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青年科技创新计划发布会与发展论坛举办
中评社香港12月17日电/12月15日,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第二十五届京港洽谈会专题活动——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发布会暨京港青年科创发展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及香港科学园高琨会议中心会场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形式同步举行。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游钧,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周开让,中央统战部三局副局长彭岭果,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沈洁,北京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严卫群,香港贸易发展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锺永喜,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一级巡视员田文,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虎翼雄,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王冬娥,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牟晓春,北京市怀柔区人民政府特聘专家陶斌武,中共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红萍以及北京市侨联副主席、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下称京校联)会长李然博士等领导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了北京会场的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侨联副主席、京校联名誉会长余国春,香港中联办教科部二级巡视员刘懋洲,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政治助理廖添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杨莉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工联会会长吴秋北,香港特区选举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常委、京校联名誉顾问沈家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公屋居民关爱会主席王力平,香港立法会议员、香港资讯科技联会会长、慧科资本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邱达根,香港立法会议员、京校联秘书长李浩然博士,香港科技园公司业务发展总监黄家裕,香港青年联会主席杨政龙,香港青年议会主席张瑞祺,香港菁英会副主席李旷怡作为主礼嘉宾出席。香港高校相关领导、北京市政协港区委员代表、香港友好社团代表、青年联合会代表及京校联会员代表出席了香港活动。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发表视频致辞时表示很高兴在今年七月出席京校联成立大会后不到半年的时间参与“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发布会。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他指出,北京的发展基础雄厚,着力通过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京港两地青年创造无限机遇。特区政府全力培育香港的青年成长成才,推动社会大力发展创新科技,为国家和香港发展注入新动能。“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推动两地青年人有更多参与创科的机会,促进两地合作踏上新台阶。他还鼓励京校联为京港高校和会员搭建学习和合作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汇聚资源的功能,肩负起壮大爱国爱港力量、支持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角色。
中共北京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游钧在线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作为京港洽谈会创新合作的新亮点,是京港两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发挥各自科创、人才优势,共同推动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的新举措,必将为两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他希望两地有关方面携手应对挑战、聚焦人才培养、共享时代机遇,进一步深化京港科创领域合作,推动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谭耀宗在致辞时表示,国家高度重视香港创科产业发展,将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纳入“十四五”规划。习近平主席在今年7月视察香港科学园时就指出,希望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汇聚全球创新资源,与内地城市珠联璧合。北京和香港都是国家级的国际科创中心,在第二十五届京港洽谈会期间,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举办“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专题活动,正是推动京港两地优势互补,强化产学研创新协同,着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举措。他还指出,青年是国家之魂,鼓励京校联为青年科技人才多“搭台阶”“端板凳”,支持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让更多有潜力、有抱负的香港年轻人,看到希望、把握机会,搭上国家创科发展的快车。
香港特别行政区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在视频致辞中指出,香港与内地的创科合作已取得不少成果及突破。他表示特区政府即将推出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勾划香港创科的未来整体方向,为打造香港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愿景提供清晰发展方向,并强调京校联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能更有效地加强交流,并希望通过“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能够共建京港科技创新合作基地,进一步深化两地人才科研合作及转化其科研成果。
京港两地领导和主礼嘉宾在会上正式发布“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并见证了“四项签约”和“一个平台”的发布。
1.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与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北京怀柔科学城、北京未来科学城、香港科学园及京校联签署共建“京港青年科技创新合作基地”合作协议。进一步促进京港两地的科创人才、研发专案、及科研专案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机制。
2.签署组建“促进京港科创研发与成果转化服务团”合作协议。发挥京校联在京港科创的资源优势,凝聚京港两地专业服务机构,筛选、组建一支高端国际化专业服务团队,提供从科研到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的一站式专业服务机制,签约方包括:人才托举导师团、京港两地律师学会、京港两地会计师学会等专业服务学会,通过资源共用更好的支持和促进青年创科人才科研专案的研发与成果转化。
3.签署“国际科创领军人才发展”合作协议。香港特区政府科技创新与工业局指定签约单位、京校联、市科协、市侨联、北京海外学人中心、北京欧美同学会、共同签署“国际科创领军人才发展”的服务合作协议,面向全球,引才揽才。更好的促进京港两地基础研发人才、科研人才的合作机制。
4.签署“科创高端金融服务方案”合作协议。京校联联合各相关机构组建一只促进京港科创发展的高端金融专业人才服务队伍,包括(VC、PE、银行、投行等金融机构)服务于优秀的科技人才、专案和异地科研成果转化。
5.发布“京港科技创新交流洽商服务平台”。此平台将作为京校联的IP品牌专案,初步计划每年举办春季、秋季两场线上线下“京港科技创新交流洽商会”活动,作为“四个机制”的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京校联发布“京港科技创新交流洽商服务平台”,它将作为京校联的IP品牌专案,初步计划每年举办春季、秋季两场线上线下“京港科技创新交流洽商会”活动,作为创科的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京校联会长李然博士表示,京校联联合近百家机构组建“百家机构服务团”,充分发挥各自专业领域优势,共同面向国际科创领军人才发展、为国际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全方位、全链条国际化专业化高端专业服务,赋能科技创新发展。
专题活动还举办了“京港青年科创发展论坛”,“三城一园”的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北京怀柔科学城、北京未来科学城及香港科技园公司分别作了主旨推介。在交流分享环节,香港科创协会理事长马轶超和北京市欧美同学会秘书长王璞作为签约单位代表围绕「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做交流分享。
京港青年科技创新促进计划的发布旨在更好的实现京港两地高科资源差异化优势互补、产业优势对接,进一步促进京港两地在科创人才、研发项目、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助力香港新阶段与国家新征程相交汇,助推京港两地在国家科技强国战略中,发挥最大作用,贡献最大力量。
弘扬共创荣景的传统与精神,契合于两地各自发展愿景,着眼青年成长,聚焦创新赋能,诗赋长城,情系香江。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京港携手,创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