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专访:俞新天谈台湾民意变化
中评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 张爽)“民意如流水”,台湾的民意民心是否真的毫无规律可循?惠台31条为什么在台湾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之前的惠台政策?民进党屡试不爽的“统独牌”失灵,原因何在?2020年台湾大选谁的胜算大?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俞新天近日就热点问题接受中评社专访,她认为,民心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有一定的发展趋向,应该把理性因素和民众的非理性行为加合在一起来分析台湾民意的走向。
俞新天指出,惠台31条之所以在岛内大受欢迎,因为它打中了数量庞大的台湾中产阶级的心。“台湾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贫困人口是很少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赢得中产阶级的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俞新天还作为涉台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2019年1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纪念会”,谈起在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讲话的感受,她说,习主席对台湾人民表达的深情和关爱令她非常感动。习主席讲话完全回应了台湾广大同胞的要求。对于台湾的未来,习主席讲话指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光明前景,而且提出了平等协商、共议统一的民主方式。
以下是专访全文:
中评社:2018年九合一选举的结果哪个城市是最出乎您的意料的?
俞新天:高雄和台中比较出乎我的意料。之前很多专家都分析民进党在这次选举中会失去很多县市,国民党执政的县市会增加到十几个,但是对高雄和台中都拿不准。高雄一直是绿大于蓝的结构,韩国瑜到高雄的时间不长,他能够翻转高雄,说明 “韩流”的效应是我们之前估计不足的。
也要看到,高雄人心思变。绿营在高雄执政二十余年,很多事情做得不好,但是都被掩盖了,很多绿营民众是出于一种情绪才来支持绿营的领导人,而不是出于理性。但是这些民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差,高雄的市政建设也越来越差,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瑜把高雄的“皇帝的新衣”戳破了,大家也是有感受的。这是台湾民众的觉悟。
还有一个城市就是台中。之前有分析认为,卢秀燕和林佳龙是五五波,但是没有想到这次卢秀燕能够取得如此完满的胜利,确实是很不容易的。卢秀燕一方面很好地抓住了议题,另一方面也整合了帮派势力。当然,也有“韩流”的外溢效应。
从这次选举的结果可以看出,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搞不好”有了觉悟。马英九执政时期,台湾民众说对两岸关系变好无感,也对惠台政策无感。民进党上台后,两岸官方交流中止,但是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并没有断绝,在这种情况下,台湾人民就已经感觉到两岸关系搞不好是对他们有损伤的,这个时候他们有感了,也是一个很大的觉悟。
中评社:民进党在选举中一直打“统独牌”,指责大陆干预选举,但是从选举结果来看,这些都没有奏效。民进党屡试不爽的“统独牌”失灵了,您怎么看这个变化?
俞新天:第一,民进党做的事情实在是天怨人怒,把大多数人都得罪了,失去了民心。比如,“一例一休”得罪了劳工,“转型正义”把蓝营民众都推向对手的一边,军工教也被得罪了。这样一来,除了“台独”分子之外,谁还会支持民进党?
另外,民进党把自己做的事情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而不是为台湾人民谋福利,比如“反核”,比如要把美猪美牛、核食品引进台湾,这些都引起老百姓反感。最可怕的是,民进党还认识不到这一点,不想改变,蔡英文每次都说自己是对的,是老百姓跟不上她改革的步伐。蔡英文政府企图用意识形态代替民生政策,这样一来,老百姓肯定反感。等到失去民心的时候,操作议题是没有用的,至少效果减弱了。
我觉得大陆学者对于台湾人民的思想、心理的认识是不足的。我们现在是通过民调来了解台湾民意的,民调确实反映了一部分民心民意,但是是比较表面的层次。这次九合一选举是地方性选举,民心民意的反映还没有那么深刻,但是已经能够看出一些端倪,一些趋向。还有一些这次选举没有反映出来、更深层次的东西,就是学术界需要研究的问题。
从理性、非理性因素两方面看台湾民意
俞新天:台湾有句话,“民意如流水”,但是民心也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有一定的发展趋向,问题是我们有没有把握住民心?有没有把握住台湾人民呼吸的脉搏?我们要两岸心灵契合,就要知道台湾人的心跳是多少,心都不能跳在一起,怎么能够心灵契合?
