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 让老年人居家更安全更安心
如何做好特殊困难老年人日常看护、生活照料等服务?李邦华介绍,各县(市、区、旗)民政部门要指导乡镇(街道)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实施,全面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信息,幷推动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做到精准到村(居)、到户、到人,幷在此基础上,开展探访关爱服务。
“探访关爱服务要结合当地实际,在坚持个人自愿前提下,以满足实际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困难或者帮助化解安全风险。要通过探访,了解老年人疾病情况、精神状况等健康方面情况;了解老年人是否存在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困难,是否享受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待遇等经济方面情况;了解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是否履行赡养扶养义务;了解老年人家庭房屋和水电气暖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安全方面情况;了解老年人是否有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服务需求情况等。对可能符合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待遇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告知其依法申请,幷视情给予必要协助;对居住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提醒其及时消除隐患,最大限度减少意外发生。”李邦华说。
李邦华表示,近年来,民政部门依托“金民工程”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等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全国特殊困难老年人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实现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对进一步需要提供困难帮扶、心理疏导、情绪抚慰、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的特殊困难老年人,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开展服务,推动建立长效服务机制。要积极拓展‘互联网+养老’在探访关爱中的场景应用,鼓励相关企业开发面向老年人各种活动场景的监测提醒功能,加强智能语音、北斗定位等技术应用,倡导老年人家庭配置智能呼叫系统、智能电
照顾特殊困难老年人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李邦华建议,要重点观察老年人一般情况的变化,比如进食状态是否良好、有无尿失禁等;要观察老年人的精神及神志状态,比如是否出现明显失智、认知障碍或者言语失去逻辑等危险信号,“很多老年人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慢阻肺病、哮喘、冠心病等,一旦感染后原有基础疾病会加重。出现类似情况要及时就医”。
“要推动全社会共同关注特殊困难老年人。一方面,我们将发挥好政府主导作用、养老服务机构专业优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实施;另一方面,注重发挥邻里守望、公益慈善等社会积极作用,鼓励采取‘时间银行’、‘老伙伴’互助、党员干部‘结对子’、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实施。今后,我们还将部署各地主动向特殊困难老年人及其子女、亲属宣传相关政策,积极宣传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帮助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良好舆论环境。”李邦华说。
如何做好特殊困难老年人日常看护、生活照料等服务?李邦华介绍,各县(市、区、旗)民政部门要指导乡镇(街道)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村(居)民委员会协助实施,全面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基本信息,幷推动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做到精准到村(居)、到户、到人,幷在此基础上,开展探访关爱服务。
“探访关爱服务要结合当地实际,在坚持个人自愿前提下,以满足实际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困难或者帮助化解安全风险。要通过探访,了解老年人疾病情况、精神状况等健康方面情况;了解老年人是否存在衣食住行医等方面的困难,是否享受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待遇等经济方面情况;了解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是否履行赡养扶养义务;了解老年人家庭房屋和水电气暖设施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安全方面情况;了解老年人是否有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居家适老化改造等服务需求情况等。对可能符合相关社会保障政策待遇条件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告知其依法申请,幷视情给予必要协助;对居住环境存在安全隐患的,提醒其及时消除隐患,最大限度减少意外发生。”李邦华说。
李邦华表示,近年来,民政部门依托“金民工程”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等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全国特殊困难老年人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实现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对进一步需要提供困难帮扶、心理疏导、情绪抚慰、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的特殊困难老年人,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开展服务,推动建立长效服务机制。要积极拓展‘互联网+养老’在探访关爱中的场景应用,鼓励相关企业开发面向老年人各种活动场景的监测提醒功能,加强智能语音、北斗定位等技术应用,倡导老年人家庭配置智能呼叫系统、智能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