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宗答中评:大湾区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
中评社香港2月23日电(记者 张心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日前正式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出了全面规划。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召集人、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何建宗对中评社表示,《规划纲要》提出很宏伟的蓝图,标志着“一国两制”进入新阶段。他指出,港澳与广东从各自为政到合力打造世界一流湾区,三地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
根据《规划纲要》,香港与澳门、广州和深圳并列为中心城市,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何建宗提到,《规划纲要》对大湾区内四个城市的定位比较清楚,但另外五个还是比较模糊,着墨不多,希望其余五个城市的发展定位能尽快公布。
“我个人比较关注香港年轻人在内地发展空间,《规划纲要》第八章第一节提到支持香港青年到内地读书等政策。”何建宗说,此前有内地港生投诉,在内地读书期间回到香港后无法使用学生票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内地学生在港读书期间是可以享受学生票价的。诸如此类牵扯到跨境福利的问题,以后要继续跟进。
《规划纲要》中提出,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并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何建宗谈到,根据目前瞭解到的一些情况,一些港生在内地读书期间有到地方政府挂职的经历,但真正成为公职人员很难。所以,在此方面有两个具体建议:第一,应该增加内地港生在内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国企的实习机会;第二,内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国企的涉港澳岗位可优先考虑从内地高校毕业的港生,让他们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何建宗表示,《规划纲要》第四章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大湾区的亮点,将不同城市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例如香港的基础科研做得很好,也可进行创新融资,而内地则有广阔的市场。但他亦认为,创新是高增值龙头产业,不是所有香港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未必能普惠所有人。所以,为了扩大港人在内地生活发展的空间和可能性,增加港人的身份认同更为重要。“香港年轻人不会因为大湾区内搞创新科技而更加热爱国家,而是要在内地城市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定位,获得身份认同,当地政府再为他们提供政策支持,他才会愿意留在大湾区。”何建宗说。
中评社香港2月23日电(记者 张心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日前正式发布,这份纲领性文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作出了全面规划。一国两制青年论坛召集人、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何建宗对中评社表示,《规划纲要》提出很宏伟的蓝图,标志着“一国两制”进入新阶段。他指出,港澳与广东从各自为政到合力打造世界一流湾区,三地融合发展驶入快车道。
根据《规划纲要》,香港与澳门、广州和深圳并列为中心城市,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何建宗提到,《规划纲要》对大湾区内四个城市的定位比较清楚,但另外五个还是比较模糊,着墨不多,希望其余五个城市的发展定位能尽快公布。
“我个人比较关注香港年轻人在内地发展空间,《规划纲要》第八章第一节提到支持香港青年到内地读书等政策。”何建宗说,此前有内地港生投诉,在内地读书期间回到香港后无法使用学生票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内地学生在港读书期间是可以享受学生票价的。诸如此类牵扯到跨境福利的问题,以后要继续跟进。
《规划纲要》中提出,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并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何建宗谈到,根据目前瞭解到的一些情况,一些港生在内地读书期间有到地方政府挂职的经历,但真正成为公职人员很难。所以,在此方面有两个具体建议:第一,应该增加内地港生在内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国企的实习机会;第二,内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或国企的涉港澳岗位可优先考虑从内地高校毕业的港生,让他们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这对双方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