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一部分是“理性分析”。理性分析目前做得很多,比如分析九合一选举结果的原因,分析民心民意有什么变化;还有一部分是感性的,不表现在那些表面的原因上。很多人说他们支持韩国瑜,是支持他对高雄发展的规划,但严格来说,韩国瑜选举时说过很多错话,那时对高雄还没有提出很多建设性的发展意见,但是大家就是支持他、喜欢他,这就是情绪、感情。感情是非理性的,不是理性能够说明的。这里面的问题就是——台湾人民喜欢什么样的人,喜欢什么样的行为,喜欢什么样的领导人,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我们应该把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应该加合在一起来看问题,我觉得过去大家在这方面关注得太少。
我在“太阳花学运”之后,就开始关注非理性行为。太阳花学运完全是非理性的,本来服贸协定对台湾来说是一个好事,为什么那么多人相信服贸协定“洗头又洗脑”?迄今为止,我认为台湾人民对太阳花学运没有很好地反思,很多青年人以为自己参加政治了,做得很爽,殊不知方向错误,毁坏两岸关系,损及台湾人包括自己的利益。这就是没有分清是非,是情绪性的表现。在涉及身份、安全和认同问题上,非理性因素的作用更强,而且它的特点和运行方式与理性行为大相径庭。因此“台独”力量容易煽动起人们的情绪。我们应更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俞新天:我认为民进党对蓝营县市长在两岸经济合作上采取的一些举措,无法完全阻挡。这是所谓地方包围中央的可能性。但是民进党从本质上不会有改变,蔡英文的政策也不会改变。而且蔡英文现在认准了中美有贸易摩擦,台湾有机可乘、有活动空间,所以台湾当局一定会进一步投靠美国。我认为这种挟洋自重、为虎作伥、火中取栗的做法,是要把台湾和两岸关系陷入危险境地——但是他们还是要走下去的。
在2018年九合一选举中,民众对两岸关系的肯定是在经济、民生方面,不是在政治、统一方面。虽然民意已经反映出支持“九二共识”、“统升独降”的趋势,但是还没有发展到结构性、压倒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民进党的招数还是很多的,我们恐怕还是要做最坏的打算。
中评社:您讲的“最坏的打算”指的是什么?
俞新天:蔡英文不会“改邪归正”,不是大陆收回考卷,而是蔡英文撕毁考卷。因为蔡英文“台独”的神主牌没有丢,而且越来越得不到支持,她只能向深绿屈服,否则连基本盘都没有了。这一点从蔡英文对大陆的讲话越来越狠就可以看出。
中评社:您如何评价惠台31条的效果?
俞新天:有些台湾年轻人说,大陆应该对台湾充满爱。我认为爱是绝对需要的,但是只有爱不够,比如一项惠台政策出台后,受益少的人就会不高兴,受益少的地区就会反对,我们还要有理性分析。这就要求大陆的惠台政策应该越来越精细。
第一,惠台31条没有要求台湾对等。之前的服贸协议虽然不对等,但还是要求台湾开放一些的,台湾部分人就有意见了。这次大陆全面提供优惠政策,要不要是你的事情了。
第二,惠台31条打中的是台湾中产阶级的心。真正能够到大陆来就学、就业的,不是台湾底层的老百姓,而是中产阶级,比如律师、医生等,中产阶级在台湾是很庞大的。比如台湾的渔民中有很多千万富翁,产品能够卖到全世界。台湾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贫困人口是很少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打中中产阶级的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惠台31条能够吸引青年的心。过去的惠台政策都没有让青年成为受益群体,而是两部分人受益最多,一部分是企业家,一部分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中产阶级受到两层损失:第一,没有获益,就相对受损了。第二,不仅没有获益,环境还受到了损害。因为来了很多陆客,物价上涨、环境变差。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支持太阳花运动的原因之一。
中评社:2018年九合一选举改写了台湾的政治版图,您怎么看未来台湾政局的发展与变化?
