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观察:总理谈国际关系 大趋势都不变!
在首先谈到半岛问题时,李克强总理首先点出,半岛问题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由来已久,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接着他由此强调,“接触总比不接触好”,呼吁各方要保持耐心,要抓住机遇,特别是当前显现出的积极因素,推动对话,特别是朝美对话,实现大家都希望得到的成果。同时,李总理重申,中国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希望保持半岛的和平稳定,这个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也说,解决好半岛问题,不仅对北南双方,对地区、对世界都有利。
对于中美关系,李克强总理说,中美之间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在曲折中前行、继续前行这个大趋势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李克强总理也强调,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合作,可以说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人为地把这两大经济体隔开,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合作比对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这个原则去推动中美关系,包括经贸关系的发展,这样可以使两国人民从中受惠。对于矛盾和分歧,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来进行化解管控的,去推动符合世界潮流的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并且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谈到中欧关系,李克强总理首先总结了中国和欧盟的特性——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联盟。李克强总理说,中欧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欧,也有利于世界。中欧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之间有合作,也有摩擦,过去和现在都存在。但是,我们长期以来积累了化解分歧、摩擦的经验,这些经验我认为还应该继续沿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欧之间应该增强互信。双方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对方,在合作当中妥善化解分歧,让中欧关系稳步前行。
总得来看,总理记者会上这四个涉及国际关系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提问的回答,我们发现,总理每个回答中都强调了“有利于关系双方且有利于世界”这样的词句,这就证明,中国绝不是国强必霸的国家,反之,中国一向秉持着“亲、诚、惠、容”的对外交往理念,我好、你好、大家好才是中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准则。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整场记者会最后主动补充所说地那样,中国不仅重视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还重视和东南亚和所有周边国家的合作。中国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中国也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做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维护者、贡献者。
在首先谈到半岛问题时,李克强总理首先点出,半岛问题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由来已久,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接着他由此强调,“接触总比不接触好”,呼吁各方要保持耐心,要抓住机遇,特别是当前显现出的积极因素,推动对话,特别是朝美对话,实现大家都希望得到的成果。同时,李总理重申,中国始终坚持半岛无核化,希望保持半岛的和平稳定,这个立场从来没有改变过。他也说,解决好半岛问题,不仅对北南双方,对地区、对世界都有利。
对于中美关系,李克强总理说,中美之间保持稳定的双边关系,不仅有利于双方,也有利于世界。在曲折中前行、继续前行这个大趋势是不会、也不应该改变的。李克强总理也强调,中美作为两大经济体,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合作,可以说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人为地把这两大经济体隔开,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应该本着合作比对抗好,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这个原则去推动中美关系,包括经贸关系的发展,这样可以使两国人民从中受惠。对于矛盾和分歧,我们相信,中美两国人民是有智慧、有能力来进行化解管控的,去推动符合世界潮流的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并且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谈到中欧关系,李克强总理首先总结了中国和欧盟的特性——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另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联盟。李克强总理说,中欧都是世界多极化的重要一极,中欧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中欧,也有利于世界。中欧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之间有合作,也有摩擦,过去和现在都存在。但是,我们长期以来积累了化解分歧、摩擦的经验,这些经验我认为还应该继续沿用,其中很重要的就是中欧之间应该增强互信。双方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对方,在合作当中妥善化解分歧,让中欧关系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