讲的没错,大陆就是在打压台湾。我抗中反中是对的,下一次选举不是什么治国理政好不好的问题,是还有没有下次选举的问题。”
周志杰:真正炒作“亡国感”的是蔡英文,她有一个绰号叫做“芒果菜”。蔡英文说是国民党炒作“芒果干”,所以大家把这个事端上台面,等于有点“请君入瓮”的味道,发现绿营的言论都是都是炒作“亡国感”的言论。炒作“亡国感”这件事的效应也在递减,现在即便我们把这件事变成是“狗咬狗一嘴毛”,也比只有绿营炒作,然后让台湾20岁到30岁这一群体几乎九成的票都回到蔡那边要好,其实对所谓的“亡国感”特别有感受的就是这些比较不知道脉络的年轻群体。现在这个势头也止住了,对蓝营而言,选举的形势应该是利空出尽,稳定乐观。
中评社:这两年您觉得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感观整体上发生了什么变化?
周志杰:从马执政到蔡执政,确实在台湾谁执政,对两岸关系坐标的标定,或是两岸话语权的掌握还是会占有优势。因为大陆也不讳言就是要统一,这是个阳谋,并不是阴谋。基本上台湾极少数的人愿意现在就统一,这当然需要一段时间的所谓经济社会的融合,或者说大家求同存异、互相理解。但是台湾现在这种政治生态,两年一小选、四年一大选,台湾百姓内心对大陆还有的一些怀疑或者现在还不想统一的心态就会被有心的政客不断挑弄。
台湾民众内心深处的疑惧、忧虑还是在于——特别是台湾的90后00后——内心对自己从小生长的社会、对自己未来的话语权在流失,这也表示他个人对自己未来掌握的话语权也在流失,他们没有光荣感,没有参与感,对两岸的未来也没有奉献他自己的意见的权利,好像都是大陆说了算,大陆也越来越强。蔡英文嫁接“九二共识”和“一国两制”,这很可恶,但是为什么能嫁接成功?因为有市场。她讲尽了某些台湾青年内心的恐惧,台湾青年本来就去脉络化的史观教育下的产物,当然不明了“九二共识”对他其实是护身符,不是紧箍咒。香港青年也如此,就造成一种反动的心态。所以只要谁掌握了在台湾制定两岸政策的话语权的执政团队,就比较有能力去带动这些青年人对两岸关系的看法、风向。
大陆在这件事情上还是要有战略定力,要耐住性子。台湾是跑不掉的,民进党的各种操作其实都是虚的,实的反而是大陆真真切切地继续坚持对两岸社会经济融合有利的一些政策,不要动摇了“惠台31条”,就是所谓软的更软;硬也不需要更硬,因为小英也没有胆真的走“法理独”。唯有这样才能从将由上而下的论述的建构,转化成由下而上,让百姓真正体会到两岸关系是美好的,大陆是善意的,从不得不面对大陆,它越来越大,转化成为大陆其实是一个可以发挥台湾民众的愿景,展现他们的长才,对他们友善的地方。这需要滴水石穿的作用,又回到习总书记讲的“心灵契合”,这个路线不能放弃。
中评社北京10月30日电(记者张爽)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暨政治经济学硕博士班教授兼主任、两岸与华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周志杰在“第六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期间接受中评社专访,他表示,2019年以来,蔡英文捡到了“两把枪”,但随着事态的发展以及蓝营的重新团结,蔡英文这两把枪的弹药也快用尽了。另外,绿营炒作“亡国感”的效应也在递减。对蓝营而言,现在选举的形势是利空出尽,稳定乐观。
周志杰对中评社说,台湾现在两年一小选、四年一大选的政治生态,让台湾老百姓对大陆还有的一些怀疑或者现在还不想统一的心态被有心的政客不断挑弄。大陆在这件事情上要有战略定力,要耐住性子。民进党的各种操作其实都是虚的,实的反而是大陆真真切切地继续坚持对两岸社会经济融合有利的政策,让百姓真正体会到两岸关系是美好的,大陆是善意的,从不得不面对大陆,转化成为大陆其实是一个可以发挥台湾民众的愿景,展现他们的长才,对他们友善的地方。
周志杰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水牛城分校政治学博士,任教于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所,担任成大两岸与华人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学术研究领域有两岸政经关系、区域安全、国际组织、台商权益研究、两岸社会互动、国际人权等。
以下是具体访问内容:
中评社:外界认为蔡英文这一年频频捡到枪,您认为“捡到枪”对台湾目前选举形势的影响有多大?
周志杰:今年一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还原了“九二共识”包括三个重要的部分:一个是两岸共同谋求国家的统一,一个是两岸同属一中,第三个才是两岸对“一中”的内涵各自解释。大陆在过去这几年没有强调“共谋国家统一”这个“九二共识”的前提,这次提出了这一点,再加上提出了“一国两制台湾方案”,民进党就把“九二共识”与“一国两制”做了一个嫁接,捡到了第一把枪。
其实我们可以观察到,从1月2日开始,民进党已经制定了延续至今的2020大选的主轴——就是“反中抗中”。今年上半年民进党还有党内的竞争,蔡英文捡到枪这件事影响最大、首当其冲是蓝营的候选人,也包括柯文哲,第二个苦主其实是赖清德。因为民进党进行党内竞争的时候,赖清德的声势与民间支持度都是高于蔡英文的,那时民进党依然受到去年11月底“九合一大选”咎责的影响,但是1月2日讲话一出来,就扭转了形势。蔡英文也把“空心菜”的形象,转变成“辣台妹”的形象,用转移焦点的方式,让台湾民众跟着她带的风向,把大选的主轴以及她在内政上的失德、失能转移到“反中抗中”、维护台湾主权上来,这样的做法必须说是很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