俞新天:民进党虽然有好几个派系,但蔡英文还是他们的共主。目前看来,还没有人能够取代她。另外,美国也更喜欢蔡英文,可能会选择蔡英文。2020年大选中,蔡英文还是大有可能成为绿营共主的。
这次九合一选举,也可以说是国民党的胜利。比如王金平对韩流的发展起了很大推动作用。吴敦义也发挥了领导和组织的作用,可以问鼎2020。但是如果王金平、吴敦义参选的话,可能台湾选民会觉得没有新意。另外一个人选就是朱立伦,他还是很努力的,这次在对侯友宜和其他地方的辅选上,也做了很多工作。他的问题是在“换柱”等很多事情上受人诟病。
柯文哲对问鼎大位是大有雄心的,尽管他在台北做的差强人意,但是赞成他的人也不少。据台湾朋友讲,柯文哲对孕妇、老人的照顾政策比较完善,老百姓还是有感的。但是他没有政党支持,能不能靠空军和网络来选举大位,台湾历史上还没有过,这一点还需要再观察。
中评社:您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纪念会”现场聆听习主席讲话时有什么感受?
俞新天:我在现场聆听习主席讲话,十分振奋。最深切的感受有三点,第一,习主席对台湾人民表达的深情和关爱令我非常感动。习主席讲两岸同胞血浓于水,守望相助,是骨肉天亲。亲人之间,没有解不开的心结。只要交流互鉴,对话包容,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能加强理解与认同。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决不是台当局诬蔑的“统战”需要,我想台湾同胞会感受到习主席讲话的温度。第二,习主席讲话完全回应了台湾广大同胞的要求。台湾同胞希望两岸关系能帮助台湾的经济和民生。习主席讲中国人要帮中国人。两岸要融合发展,打造共同市场,应通尽通,还可以先从金门、马祖与福建先试点。台湾同胞希望两岸永葆和平,习主席就讲,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台湾同胞希望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习主席讲,两岸要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追求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三,对于台湾的未来,习主席讲话指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光明前景,而且提出了平等协商、共议统一的民主方式。在一个中国的原则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的代表可以进行政治谈判,最后达成制度安排。尽管蔡英文和民进党当局现在欺骗和恐吓台湾人民,但是台湾人民会明白,和平统一对他们是最有利的结果,越早进行和平谈判,对台湾人民越有利。
中评社:习主席在讲话中说,我们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这是否意味着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很多时候,思想落后于实际情势。人们的身体进入新时代了,头脑还未跟上去。所以,我们两岸同胞都需要登高望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中评社北京2月6日电(记者 张爽)“民意如流水”,台湾的民意民心是否真的毫无规律可循?惠台31条为什么在台湾的受欢迎程度超过之前的惠台政策?民进党屡试不爽的“统独牌”失灵,原因何在?2020年台湾大选谁的胜算大?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俞新天近日就热点问题接受中评社专访,她认为,民心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有一定的发展趋向,应该把理性因素和民众的非理性行为加合在一起来分析台湾民意的走向。
俞新天指出,惠台31条之所以在岛内大受欢迎,因为它打中了数量庞大的台湾中产阶级的心。“台湾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社会,贫困人口是很少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赢得中产阶级的心就显得尤为重要。”
俞新天还作为涉台专家学者代表出席了2019年1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告台湾同胞书》四十周年纪念会”,谈起在现场聆听习近平主席讲话的感受,她说,习主席对台湾人民表达的深情和关爱令她非常感动。习主席讲话完全回应了台湾广大同胞的要求。对于台湾的未来,习主席讲话指明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光明前景,而且提出了平等协商、共议统一的民主方式。
以下是专访全文:
中评社:2018年九合一选举的结果哪个城市是最出乎您的意料的?
俞新天:高雄和台中比较出乎我的意料。之前很多专家都分析民进党在这次选举中会失去很多县市,国民党执政的县市会增加到十几个,但是对高雄和台中都拿不准。高雄一直是绿大于蓝的结构,韩国瑜到高雄的时间不长,他能够翻转高雄,说明 “韩流”的效应是我们之前估计不足的。