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协茶座 国防白皮书起草人谈五大关注点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院长陈荣弟(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海涵)22日上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邀请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院长陈荣弟、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曹延中以”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为主题,同记者们进行交流。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的起草人之一,陈荣弟认为,这份最新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有五大值得关注的点,分别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新时代中国国防的发展路径、新时代中国军队的使命任务、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

  陈荣弟说,中国政府在上月24日,发表了《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这是1998年以来,中国发表的第10部国防白皮书。上一部白皮书,是2015年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中国政府发表《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的目的,在白皮书的前言中就有说明,就是要宣示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以及中国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实践、目的、意义,努力提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战略互信,促进双边安全与防务交流合作。新版国防白皮书正文主要包括,国际安全形势、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改草中的中国国防和军队、合理适度的国防开支、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6个部分。所以,与上一部白皮书相比,这是一部综合型的国防白皮书。

  他表示,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中国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但国际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增加,世界并不太平。主要是因为,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和军事战略,明确把中国作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在台湾问题上屡屡挑战中国政策底线,干涉西藏、新疆、香港等中国内政,在南海搞所谓的“自由航行”,高频率大尺度抵近中国沿海侦察等等,这一切,都增加了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新时代中国的国防政策,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陈荣弟说,白皮书明确了回答这个问题。新时代中国国防政策,仍然是防御性的。新版国防白皮书首次构建起防御性国防政策体系,这是白皮书的最大亮点和特色,也是新国防白皮书的灵魂和核心,体现了中国战略意图、中国国防和和军队建设的高度清晰和透明。
解读新国防白皮书,建议大家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一、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陈荣弟表示,国防的根本目标,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防政策的关键因素。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一点是相通的。新版国防白皮书把坚决捍卫,明确为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这是我们的底线任何人都不应低估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和能力。

新闻茶座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他说,新版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特别是当前,台海形势更加严峻,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分裂道路上越走越远。美国频频介入台湾事务,一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严重破坏台海局势稳定,严重损害中美关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政府通过国防白皮书向国际社会表达中国的严正立场和战略决心,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搞“台独”,搞分裂,中国人民决不答应中国政府决不允许,中国军队决不容忍。白皮书专门介绍了中国军队是如何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并特别指出,我们加强以海上方向为重点的军事斗争准备,组织舰机“绕岛巡航”,目的就是严正警告外部干涉势力和“台独”分裂势力,不要玩火自焚。

  二、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陈荣弟介绍说,白皮书明确,中国坚持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这是我国长期坚持的对外政策,在历版国防白皮书中都有所体现。

  陈荣弟指出,新版国防白皮书明确将“三不”作为国防政策的重要内容提出,主要考虑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有的国家担心中国会颠覆现行国际秩序,有的国家担心中国“国强必霸”,会对别国造成威胁。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国力军力的增强带来的是和平还是战争,关键在于执行什么样的国防政策。白皮书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向国际社会阐明,中国无论将来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威胁谁,都不会谋求建立势力范围,决不走追逐霸权、“国强必霸”的老路,凸显了新时代中国国防政策的防御性,目的是消除外界对中国发展的疑虑。

  他表示,中国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首先是因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以和为贵”“以和邦国”“和而不同”,希望天下太平。同时,中国人民从近代以后遭受战乱和贫穷的惨痛经历中,深感和平之珍贵、发展之迫切。中国深信,走和平发展道路最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也完全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中国没有必要称王称霸,更没有必要去威胁谁。白皮书通过大量的数据和事例对此进行了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主动裁减军队员额400余万。白皮书还专门介绍了中国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领土问题和海洋划
界争端所做的努力。   陈荣弟指出,中国国防费,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白皮书通过对国防费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进行国际比较,有力说明中国国防开支是合理适度的,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是偏低的。2017年,中国军费规模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占GDP的比例仅为1.3%,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最低的,国民人均军费为美国的5%,军人人均军费为美国的15%,在世界主要大国中排名靠后。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发展,始终着眼于满足自身安全的正当需要,而且始终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

  三、新时代中国国防的发展路径。陈荣弟认为,任何国家都有一个国防发展的路径问题。中国国防的发展路径是什么,大家也很关注。白皮书明确,建设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安全保障,也是总结历史经验的战略选择。中国国防的发展路径,是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陈荣弟说,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战略部署。怎么理解这句话?可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第一,是根本指导思想,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军事战略思想。第二,是“四个坚持”,就是坚持政治建军,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改革强军,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坚持科技兴军,始终把科技作为核心战斗力,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持依法治军,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第三,是世界一流目标,就是要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他指出,新版国防白皮书第四章全景式地介绍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主要是按照“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由过去的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四总部调整为军委机关15个职能部门,成立陆军领导机构,成立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构建起“中央军委一军种一部队” 的领导管理体系。撤销沈阳、北京、兰州、济南、南京、广州、成都7个大军区,成立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5个战区,构建起“中央军委一战区一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此外,还公布了改革后的军种、战略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和武警部队的体制编制、发展战略,以及列装的新型武器装备型号等,整体描绘了中国军队的崭新面貌。

  陈荣弟说,白皮书指出,尽管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军事安全面临技术突袭和技术代差被拉大的风险,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与世界先进军事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   四、新时代中国军队的使命任务。陈荣弟指出,着眼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需求,白皮书首次明确提出了“四个战略支撑”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即: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提供战略支撑,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提供战略支撑,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四个战略支撑”是互相联系互相支撑的有机整体,每一条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意义。

  他表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治国安邦的根本,直接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兴衰存亡;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是国防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国军队必须有效履行的神圣职责;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是时代对中国军队提出的新要求,事关国家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营造良好国际环境的现实需要,更是我们为人类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庄严承诺。“四个战略支撑”充分阐明了中国军队使命任务的新时代内涵,对军队建设发展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白皮书通过介绍中国军队履行使命任务的具体实践,有力阐明中国武装力量建设运用的防御性、正义性、有限性。

  五、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陈荣弟指出,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就是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被写入我国宪法和党章。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反映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多次被写入联合国重要文件。

  他表示,中国军队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随着中国和中国军队的发展壮大,国际社会对中国军队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的期待不断增大。新版国防白皮书第六章从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动构建新型安全伙伴关系、推动构建地区安全合作架构、妥善处理领土问题和海洋划界争端、积极提供国际公共安全产品等5个方面,对中国军队积极履行大国军队国际责任所作贡献进行了详细介绍。中国已经同14个陆上邻国中的12个国家,解决了陆地边界问题,同周边8个国家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主要出资国之一,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第一大出兵国。大量翔实的事实和数据充分说明,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陈荣弟指出,进入新时代,中国国防建设和军力发展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白皮书主动回应了国际社会重大关切,全面系统介绍改革后军兵种体制编制、发展战略、武器装备等具体情况,较大篇幅介绍中国军队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情况,主动介绍吉布提保障基地有关情况,讲清楚中国在南海岛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部署必要的防御性力量,在东海钓鱼岛海域进行巡航,是依法行使国家主权等,向国际社会清楚阐明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正当性、适度性和合理性,目的是释疑解惑、避免误判、增进互信。

  最后,陈荣弟说,再过一个多月,我们将迎来新中国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国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为自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我们真诚希望所有国家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共同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

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院长陈荣弟(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 海涵)22日上午,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记协)举办”新闻茶座“,邀请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院长陈荣弟、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研究员曹延中以”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为主题,同记者们进行交流。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的起草人之一,陈荣弟认为,这份最新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有五大值得关注的点,分别是: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新时代中国国防的鲜明特征、新时代中国国防的发展路径、新时代中国军队的使命任务、新时代中国国防的世界意义。

  陈荣弟说,中国政府在上月24日,发表了《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这是1998年以来,中国发表的第10部国防白皮书。上一部白皮书,是2015年发布的《中国的军事战略》。中国政府发表《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的目的,在白皮书的前言中就有说明,就是要宣示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以及中国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实践、目的、意义,努力提升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战略互信,促进双边安全与防务交流合作。新版国防白皮书正文主要包括,国际安全形势、新时代中国防御性国防政策、履行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改草中的中国国防和军队、合理适度的国防开支、积极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6个部分。所以,与上一部白皮书相比,这是一部综合型的国防白皮书。

  他表示,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认识和判断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中国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但国际安全的不稳定性不确定增加,世界并不太平。主要是因为,美国调整国家安全战略、国防战略和军事战略,明确把中国作为首要战略竞争对手,挑起中美经贸摩擦在台湾问题上屡屡挑战中国政策底线,干涉西藏、新疆、香港等中国内政,在南海搞所谓的“自由航行”,高频率大尺度抵近中国沿海侦察等等,这一切,都增加了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新时代中国的国防政策,也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之一,”陈荣弟说,白皮书明确了回答这个问题。新时代中国国防政策,仍然是防御性的。新版国防白皮书首次构建起防御性国防政策体系,这是白皮书的最大亮点和特色,也是新国防白皮书的灵魂和核心,体现了中国战略意图、中国国防和和军队建设的高度清晰和透明。
解读新国防白皮书,建议大家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一、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陈荣弟表示,国防的根本目标,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防政策的关键因素。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维护自己的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这一点是相通的。新版国防白皮书把坚决捍卫,明确为新时代中国国防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容侵犯,这是我们的底线任何人都不应低估中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